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任何的事物中,任何的物體中,任何的生命中。
都蘊含陰陽生滅。
它們就像是天和地一樣,相互依存,互為彼此。
缺一個,少一個,哪怕是失衡一點,就不成天地,不成空間,不成世界。
都會崩滅消亡。
關(guān)於生滅異力,或者說生滅神力,陳午這些時間一直沒有停止思考和探索。
他想了很多,包括上輩子網(wǎng)上說的那些有的沒的,真的假的。
他這段時間都想了又想,迴味了又迴味。
反複琢磨,反複實驗。
所以此時一見到這樣的場景,他瞬間想到了生滅和陰陽方麵了。
生為陽,滅為陰。
紅色根須是由先天之血形成的,人的血液便是生機所在,先天之血更是生機磅礴。
而且血液是流動不止,奔騰不休的。
在陰陽學說之中,動者為陽,靜者為陰。
所以血。
是代表人體中的生和陽所在。
白色根須的滅之異力,纏上了紅色的根須。
這實際上就組成了一個新的‘生滅’。
形成了一個‘平衡’。
而由風雷之力形成的銀色根須,則是代表了毀滅,死亡。
雷霆實際上,是一個很玄奧的道之具象。
它本身的生死屬性相當明確。
每每驚蟄之際,春雷一響,這就代表著純粹的生機,喚醒萬物,生命勃發(fā)而起,由‘死’而生。
但在此之後,雷霆一般都是帶有毀滅的意味。
以至剛至陽之力,行至死至亡之事。
所以,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屬陰的,因為它的運行過程,導致了死亡這個最終結(jié)果。
產(chǎn)生了‘陰’這個屬性。
是故,這個時候的雷,是滅,是亡,是陰。
這是最終的道之具現(xiàn)。
在很多人的一慣印象裏和思想裏,一想起雷霆,都是至陽之物。
實際上在雷霆運行過程中,確實是至陽的。
而在它與物體相接相融的那一剎那,卻是轉(zhuǎn)變了屬性的。
因為物質(zhì)的相融相克,其本質(zhì)就是一個陰陽轉(zhuǎn)換的過程。
這一點,很少人注意,但它確實存在。
世界上不可能有單獨的陽,也不可能有單獨的陰。
上輩子神話裏太上聖人的太極圖,就是最好的說明。
而且各種典籍中也說的很清楚,混沌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這裏麵的兩儀,就是陰陽兩儀。
由它衍生的四象、八卦,以及後麵的萬事萬物,自然蘊含了陰陽的力量。
這就是常說的,大道注定輪轉(zhuǎn)不休,陰陽生死轉(zhuǎn)換。
生之極處,有陰。
亡之極處,生陽的說法。
因此,毀滅之雷霆,也會死中有生。
自古無論是修士,還是動物,修行到了臨界點之後,體內(nèi)會產(chǎn)生巨大的波動。
這是生命的自我躍遷,蛻變新生,破繭成蝶。
是巨大的生機噴薄,萌發(fā)。
而萬物的蛻變,生長,都是遵循著大道的規(guī)則,‘孤陰不生,孤陽不長’。
所以,修士體內(nèi)這種激烈的力量波動,往往會吸引來外界的‘相合’的屬性。
用科學的解釋,就是體內(nèi)離子能量波動過大,產(chǎn)生了電。
而電的正負極是有吸附作用,它會與外界遊離的電離子,產(chǎn)生相合作用。
修行境界越高,體內(nèi)產(chǎn)生的電離子越強,吸附作用就越強。
因此從古至今,都是實力越強的修士渡劫,雷劫就會越強。
而且無法躲藏,無法用外物抵擋。
原因就在這裏。
因為渡劫修士本身就是‘吸鐵石’,一切都是他本身吸來的,怎麼可能躲的掉?當?shù)昧耍?br />
同理。
陳午的風雷異力也是如此,它有毀滅之意。
按照大道陰陽相互糾纏的規(guī)則。
自然會對生之異力產(chǎn)生吸引作用。
因此,最後的結(jié)果就是成了現(xiàn)在這副模樣。
銀色的根須,被生之異力纏繞。
形成了另外一個‘生滅’平衡。
現(xiàn)在。
三色花樹在這人體內(nèi),實際上形成了三個生滅之力的平衡。
紅色根須與白色滅之異力平衡。
銀色根須與白色生之異力平衡。
白色根須,本身就是生滅異力的結(jié)合而成,它自身就是一個先天的平衡。
看著三者達成的新的平衡,陳午久久無言。
這是他之前,沒有想到的一種情況。
哪怕上一秒,他都沒有想到。
但此刻,就這麼摸索出來了。
“接下來怎麼辦?”
陳午看了看自己手掌,又看了看這人的肩膀,那裏三根根須刺入其中。
最後他又伸出左手,拍了拍這人的臉。
他依舊處於沒有意識的狀態(tài)之中,還在不自主的抽搐。
此時他有兩種選擇。
第一種就是接著做實驗,在這人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將三色花樹栽種到他的身體之中。
徹底脫離自己的手掌,和力量控製。
在這人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一切都要陳午自己主導,揣摩著進行。
好處是,不會受到這個人的主觀幹擾,壞處是,一切都要在未知中摸索。
第二種選擇,就是等著人醒過來之後,先問一問他的感受,之後再根據(jù)他的感受,做出下一步的動作,也算是有跡可循。
這樣做的好處很明顯,但不可避免的會受到這個人的幹擾。
兩種選擇各有利弊。
“槽,幹了!”
想了一會後,陳午決定選擇第一種方案先試試看。
這人現(xiàn)在沒有意識,沒有他的主觀幹擾,或許這也是契合了混沌、先天這種狀態(tài)。
在這種狀態(tài)下,包括精神,包括他的身體血肉,或許就是最好的‘土壤’,最適合栽樹。
栽成功最好,就算不成功,也沒關(guān)係,最多把他也炸死就是了。
有了這次經(jīng)驗,後麵還有幾個人。
在之後,再選擇第二種方案試試。
反正事是要進行下去的,也不能停留在這個當口。
有了決斷之後。
陳午右手托著一尺來高的三色花樹,緩緩向著這人的肩膀按下去。
一片樹葉,兩片樹葉……
然後是樹枝,紅花……
整個樹冠按進他身體之後,依然無事,沒有起到任何抗性。
看到如此好的局麵,陳午自然滿心歡喜,繼續(xù)將樹幹也往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