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交保護費
“皇爺,話雖如此,但此事無憑無據……”王承恩小聲道。
“哼,他就是吃準了朕找不到證據,就算朕派人去查,估計他也早將痕跡抹得幹幹淨淨了!”崇禎怒道。
王承恩聞言不敢再多話,他看都不敢看崇禎一眼,生怕遷怒於自己。
好半晌後,崇禎才悠悠說道:“李倧還有其他子嗣嗎?”
“皇爺,有倒是有……”王承恩一聽,便猜到了崇禎的意思,但這樣做顯然是件吃力不討好之事啊。
“就是另立新王,朕也得立李倧的兒子,怎麼可能立他的弟弟呢?”
“皇爺,話雖如此,但就算立了李倧的兒子,他就有實力與王塵抗衡了嗎?這樣一來,不僅不會影響王塵,反而會加深君臣之間的隔閡呀。”王承恩知道身為內侍,他不應該說這些話,於是話一說完便往地上一跪。
“王承恩!看來朕平時還是太縱容你了呀!”崇禎一拂衣袖,重哼一聲。
“任憑皇爺責罰,但老奴所說確實皆為大明著想,絕無私心!”王承恩將整個頭都埋在了地上,看起來是抱了必死之心。
崇禎不說話,他煩躁的在大殿內來迴走了幾趟,突然朝著王承恩喊道:“起來吧!”
王承恩顫顫巍巍地站起身,看來這一關他應該是過了。
“你說的也有幾分道理,那你就親自去朝鮮替朕傳道聖旨吧,王塵說讓李全當王,那就依了他!”崇禎頗有些無奈的坐了下去,敢情他還是不太敢冒險將王塵得罪太狠。
朝鮮,漢城,昌德宮。
此時宮內正在為已故國王李倧舉辦國葬。
雖然正式的文書還沒下達,但李全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新王,在王塵的首肯下,所有官員已經正式認可了李全的身份。
而李全上位後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給前任國王李倧報仇!
沒錯,就是報仇,鎮國軍從護送國王和世子迴國的那些太監和侍衛口中挖出了李倧死亡的真相!
世子李汪則被徹底打上了謀反的標簽,至於追殺他們的那群土匪,反而被朝鮮高層有意無意的給忽視了……
“世子李汪,誅其一族,抄沒家產!”李全很快便定下了對李汪的責罰,倒不是他手下留情才隻誅其一族,主要是但凡多誅兩族,自己也得搭進去呀……
正所謂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李汪犯下的過錯,皆為他自己咎由自取,如此一來,借此機會,世子的勢力被一掃而空,李全算是撿了一個大便宜!
主持了一會兒喪禮後,李全便迴到了後廳,按理說,這裏是王宮,國王最大,但李全進來後卻是顯得十分拘謹,仿佛裏麵之人才是這宮殿的主人。
“都督大人,一切都安排好了……”李全恭恭敬敬地朝屋內之人行了一禮後才小心說道。
“嗯,知道了!”說話之人當然就是王塵了,此時朝鮮的實際掌權之人。
“對了,聖上關於你的冊封文書應該就快要下發過來,你的國王之位是穩了!”王塵又道。
“這還得多謝都督大人的栽培!”李全聞言頓時喜形於色,盡管他這個國王明眼人都知道就是個傀儡,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再麼著也是一個國王啊。
“你也不用謝我,李倧的葬禮結束後,你就趕緊按本都給你製定好的方針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吧,但凡遇到阻力,直接跟本督說就行了。”
李全再次深彎下腰,王塵確實已經替他製定好了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城建、教育等多方麵的改革計劃,每一條都足以讓李全深感震驚!
就比如說城建,李全對這方麵可以說是一竅不通,但經過王塵講解,也大概摸到了一些門道。
首先便是修路,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將路修寬修平整就是第一步,然後是規劃,主城分區,每個區都有其相應功能,比如說老城區主商業,新城區主工業。
雖然很多名詞都是李全第一次聽說,但滿滿都是幹貨啊!
“要想改革出成果,首先要做到的便是每個人都能吃飽飯,朝鮮的糧食產量也不高,但不用擔心,本督自會來想辦法!”王塵這句話算是給李全吃了一顆定心丸。
朝鮮隻是王塵的跳板,借著這塊跳板,他要慢慢向大明蠶食,所以除了漢城,唯二的另一座將大力開發的城池便定為了茂山!
茂山建設好了,便能以其為前沿基地,逐步往鴨綠江以北擴張!朝鮮畢竟資源貧乏且與中原文化存在一定的差異,王塵最終還是要迴歸大明的。
就在王塵了陷入沉思之時,隻聽門外突然傳來“呯呯呯……”的敲門聲,接著玄樞司陸曉豐的聲音傳了進來。
“大帥,周王殿下送來了一封急信……”
周王朱恭枵受王塵所托,在得到崇禎的特許後,南下福建協助範三拔等人打通南洋海運的通道,這段時間來,從南洋送來的糧食便有著他的功勞。
“周王來信?”王塵微微一怔,朱恭枵一般一個月來一封信,用以匯報在福建的工作情況,但上個月的信不是才剛送來不到十天麼?
“快拿來我看!”王塵猜測定是遇到什麼棘手之事了。
事實上,朱恭枵確實是攤上事了,本來憑著宗室的名號,他在福建與鄭芝龍合作還算是愉快。
但隨著鎮國軍與南洋的貿易規模越來越大,鄭芝龍逐漸開始重視王塵這個素未謀麵的對手起來。
雖然鎮國軍的貿易僅限軍需,但誰能保證日後壯大不會來分他鄭家一杯羹?於是在十天前,本來鎮國軍的海船不需要花銀子買鄭芝龍令旗的,但卻被要求必須花錢買了。
“隻要懸掛鄭家令旗的海船,往來南洋可以暢通無阻,根本不用擔心遇到海盜,但如果沒有令旗,基本都難逃被海盜打劫的下場!”陸曉豐向王塵解釋道。
其實根本不用他人解釋,王塵一個穿越過來的現代人,豈會不知道這些事情?一麵旗子三千兩銀子,相當於就是交給鄭家的保護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