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耐住欣喜,陳午知道接下來才是關鍵中的關鍵,此時雖見得脊椎骨,但它如山石一般,宛如死物。
“煉。”
精神依附在脊椎骨上,同時鼓動氣血而來。
“嗡。”
氣血與天柱般的脊椎骨接觸剎那,宛如有開天之音乍起,震得陳午心神一片空白。
待迴過神來,不知從哪裏湧出的無盡氣血,如巨浪翻滾,往脊椎骨而來。
而脊椎骨更如神柱一般,立於浪潮中心,血氣普一接觸,便消失不見。
漸漸,原本仿若死物的脊椎骨,開始有了一點感覺,似乎什麼東西在萌發。
“這就練骨入門了?這麼容易?”
秘笈中說的很清楚,氣血進入脊椎骨,使之“活”過來,是謂練骨入門。
什麼是“活?”
從無知覺到有知覺,是活。
從不可控到可控,是活。
而萌發的,就是那一點“生命,”之後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壯大,直至整個脊椎骨可以主動操控,使之“聲若巨蟒,勁力合一。”
氣血無休無止,如決堤之水,脊椎更似無底歸墟,一個一往無前,一個來者不拒。
一節,兩節,三節……
脊椎骨中間部分,一節一節開始有了知覺,陳午覺得隻要自己願意,這幾節骨頭甚至可以隨著他的意願動一動。
四節,五節。
“哢!”
當第五節有了知覺後,隻感覺哢的一聲,這五節骨頭仿佛變成了一個整體,成了一節大骨頭。
這是腰椎?
成年人脊椎骨有26節,其中腰椎是5節。
當這五節腰椎有了感覺後,體內氣血才逐漸平複,達到一個平衡。
“哢哢哢哢哢。”
輕微5次哢哢聲,陳午從腰背處傳來,隻是聲音十分輕微,如小蛇爬行。
不錯,雖然是小蛇,不是大蟒,但陳午已經很滿意了,畢竟第一次修煉,就煉化了5節脊椎,以後要是每次都能這樣,那豈不是起飛了?
但轉念一想,陳午不禁笑了笑,想多了,要是這樣容易,那豈不是練骨不如狗?也不會如陳揚鋒說的那樣,是家族的中流砥柱了。
略微一動,隻感覺腰部像裝一根彈簧一樣,靈動,有力,協調,和以前那種僵硬完全是兩種感受。
“嘿。”
一拳打出,腰部自然發力,出拳都快了幾分。
打起滾石拳後,對腰部的協調性,更是有了更深體會。
院外杜練聽到陳午打拳,不禁感歎,能成為那次截殺中唯一存活之人,果然不是運氣使然,靠的是背後的付出,同時心裏也暗暗下了某種決定。
第二天,陳午早早來到講武堂。
陳家是上午半天教授武功,解答疑問等等,下午各自自主練武。
陳午到來時,已有十幾個人,在三三兩兩討論各自練武體悟,都是剛剛接觸練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
“喲,這不是盔甲族兄嗎?今天怎麼沒有穿盔甲啊?”有人注意到陳午進來,出聲調侃道。
陳午聞言,瞥了一眼說話之人,十六七歲的樣子,一副吊兒郎當,明顯是針對那天晚上,穿鎧甲的事調笑他。
“這位皮肉兄弟,今天不穿鎧甲,不是很明顯嗎?因為這裏沒有人威脅到我。”
小屁孩,哪壺不開提哪壺,我穿鎧甲是鎧甲兄,你沒穿,那就是皮肉兄。
說沒人威脅我,就是瞧不起你,你的武功對我沒有威脅。
陳午懶得和他多說,便徑直找個座位坐下。
多糾纏就是浪費他口水。
“你……”
這人顯然被陳午不屑一顧的態度激著了,指著陳午就再要說話。
“陳巖。”
一旁一個少年,拍了拍被陳午激怒的小夥。
“不好意思午哥,陳巖他剛剛隻是和你開玩笑,你別往心裏去,他性格就是這樣,但沒有惡意。”
“我叫陳漢,以後請午哥多指教。”
說話這個同樣十六七歲,自稱陳漢的少年,溫文爾雅,顯得謙虛得體。
但聽在陳午耳中,卻又是另一個樣子。
開口叫我哥,是說我年紀大咯,然後讓我別在意,他沒有惡意。
我年紀比他大,我要是在意了,就是我不懂事了唄?
話裏帶刺啊!
年紀不大心思倒挺多。
“兄弟放心,這位兄弟無心之言,我怎麼會放在心裏呢?”
何謂無心之言?
說話沒腦子罷了。
你帶刺,那我豈能客氣。
聽陳午如此說,陳漢拱手笑道:“哈哈,午哥說的是,你長他幾歲,以後還請多幫助他改正。”
陳漢明顯聽出陳午話裏的意思,隨後也迴懟了一句,說陳午年長幾歲。
這就好比說,陳巖7歲上小學一年級,而陳午11歲了也還在上小學一年級,你一個留了一年又一年的留級生,有腦子嗎?
“一定。”
陳午能說什麼?人家說的是事實,他20歲練血,確實比其他人遲了好幾年。
再多說就顯得沒有格局,詭辯了。
同時也不想再扯下去,沒有意義的事,浪費口水,有這個時間,練武不好嗎?去黑驢那個世界不好嗎?
他陳午,事多時間緊。
不過這個叫陳漢的,有點腦子,看來不是個簡單人物,就是不知道武功怎麼樣。
“你們在做什麼?”陳揚鋒的話從門口傳來。
“十九叔。”
“十九叔。”
陳午和一眾少年向陳揚鋒拱手施禮。
陳揚鋒走到前方,掃了一下眾人,心裏清楚,陳午是青山縣來的,其他人都是自幼一起在郡城長大。
一群羊中,突然來了一隻新羊,需要有適應過程。
“說說你們各自進展。”
來了。
這就是陳午今天來這裏的目的,聽聽其他人練骨的情況,對比一下,就知道自己一口氣,煉了5節腰椎是不是正常了。
“十九叔,我還沒感覺。”
“十九叔,我也是一樣。”
……
“十九叔,侄兒昨日略有進展,第一節腰椎已經有了感覺”說話的是陳漢。
隻有陳漢一個人練了一節腰椎?
那我一次煉5節怎麼說?
“陳午你呢?”陳揚鋒見陳午沒有說話,問道。
“額,侄兒也煉化了1節。”陳午斟酌了一下,迴道。
陳午一直覺得,茍道才是王道,低調一些,沒有壞處,前車之鑒“練骨不見陳法全”,那麼牛逼的一個人,最後結局是什麼?
逢人隻說三分言,留得七分做神仙。
這是茍道精髓。
就好比一棵樹,三分樹幹枝葉,七分根莖,哪怕遇見狂風暴雨,也會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