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昺和謝貴二人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一時間竟有些手足無措。他們瞪大雙眼,滿臉驚愕地望著眼前發生的一切。當聽到朱棣剛才所說之話時,更是心中一驚,因為這話裏明顯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脅——要麼跟隨朱棣一起造反,要麼隻有死路一條。
謝貴定了定神,強作鎮定地看了看那柄閃爍著寒光、緊緊架在自己脖子上的利刃,咬咬牙說道:“燕王殿下,想必你早就知道我們此行前來乃是奉朝廷旨意捉拿您迴京問罪。所以才會事先做好如此周密的安排吧。但是,請殿下不要忘記,如今您的燕王府已經被重重包圍,就算我們二人今日命喪於此,您又能逃往何處呢?難道還能逃出這銅牆鐵壁般的包圍圈不成?”
然而,朱棣卻隻是微微一笑,並不答話。隻見他悠然自得地拿起一塊西瓜,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吃完後,輕輕揮了揮手,仿佛變戲法一般,原本空蕩蕩的正堂前院裏突然傳來一陣整齊有力的腳步聲。緊接著,兩隊全副武裝、手握鋒利刀兵、身披厚重鐵甲的兵士如幽靈般從左右兩側迅速出現,並以極為規整的隊列魚貫而入,眨眼間便將整個院子的空地填得滿滿當當。
朱棣微微頷首,向那兩名用刀架住張昺和謝貴脖子的死士使了個眼色。那兩名死士心領神會,用力押著張昺和謝貴往屋外走去。當兩人踏出房門,看到眼前這密密麻麻、威風凜凜的士兵時,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張昺氣得渾身發抖,怒目圓睜,大聲怒斥道:“好一個狼子野心,狼子野心啊!沒想到你早有圖謀,隻恨我等沒有一開始便識破你的賊心!”
朱棣嘴角微微上揚,臉上絲毫沒有惱怒之色,仿佛眼前的這兩個人不過是微不足道的螻蟻罷了。在他深邃如淵的眼眸之中,這兩人早已被宣判了死刑,既然已是將死之人,那他們說出來的話又何必放在心上呢?
隻見朱棣閑庭信步般地走到二人身後,伸出手指輕輕點了點前方那些全副武裝、殺氣騰騰的死士們,然後轉頭看向麵前的這兩個不知死活的家夥,緩緩開口問道:“兩位大人,不知你們覺得我這些手下如何啊?不妨再給你們一次機會好好考慮一下!到底是選擇與本王一同奉天靖難,還是要執迷不悟,成為本王的刀下亡魂,被拿去祭旗呢?”
然而,這兩人卻像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一般,對於朱棣的問話置若罔聞。他們心中暗自盤算著,如今王府之外尚有三千城防兵嚴陣以待,而這小小的前院裏充其量也就隻有區區三百人而已。這可是整整十倍於燕王的兵力懸殊啊!在這樣絕對優勢的對比之下,他們根本就不相信朱棣敢真的痛下殺手。於是乎,這兩人不僅不答話,反而還不屑一顧地冷哼了一聲,隨後便把頭狠狠地一撇,擺出一副傲慢無禮的模樣。
朱棣見狀,不禁輕輕地搖了搖頭,略微歎了口氣後,略帶惋惜地點點頭說道:“看來兩位大人是認定本王不敢輕易動手了,畢竟這府外還有三千兵馬作為你們的後盾。哦,對了,讓本王猜猜看,你們究竟讓誰留在外麵統率這三千城防兵的呢?”
