同樣是這一年。
李從彧迎來了百歲的壽誕。
這位碩果僅存的大明開國功臣,退居劍池三年之後,仍然還在人世。
定國公“李墩墩”趁著身體還算硬朗。
帶著家中子孫,每到年關就去宮中請來恩旨,南下信州到劍池,陪著老爺子過了上一個完整的新年。
弘道帝無有不準。
他如今已經(jīng)習慣了站在皇帝的位置上,利用得失來權衡一件事的價值。
毫無疑問。
像李從彧這種,每年隻需要去信一封,就能鞏固人心,順帶抬高自身形象的吉祥物。
絕對稱得上是一本萬利。
弘道帝是不會拒絕的。
除了定國公府的自己人,還有劍池的晚輩們要前往拜見。
這對喜歡熱鬧的李從彧而言,也算是一年一迴的歡愉。
……
玉致真人府上。
麗妃在去年生下了一個孩子,是女孩兒。
這是武帝的遺腹子。
她的身份沒法上宗蝶,而且這孩子沒有享受過帝王之女的榮光,就更沒有必要讓她去承擔因為這層身份帶來的苦難。
所以,玉致真人讓這孩子隨師父姓,姓李。
她叫李無憂。
隻希望這孩子可以平安長大。
麗妃心中本來還存有一絲的幻想,但在看到這是女娃時也就熄滅了。
也罷——
命裏無有,莫需再念。
她這輩子不可能嫁給別人了,這大概也是她唯一的孩子。
麗妃隻想著,如何讓李無憂可以平安長大成人。
她現(xiàn)在是國師的再傳弟子了。
希望國師的在天之靈,可以讓李無憂長大。
為此,麗妃甚至還認真的擺上香火、供品、牌位,私下裏自己祭拜李靈運。
這一幕被玉致盡收眼底。
她有些哭笑不得。
師父還沒死,怎麼就享受到了死人的待遇。
可是,這話又無從說起。
麗妃一個無依無靠的女人,她活在這世上總需要一個念想。
武帝至今還沒有一個子嗣平安活著長大。
所以,李無憂有可能像是她的那些哥哥姐姐們一樣,幼時夭折的。
玉致最終經(jīng)過一番權衡。
她取出了李靈運留給她的仙棋。
這仙棋立刻化作一根釣竿,其末端像是有一個魚餌。
玉致本來是打算出去找?guī)煾傅摹?br />
但是,她注意到這魚餌處於咬鉤的狀態(tài)。
這就意味著,自己要找的人,其實已經(jīng)在來的路上。
沒過多久。
這是一個飄著雪的晚上。
玉致的府門被人敲響,門外站著一個相貌年輕的白衣青年,背上背著一個沉甸甸的劍匣。
他這打扮,倒是像極話本中描述的蜀山劍仙。
下山準備斬妖除魔。
隻不過,隨著百妖司的建立,天下妖魔受其約束。
再不敢像從前一樣大行其道了。
玉致擺弄著手裏的釣竿,發(fā)現(xiàn)魚餌已經(jīng)不見了,清冷的臉上閃過笑容。
“師父的動作真快。”
李靈運翻了一個白眼。
他本來還想說,有一個活得久的徒弟不錯,這又讓他找迴了幾分從前奔波的感覺。
可現(xiàn)在來看,這句話還有待商榷。
因為他發(fā)現(xiàn),小徒弟這是真的把師父當成魚來釣?
不像話!
李靈運不與徒弟客氣,直接進屋:“小徒孫呢?”
“我給師父帶路。”
……
不多時。
李靈運就來到了一個小娃兒的身旁。
李無憂生在夏收之後,是一個很有精力的孩子,隻要一醒來就能哭得叫人雙耳憔悴。
可偏生,這又是有活力的表現(xiàn)。
李靈運將手指輕點在她的胳膊上,力量順著李無憂的身體走了一圈,替她化開了些許腹中積累的餘食。
李無憂一高興,就翻了一個身子,顯得憨態(tài)可掬。
她順勢握住李靈運的指頭。
玉致有些顯擺,低聲道:“師父,無憂這孩子很討人喜歡對吧。”
“對。”
李靈運沒有否認,更沒有將手抽開,隻是這麼靜靜站著。
他望著眼前的小徒孫。
不出意外的話,這以後大概是這世上,最後一個會喊他為師祖的小家夥了。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己的大徒孫,李挽。
那孩子生在大明未立之前。
彼時,李靈運莫說成仙了,他就連半仙都不是。
因為失去了壽元,甚至已經(jīng)做好準備,見過徒孫最後一眼,然後就坦然接受自己的離去。
然而世事難料。
自己一個本來已經(jīng)接受死亡的人,卻成了活得最久的一個。
大徒弟和兩位師侄皆已凋零。
二徒弟壽至百歲,但也不剩下多少的時間。
唯有小徒弟。
興許她能陪自己更久一點。
可是,假如要將時間線給拉長,那麼一切過往的浮華,在歲月麵前都是平等的短暫。
大徒孫李挽,如今也成了一個耄耋老者。
可是小徒孫卻隻是剛出生的太陽。
前後八十年的跨度,著實叫人感慨萬分。
……
接下來的日子,李靈運就在玉致的府上暫時住下了。
權當是替這小徒孫保駕護航。
他對外的身份,是玉致當年闖蕩漠北之時,結交的故人之後。
除了玉致之外,全部都稱他為李先生。
這是玉致真人請來,負責替徒弟調理身子的醫(yī)者。
……
李靈運暫時待在京師,自然也不會隻在玉致這府上。
他四處遊走。
到了城隍府的時候,被李胭脂給認了出來。
故人相見,自是一番悲喜之感。
同時,李靈運還從她這裏知道了,陰皇如今已經(jīng)閉關的消息。
這預示著,楚武帝距離徹底融合道果已經(jīng)不遠了。
李靈運當即把留有“秦王”分魂的棋子交給李胭脂。
等到鬼帝城落成之時。
那枚棋子會帶著秦王住到城裏去。
李胭脂守著其子靖江王“朱北臨”,等到靖江王大限已滿,離世之後,再一同進入地府去。
從此得以長相廝守。
他還到了玄都觀。
這裏,如今已經(jīng)成了一處皇家專用的道觀,裏麵供奉著玄皇的一尊神像。
玄皇雲(yún)遊四海,下落不明。
弘道帝登臨帝位,為了尊崇自己,首先得尊崇玄皇。
他發(fā)揮自己取道號的本事,給玄皇羅列了一長串。
“玄天金闋無上玉堂仙法主道德哲慧聖尊開真仁化上皇”
李靈運本來想要睹物思人,看到這裏,好不容易生出的悲意不見,隻是有點想笑。
人在做,天在看。
他師兄隻是迴到了天界,又不是真的死了。
所以,這東西玄都是真的可以看見的。
“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