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肯定得讓你們聽得懂啊,不然我費勁講啥啊。你以為師父那麼閑,沒事跟你嘮著玩啊?”
“嘿嘿嘿,不是不是。”
“你師父我很早很早之前,就已經不愛跟誰閑聊了。所以很多時候,如果我跟誰聊天,大多都是修行上的事。
哪怕你是一個大美女,你沒事找我這聊一下,那聊一下,我也不愛跟你聊。
我有聊閑話那個功夫,都不如打打坐養養神。”
“哈哈哈,好吧師父。”
“丫頭。”
“嗯?”
“你知道為師與其它祖師有何不同嗎?”
“牛逼。”
“哈哈哈,算是吧,不過給你講個故事你就明白了。”
“好的師父。”
“隋唐大業年間,洛陽城外的少林寺內住著一位年輕的僧人,法號慧能。
他雖出家多年,但內心始終不得安寧,經常被雜念所擾。
這天,一位遊方的僧人來到少林寺,這僧人年紀已經很大了,須發皆白,但是精神卻很好。
他說他是達摩祖師的再傳弟子,專門研究達摩血脈論。
慧能聽說後,立刻前去請教。
他向老僧人傾訴自己的煩惱;弟子雖然每天打坐修行,但總是妄念叢生,尤其是欲念,怎麼也壓製不住,白天打坐還好,一到夜深人靜時就特別難熬,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老僧聽完後,目光如炬的看著慧能說;達摩血脈論中言,過淫之人常被三種魔所困,這三種魔如同三重關,一重比一重難過,你現在遇到的正是第一重。
聽到這話,慧能連忙追問;請問上人,這三重魔具體是什麼?
老僧緩緩道;第一種心魔叫做思欲魔,它來自過去的習氣,會在你打坐時浮現各種欲念,這些欲念如同江河之水源源不斷。你越想壓製,它反而越強烈。(往日經曆,思維雜念,妄念紛飛,小我欲望心。)
慧能深有感觸,點了點頭;正是如此,弟子每次打坐,那些往事和畫麵就會不斷湧現。
老僧人繼續說;達摩祖師教導我們,對付第一重心魔,不能用強製壓抑的方法,你要明白這些欲念本來就是虛幻的,就像江水中的浮萍,不要去抓它,也不要去推它,它自然會隨波隨流。
你要做的就是安住當下,專注唿吸。把注意力放在唿吸上,不要隨著妄念飄走,妄念來了不要理它,它自然就會消失。這就像陽光照射下的露珠,不去觸碰它,它自然會蒸發。
【為師咋做的?在我們這個時代,很多人都很難覺察到這些妄念,更何況看見不管了。看見的時候基本上就都順著它跑了。而為師以念化劍,不必把注意力放唿吸上,劍出便可看見妄念,如玩耍般,一點也不壓抑,隨意斬之,令妄念不敢亂來。一直打到它們老老實實。有一些對自己造成心結的事情,就用心轉念,或者明真理將其化解。】
慧能又問;那第二重心魔呢?
老僧人說;第二重心魔叫執念魔,當你克服了第一重心魔之後,會進入一種似定非定的狀態。這時候你會執著於這種狀態,認為自己已經開悟了。這種執念比欲念(妄念)更難對付。
慧能不解;問道;請問上人,為什麼執著比欲念更難對付?
老僧人道;欲念(抓取),妄念。是粗重的,容易察覺。執著是微細的,不容易覺察。就像一個人走路,泥巴沾在腳上容易發現,但空氣中的灰塵就不容易覺察。
很多修行人在這一關上走了岔路,以為自己已經功德圓滿了,實際上是被執著心魔所惑。
(寓意為;覺得自己這麼修對,那麼修錯,念經好,抄經神奇,拜佛念經幾十年,已經自己很有功夫了,一心修佛的自己以後會成佛。或其它等等,要這要那,沒完沒了。)
老僧與慧能講解辦法道;對付第二重心魔,要明白心如虛空的道理。不要執著任何境界,也不要執著於無執著。就像明鏡照物,物來物現,物去物空,不留一絲痕跡。
【這就是大哥講的,執著什麼,和不執著什麼都叫執著。不必較真。做到,無事不起念,有事念不著。遇什麼事辦什麼事,其餘的多想一點都特麼沒用。跟這老僧講的如出一轍。】
慧能正想問第三重心魔是什麼時候,老僧突然卻說;第三重心魔最難,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你先要克服前兩重心魔,等到機緣成熟時自然就會明白。
說著,老僧拿起禪杖,走向寺門。
慧能急忙追過去,請求道;請上人開示,告知弟子第三重心魔是什麼?
