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最後豪賭了一把,結果不出意料的都輸光了。
在出了蜀王莊迴城的路上,幾人才想起,此行的目的,眼看著已經到城門口了,幾人無奈聳聳肩,隻能等明天了在去了。
時至正月初八,李恪來到了蜀王村,對著麵前的十幾名大隊長下達了今年的種植與養殖的任務。
去年收獲的紅薯再次耕種並不足以覆蓋到整個蜀王村,所以李恪又在王仁表識海中拿了一些種子出來,先把整個蜀王村的土地覆蓋上一半吧。
雖然想直接都種上,但是又要保證糧食的多樣性,土豆去年試驗田已經種上了,在暖和點,就可以把上邊為了保溫所覆蓋的幹草啥的都去掉了。
等三四月份在開墾一些田地,在種上一批,不遇到什麼大的天災的話,今年冬天長安周邊的百姓,又能過個好年了。
山上的羊圈和雞圈,李恪讓村民們在擴大幾倍,閹割辦法已經交給他們了,去年養的那一批小豬,不出意料的話,四五月份也就可以出欄了,到時候直接在長安城開賣。
為了改變大家對豬肉的刻板印象,李恪的海撈酒樓已經開始售賣新菜了,另外又讓美食一條街的商戶們進行了一係列宣傳,為將來開展這項生意鋪好了路。
另外村裏的沼氣池也提上了日程,雖說工坊那邊也規劃了煤氣項目,但是這倆基本不衝突,沼氣不適合用在城裏,村裏百姓使用沼氣也能節約一些成本,沼氣廢料也能滋補田地。
至於煤氣,李恪想到了未來汙染的問題,所以修建的地方距離長安城非常遠,又處在長安城的下風區域,幾十年以內倒是不必擔心。
這些大隊長雖然對李恪的安排有所疑問,但是並沒有任何人提出來。
田王村就是很好的例子,前年過年的時候,一個村子都湊不出一件像樣的過年的衣服,你在看看今年,每家每戶換新衣,聽說每戶還分了十幾斤肉呢。
這都是跟了蜀王之後才發生的改變,所以李恪安排的東西雖然他們搞不懂,但是依舊堅決的執行著。
安排完村子新年的計劃,李恪迴到了莊子。
猛地想到了管路的問題,李恪喊來了侯管家問道,“去年讓你打聽的杜仲樹有結果沒?”。
侯管家掏出小本本翻了幾頁,隨後迴道,“有消息了殿下,在河南道和山南道的山中就發現了這種樹,和您描述的非常像,而且此樹的名字,就叫杜仲樹”。
“商隊砍迴來一顆,運到工坊後讓工匠試了試提取膠水,產量比預期的少了太多,而且這杜仲樹成長周期非常的長”,
“倒是橡膠草去年鬆讚幹布那邊又送來了很多,目前已經堆滿兩個倉庫了”。
李恪點點頭,“那炸藥包的事情,派去鬆讚幹布那邊的人迴來了麼?”。
侯管家搖搖頭,“算著日子,怕是還需要幾天”。
李恪想了想無奈點點頭,“先說橡膠草的事情吧,馬上開春了,去年收集的橡膠草的種子,開春後也可以安排上了”,
“到時候你多找些人,橡膠草這東西生命力頑強,稍微有點土地就能活,就算是鹽堿地都能活,有多少種子,就種多少,多多益善”,
“看看百姓有沒有樂意種的,反正種田的同時,在弄一塊荒地種上就行,到時候咱們可以給錢迴收,這草三個月為成長周期,一年能收三迴,你算個合適的價格,給百姓們一個補貼價”。
侯管家在小本上瘋狂的記著,李恪看侯管家停下筆以後繼續說道,“加印的紙鈔已經放到地下室了,一共兩批,多的那一批是給河東道的,另一匹你一會安排銀莊的人員拉走,順便把銀子給我拉迴來”,
“河東道的那一批,稍晚點王家的人會過來拉走,這幾日武小姐陪家人,銀莊那邊你多操操心”。
侯管家記完以後,躬身答道,“是,殿下”。
李恪看著侯管家佝僂的身姿,忍不住歎息一聲,隨後從懷中拿出一跟金色的鋼筆,順便又拿出幾瓶墨水說道,“這是下一步工坊要出的鋼筆,”
“但是目前還沒有做出來,你這個就是大唐第一根,純金的,你可拿好別丟了,新年禮品,這麼晚才送你,你可別介意啊,老侯”。
侯管家感動的抹了抹眼角的淚水,隨後拒絕道,“殿下,工坊目前還沒做出來,老奴要不還是先不要了,先拿到工坊讓匠人們研究一下吧”。
李恪不由分說塞到了侯管家的手裏,“讓你拿著你就拿著,圖紙我都畫出來了,工坊做不出來就是工匠技術不行,我都能做出來,”
“再說了,這麼多年你為蜀王府忙前忙後的,工坊的工匠都有年終獎,這是你應得的”。
侯管家雙手顫抖的看著手中的金筆,李恪嗬嗬一笑,“來,寫兩個字試試”。
侯管家直接把筆打開,隨後遞到了李恪手中,“還請殿下賜字”,說著翻開了自己的筆記本的第一頁。
李恪嗬嗬一笑,接過筆以後在本子上寫到,‘大唐第一管家,侯林果,李恪書’。
隨後滿意的蓋上筆蓋,一起交還給了侯管家,後者一臉開心的看著第一頁的字。
隨後李恪把鋼筆的製作圖紙交給了侯管家,“抽空去工坊的時候,順便交給那邊的工匠”。
後者聽後點點頭,行了一禮之後便退下了。
時間很快便來到了上元節,這個節日在大唐似乎比過年還要更隆重一些,因為節日當天,城內直接取消了宵禁。
大街上,各種花燈,時不時還有舞著龍燈的百姓從人群中穿過,長安城原本居民就很多,加上這半年多的改善,如今的人口更是已經突破了一百五十萬。
李恪和武曌此刻也在人群中被擠著前進著,二人早在半刻鍾以前決定去吃油槌,也就是原始的湯圓,隻是二人被這人群裹挾的根本走不出去。
老張幾名侍衛,則是感覺這活越來越難幹了,這麼多人,刀都抽不出來,早就想把李恪帶離了,但是完全使不上勁。
李二正在海撈酒樓美美的吃著樓裏新出的元宵與湯圓,這元宵和湯圓是李恪弄出來為了和這油槌一較搞下的,去年上元節時,李恪嚐過這油槌。
味道真是一言難盡,所以今年直接把這兩樣弄了出來,隻是糖在這裏比較稀缺,所以並沒有大肆售賣,隻是在酒樓中有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