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德元年七月下旬。</p>
朱慈烜在南京城內,將大明朝最新研製出來的新式武器,賣與了奧斯曼國後。</p>
陝西省西安府秦王府外的弘升米鋪那邊。</p>
在前兩年大明朝移藩西域,大封藩王時,因為為幾個藩王供給糧草,而大賺了一筆,從一個小小的米鋪老板,一躍而成西安府最大糧商的劉大橋,卻是正在愁眉苦臉坐在米鋪內歎息個不停!</p>
原因很簡單。</p>
在六月時,關中的麥子都熟了啊!</p>
整個關中平原,放眼望去,那一個個黃土塬上!</p>
所有的麥田,都黃澄澄的,沉甸甸的。</p>
這些麥種,都是朱慈烜手下的農學院,精心按照後世的農業選育後段培育出來的良種,抗旱抗倒伏。</p>
再加上自打時間進入到洪德元年後,一連多年,氣候異常的大明朝,就一下子變成風調雨順了!</p>
</p>
崇禎年間,大旱無數的關中平原,再度煥發出來生機。</p>
大片麥田收割過後,使得關中的糧價是大跌!</p>
而這,對於糧商劉大橋來說,那可就是滅頂之災嘍——他是糧商,而由於崇禎年間陝西糧價一直高昂,所以,劉大橋在賺了銀子後,擴充了手下的糖糧倉,屯積了不少糧食不說,去年他還從四川,從河南購了不少糧食,打算大賺一筆呢!</p>
結果倒好。</p>
原本歉收嚴重的陝甘,一下子風調雨順了!</p>
而且,最要命的是,要移藩西域的藩王,如今也已經站穩了腳根,不需要他運糧過去了!</p>
在這樣的情況下,才不過三十七八歲的劉大橋,是愁的頭發都白了半數。</p>
整日裏都在為那滿倉庫糧食發愁——這些糧食放一天,就是賠一天。</p>
因為劉大橋已經看出來了,糧價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是漲不上去了。</p>
他這一迴,是賠大發嘍。</p>
作為一個精明的商人,劉大橋也清楚,遇到這種事情,最要緊的就是趕緊的將手上的糧食給出手了,然後換成銀子!</p>
再去辦別的生意!</p>
及時的止損!</p>
否則,糧食占用著資金,拖的時間越長,賠的就愈發多!</p>
可問題就來了。</p>
如今關中豐收,大片大片的好糧食都沒人買,他手上屯著的這些個陳年老糧,誰要啊?</p>
而正當劉大橋頭疼著的時候。</p>
他的兒子走了過來。</p>
他的兒子叫劉良臣,今年才不過十六歲,生了個陝西人的魁梧個頭,看上去五大三粗的,似個武夫,不過這小子卻被劉大橋打發到白鹿書院讀書(白鹿書院那可是曆史悠久的大書院,唐朝就有了的),劉大橋花了不少銀子,才把自己兒子安排進去讀書。</p>
就指望著這小子中個功名,光宗耀祖,然後,到他阿爺墳上放銃子!</p>
可奈何劉良臣也不是個能學習的主,沒少被夫子朱先生打板子!</p>
這不是,這兩天就被打發迴家反省了!</p>
劉大橋憂慮著生意上的事,也疏忽了對兒子的管教,此時,心裏正憋著火氣的他,看到劉良臣走進屋來,是不由的嘟囔說。</p>
“你小子,又跑哪故耍啥了?夫子讓你擱家裏好好讀書,你就不知道是吧?”</p>
“你知道額,供你讀書有多不容易嗎?當初要不是額們家裏沒錢,沒法讀書,額早就考上進士當官球了……”</p>
“別以為額不知道,額們家打額阿爺滴阿爺那輩,就不是讀書種子!”</p>
劉良臣這個大孝子卻是理直氣壯的跟自己當爹的吵起來。</p>
“額阿爺小時候,也沒少跟額說,你小子不好好讀書的事,阿達跟額是半斤八兩,誰也不教訓誰!”</p>
“你,你……”</p>
劉大橋被兒子氣的夠嗆,當即就想打。</p>
見自己親爹真發火了,劉良臣也不怕,他一邊做好躲閃的準備,一邊說。</p>
“哼,要額說,您老人家不中進士也是好事,就您這麼愛財的主,要是當了官,還不得成個貪官?被都察院逮過去砍腦殼?”</p>
“你啊,你個不孝子,你阿達額都要愁死了,你整天還跟個沒事人似滴,額跟你說,咱家滴生意做不下去,受影響最大滴就是你小子,以後你小子滴月錢減了,一個月隻有五十銅錢!”</p>
“啥?五十個銅板,還不夠吃幾個肉夾饃哩?這哪中?”</p>
劉良臣頓時不樂意了,他連忙嚷嚷起來。</p>
“嫌少?嫌少你自個去掙幾個子去!”</p>
劉大橋冷笑一聲,劉良臣一時語塞,不過很快,他氣鼓鼓滴說。</p>
“那額就去掙些,書院額也不去了,額這就出門,去弄些錢耍耍!”</p>
說罷,劉良臣就要出門,這可把劉大橋給搞慌張了——他害怕自己這個五大三粗,腰上還佩著短劍的兒子幹出來傻事,去搶錢弄啥。</p>
是連忙上前阻攔。</p>
“你,你想去幹嘛?給額停下,給額停下,你去哪弄錢哩?”</p>
“額嘛,肯定是幹大事掙錢,高風險,要有高迴報,肯定來錢!”</p>
劉良臣說道,隻聽他侃侃而談。</p>
“西安城裏,額聽額書院裏麵的同窗說了,近來來了不少江南滴奸商,他們要往西域去販絲綢瓷器,說是要興額們關中滴帝王商貿,正招募陝西滴好漢子投奔他們當護衛打手哩,額這樣滴英雄好漢過去,他們肯定要!”</p>
“往西域去販絲綢瓷器?</p>
劉大橋一聽這話,頓時有些懵——他近來一直憂愁著生意的事,對於時事都有些忽略了。</p>
所以一時沒有反應過來。</p>
“咦,就你這腦子,還做生意哩?合著連這都不知道?”</p>
劉良臣發出鄙視——白鹿書院裏麵,上課的時候沒少拿朝廷的邸報,來供大家抨擊時政辯論的。</p>
“額們家滴生意,依額看,全是您幹毀滴?”</p>
“朝廷如今,這兩三個月,跟西麵萬裏之外滴奧斯曼國,通商交好了,皇上還要娶奧斯曼國的公主哩,流寇又跑到海上了,斷了往西洋滴海貿,皇上要與這個奧斯曼國一塊,走陸路沿著漢唐時的故道往西域販商貨,如今西安城裏,來了不少做這生意的商販,江南山西哩都來的有,你竟然不知道?”</p>
“還有這事?”</p>
劉大橋一驚,隨即,他略作猶豫,看向兒子劉良臣。</p>
“良臣,你也莫去給別人當護衛了,你到西安城裏,把你平時一塊耍滴二流子全部招來,額們組支馬隊,也跑這西域貿易!”</p>
好吧,劉大橋意識到,這個重興絲路是一個風口!</p>
風口來了,豬都能夠起風!</p>
他劉大橋上一次,站著的風口是藩王西遷,需要糧食,因此,他一躍成為西安府內大糧商,如今,經營糧食失敗,他打算去跑絲路貿易。</p>
劉大橋有為藩王們供應糧食時建立的關係,他要是跑絲綢之路貿易,肯定更有優勢,肯定能大賺一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