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什麼叫改變自己就是改變世界啊?”
“因為人這種生物,是依靠自己的認知去認識世界的。
比方說;
我剛來到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對我說這個世界上有神,他們都拜神燒香,能保平安。
他說完之後,我不懂啊,然後我看見別人全都這樣做,他們都這樣想。
我就跟著這樣做,我也這樣想,把遇見的所有好事都歸結於是神的功勞,不好的事是自己的原因。所以我的認知裏就有了他們說的神。
後來我換了一個環境生活,我依然按照之前的認知,求神燒香拜佛的活著。
這個環境下的人感覺我很莫名其妙,因為他們的認知裏,這個世界上是沒有神的,我最開始不信,可是我發現他們全不拜神燒香,依然過得挺好,那我還做這個幹嘛呢?於是我接受了這種新認知,推翻了之前的,我覺得他們說的對,世界上是沒有神的,自己過得好壞跟神沒關係。
同樣的一個世界裏,我因為兩種認知獲得了兩種感受。
再之後我又換了一個環境,這個環境裏呢,他們不是有神和無神的認知。
他們這裏的人相信元素,說人的一切都跟元素有關,什麼金木水火土,電閃雷風霧等等,一切都是這些屬性的緣故。
我在這個環境下又覺得他們是對的,產生了第三種認知,覺得這個世界是以元素為主導的世界。
之後我到第四個環境,第五個環境,又獲得另外兩種認知。
這導致我的認知不斷被顛覆,所以對世界的認識也在顛覆。
本質確是,世界還是那個世界,世界沒變,我以為的世界,其實隻是因為我認知變了的緣故。
那麼換句話說,一個人能不斷改變自己的認知,那麼其實就改變了自己眼中的世界。
你有什麼樣的認知,你認為的世界就是什麼樣子的。
牛的世界裏,它不會知道人是人,因為它沒有人的這個概念。
狗的世界裏也不知道牛是牛,因為它也沒有這個認識。
我們說牛是牛,所以牛就成了牛,我們說狗是狗,所以狗也成了狗。
在牛的嘴裏管啥都叫哞哞,在狗的嘴裏管啥都叫汪汪。
對於羊來說,草跟肉沒啥區別。對於虎來說,肉跟草是一樣的。
想要看清世界真實的樣子,不能有任何固定認知。
所有的認知都是人心所造,有多少種認知,就有多少種對世界的認識。
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狀態下,又如何非要有一個絕對的定義呢?
同樣一個藥方,張三吃了病好了,李四吃完嚴重了,藥是一個藥,劑量也是一個劑量。
同樣是一個世界,有人覺得美好,有人覺得狗血,到底是美好還是狗血與這個世界無關,跟如何去覺得的這個人有關。
你今天覺得自己超級開心,那麼你自然就是開心的。
你今天覺得自己超級難過,那麼你自然就是難過的。
你沒變,你的想法變了。”
“可是哥,我控製不了自己的這些想法啊,或者說有時候能控製,有時候不能控製。”
“你不知道你是你,所以你是你,你若知道你是你,那你就不是你了。”
“這是啥意思啊哥?”
“你不知道你是你,所以你是你,意思是說,當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心世界沒有深刻的洞察和理解時,就會按照自己的舊有模式生活,無論是工作、吃飯、結婚、生育,還是日常的開心煩惱抱怨爭吵,這些都是沒有覺悟和覺醒的表現。
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活在這個狀態下的自己,活在一種本能和習慣中。就像聖經裏說的老我,我們可以叫他舊我,小我,二元對立的我。
你若知道你是你,那你就不是你了。
這句話是形容,當一個人在精神和心靈上覺醒,對自己的存在、對世界的認知、對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領悟後,他就不再被表麵的生活所困擾,不在被以往的習慣,以往的認知固化,不再給自己畫地為牢。
畫地為牢這裏的解釋是,自己把自己困在了自己的認知中,猶如一個監牢,自己囚禁了自己。
常言就是,你做不出超出你現有認知以外的事情,因為你沒有那麼高的認識。
可一旦破開了這層枷鎖後,不再固化自己的認知,包容一切認知,就會不再非有非非有,非空非非空。
非有,指的是不是實有,不是固定不變的存在,強調事物的無常性和變化性,沒有固定自性。
非非有,則是在非有的基礎上進一步超越,既不是完全的有,也不是完全的無,處於一種動態平衡的狀態。這種狀態強調事物的相對性和無自性,反對執著於任何一種固定的存在狀態。
非空,指的不是完全的虛無或不存在,強調事物的存在狀態雖然虛幻,並非完全虛無。它反對斷滅見,認為事物雖然無常生滅,但並非完全沒有實質。
非非空,是在非空的基礎上進一步超越,表示既不是完全的空,也不是完全的有,跟非非有一樣,也是要處於一種動態平衡的狀態。一樣強調事物的相對性和無自性,反對執著於任何一種固定的虛無狀態。
吃透這兩點狀態,就是覺醒狀態。
這時的你不再是原來的那個你,而是煥然一新的你,用聖經的話來說,這就是重生,是新我的開始。
用我們常說的話講就是,高緯,覺顯,覺知下的自己。
再簡單解釋就是,自己從假我中脫困而出,不以識神,也就是慣性思維為主導,而是元神啟用,內觀己心,反照無常。這個內觀的觀,修煉到持有,持續,這個就會修成常態化。
照見呢?照見自己的習氣,業力,業障,以及對外界一切變化的洞察後,不以這些作為實有,而是處在既有也無,即無也有的狀態下,自洽其中。
那就會變成,以常控無常,常若有常,無常不無常。
不再被無常輪轉,而是以常有的覺顯,控製自身無常變化,這個過程變成常態化,那麼你就做到了以常控無常的境界。
這時候的一切起心動念,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幹擾不了你,因為你知道他們是無明的,是習慣的,是業力所化,你所有的困擾,就是你的業障。你不被這個主導,你就破了你自身業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