說罷之後,他便頭也不迴地徑直向前走去,仿佛那兩人臉上再次浮現出的震驚之色完全與他無關一般。他步伐堅定有力,帶著一眾隨從浩浩蕩蕩地朝著府門之外行去。而那兩人則像是被刀架著,隻能乖乖地跟在朱棣身後,亦步亦趨地一同前行。
當一行人來到王府大門前時,眼前所見之景令人瞠目結舌。隻見三千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城防士兵,在張信將軍的統領下,竟然被區區五百名死士緊緊包圍住。然而,這些城防軍們顯然也是無心抵抗,但由於主帥張信早已下達了不得輕舉妄動的軍令,所以他們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圍困在此處,一直僵持到了王府正門之前。
就在這時,朱棣穩步走出王府大門。張信見狀,立刻翻身下馬,動作幹淨利落。他無視周圍眾多目光的注視,毫不猶豫地邁開大步,徑直向著朱棣走去。待到距離朱棣僅有幾步之遙時,張信突然單膝跪地,恭恭敬敬地低頭參拜道:“參見燕王殿下!”
此時,站在一旁的張昺和謝貴二人看到這一幕,終於恍然大悟,弄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他們氣得臉色發青,渾身顫抖不已,指著張信破口大罵起來:“張信啊張信!真沒想到竟然會是你!你這個忘恩負義、背信棄義的卑鄙小人!陛下對你可是恩重如山,不薄於你,可你為何要背叛陛下,反過來幫助這反賊呢?你簡直就是不忠不義之人!”
張信緩緩地搖了搖頭,在朱棣有力的攙扶下站了起來。站穩之後,張信目光炯炯地直視著前方被重重包圍的三千城防司士兵,深吸一口氣後,大聲喊道:“眾軍士們啊!你們可知道,那張昺和謝貴二人,乃是奉陛下旨意前來捉拿燕王殿下的走狗啊!”
張信的聲音如洪鍾一般響亮,在空曠的場地上迴蕩著,清晰地傳入每一個士兵的耳中。
“殿下多年以來一直與諸位兄弟們並肩作戰,共同守護著咱們大明的邊疆吶!無論是嚴寒酷暑,還是烽火硝煙,殿下從未退縮過一步,始終將大家的生死安危放在心頭。然而如今呢?陛下竟然如此對待殿下,這怎能不讓人心寒吶!”說到此處,張信不禁有些哽咽,眼眶微微泛紅。
這三千士兵其實大多都是朱棣昔日的部下,跟隨他南征北戰,出生入死。說實話,沒有一個人真心願意與朱棣兵戎相見。他們今日之所以會來到此地,完全是因為軍令不可違。畢竟,軍令如山倒,違者嚴懲不貸。
但是此時此刻,眼看著主帥張信都已然叛變,轉而支持燕王殿下,這些士兵們心中的天平瞬間傾斜了。對於他們來說,天子雖有令,但真正關心他們、愛護他們的,唯有眼前這位燕王殿下。於是乎,眾人紛紛毫不猶豫地丟下手中的武器,緊接著開始動手脫去身上厚重的鎧甲。
一時間,叮叮當當的聲響不絕於耳,一件件鎧甲被扔在了地上。士兵們用這種最直接的方式,向燕王殿下表明了自己歸降的決心。
朱棣見到眾人這般反應,心中暗喜,他迅速地向前一步,穩穩地接過張信的話語:“眾位弟兄!大家不必卸下身上的戰甲!快快撿起你們的武器!因為你們每一個人,皆是我朱棣最為信任和倚重的生死兄弟!我們曾一起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經曆過無數次血雨腥風的洗禮,這份過命的交情比山高、比海深!今日我之所以做出如此舉動,並非為了其他,僅僅隻是為了自保罷了!而此時此刻,我衷心希望諸位兄弟們能夠助我一臂之力,與我共同攻克城防司,一舉拿下整個北平城!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沒有什麼難關是無法跨越的!”
話音剛落,隻見張玉、張武、朱能、丘福等一眾將領毫不猶豫地大步邁入軍中,迅速穿梭於人群之中,開始與那些平日裏熟悉的士兵親切交談起來。
這些將領們用真誠的目光注視著每一名士兵。士兵們感受到了將領們對自己的重視與關懷,內心深處湧起一股強烈的歸屬感,原本還有些猶豫不決的心思瞬間消散無蹤。漸漸地,越來越多的士兵紛紛撿起地上的武器,然後緊緊跟隨在這幾位將領身後,聽從他們的指揮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