老僧停下腳步,迴頭看著滿院子的落葉,地上的落葉被風卷起,在慧能腳邊轉了一圈,老僧見此,才緩緩說出第三重心魔……
第三重心魔叫我執魔。這是最細微,最難察覺,最難降服的心魔。當修行人克服欲念(也就是妄念)還有執著(執著心的意思)。會產生一種清淨解脫的感覺,這個時候會認為,我已經解脫了,而這個我,就是最後的心魔。
達摩血脈論中說;心若無事,心空境寂。無所取舍,垢淨俱亡。這個境界,不是用頭腦思維能夠理解的。隻有真正放下:我這個的執著(意思是有個我存在)。才能明白這個道理。
你看這滿地的落葉,它們從樹上落下,不知道自己在落,也不知道自己已經落地。它們沒有“我”的概念,所以自自然然。了無掛礙。
人卻不同,做什麼事情都有個“我”在。打坐有“我”在打坐,修行有“我”在修行,解脫也有“我”要解脫。這個我就是最大的障礙。
金剛經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是說我們要超越我執的意思。
說完這些,老僧輕咳兩下後,繼續道;真正的禪定,不是讓心一片空白,而是要見到本來麵目。本來麵目是什麼呢?就是無我的境界,沒有能觀的我,也沒有所見的境,能所雙亡,心境一如。(心境一如指;一個人的心境、心態、情緒等保持一致,沒有任何變化或起伏。強調人內在狀態的穩定和一致性,意味著無論麵對什麼樣的環境和情況,心境都應該保持平靜、穩定和積極。)
達摩祖師教導我們;心如虛空,無所依止。這不是讓我們什麼都不想,而是要我們看破“我”的虛妄,當你真正明白這一點,三種心魔自然消失。
慧能聽了這番話,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一直在和妄念搏鬥,反而被妄念所困,真正的修行,不是去對抗什麼,而是要看清本來麵目。
【為師呢?為師看清了無常規律,反利用無常規律教你們修劍,自動滅去妄念,無明雜念。你要說是對抗,咱不承認。因為咱隻是用了無常對無常的手段而已。哈哈哈哈哈。而且達成之後,自然無需這般,雜念基本就沒啥了,時常都是清淨的,即便什麼時候來,劍也會自動去處理。根本就無需搭理它。】
老僧人最後說道;不是追求解脫,而是要明白本來無束縛,不是要除掉我,而是要見到本來無我,這才是達摩祖師所說的禪定真諦。
【他說人的思維是無法理解這些的,你看為師呢?直接給你們講了一個牛逼的無常花。
是我非我,非我亦是我,不斷在變。以前的我是以前的,現在的也不是不變的,以後的跟以前和現在的一樣,一直都在輪轉。
你們有些人直接就看懂了,無我的含義。你說為師我特麼這腦子還是特麼正常人了嘛?我比達摩又如何?我比哪個老祖差哪些?雖然看似我說這話有點吹牛逼的嫌疑。或者在比較,但為師隻是在對比說明。
你仔細想想,這麼難懂的東西,師父我三言兩語就給你說的明明白白的。臥槽,我就說我是一隻怪獸又咋啦?我就牛逼了,又咋啦?哦吼吼,呀哈哈哈哈哈。好好玩兒。
再說,為師教的佛呢?叫自性佛,也就是覺。悟的道,就是運用覺,覺察,世間萬般,無常,因果等等的規律。
以覺的性質,掌握道的規律,佛道雙修。
我特麼說我是無敵牛逼禪心大法師,我都算低調了。我說我是無極劍宗祖師,不比任何祖師差一點也算是低調了。人家說那麼多,幾千年懂的人都沒幾個。
為師我呢?哼哼。都不愛裝逼了我都。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