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周餘猶豫要不要將條件改成一百斤的時候,對麵的祿東讚終於忍不住開口道:“周小郎君,你說的這個蟲草,真的產(chǎn)自吐蕃嗎?”
周餘:???
不是,這祿東讚難道真的沒有見過蟲草?
對上祿東讚探尋的目光,周餘表示很震驚。
起初見祿東讚不知道什麼是蟲草,他還以為隻是大唐和吐蕃的名字不同。
可現(xiàn)在都讓祿東讚看了蟲草的照片,這家夥居然還是這副表情,這就讓周餘不得不懷疑,吐蕃是不是還沒有發(fā)現(xiàn)蟲草的價值了。
如果……吐蕃人真的不知道蟲草的藥用價值,那自己豈不是要發(fā)財?
一念至此,他當(dāng)即語氣肯定道:“我剛才已經(jīng)介紹得很清楚了,隻要你按照我說的條件尋找,肯定就能找到。”
說到此處,他先是停頓片刻,然後又繼續(xù)補(bǔ)充道:“如果你們可以采摘到足夠多的蟲草,用來抵扣犛牛也不是不可以。”
周餘知道,這番話說出來,祿東讚肯定能猜到蟲草的價值。
不過相較於犛牛,蟲草的價值明顯要更高。
畢竟?fàn)优_@玩意兒,不比黃牛和水牛,沒法用來耕地的犛牛,最大的價值,可能就是身上的肉和皮毛了。
如果祿東讚能搞來大批蟲草,就算自己不吃,也是可以拿到現(xiàn)代換錢的。
甚至若是操作得當(dāng),在大唐的豪門貴族撈上一把也不是沒有可能。
畢竟誰會拒絕堪比人參的寶貝呢!
“周小郎君放心,如果吐蕃真的能找到你需要的蟲草,我們肯定會盡快送到大唐。”
見周餘說得篤定,祿東讚當(dāng)即拍著胸脯保證起來。
說著,他又像是在表忠心一般繼續(xù)道:“不知吐蕃還有什麼是周小郎君能看得上眼的,隻要有,我肯定竭盡全力幫你找來。”
“其他東西?”
周餘聞言,先是一愣,不過緊接著就興奮起來。
之前的交易是祿東讚主動提出來的,自己當(dāng)時隻想著坑他一把,報酬方麵也就沒有多想。
可如果能任由自己挑選報酬,那可操作的空間就大多了。
畢竟吐蕃那片土地,最不值錢的應(yīng)該就是犛牛了。
一念至此,他當(dāng)即熱絡(luò)地拍著祿東讚的肩膀道:“若說其他東西,我還真想起一種。如果你能搞來天珠,也是可以用來兌換東西的。”
“天珠?那又是什麼?”
聽到周餘又說出一種物品的名字,祿東讚那叫一個又喜又憂。
他喜的是,多一種兌換物品,吐蕃就能多省下一些犛牛。
而憂的是,周餘隨口又說出一種物品,可見他對吐蕃之熟悉真的遠(yuǎn)超自己。
因?yàn)樗g盡腦汁,也沒想到天珠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見祿東讚又是一臉茫然,周餘的神情又是一愣,“不是,天珠這玩意兒你也沒有聽說過?”
“還請小郎君賜教。”
祿東讚躬身行禮,態(tài)度那叫一個謙恭。
周餘見狀,也懶得廢話,直接打開某信,翻找起了聊天記錄。
以他現(xiàn)在的身價,經(jīng)常會收到拍賣活動的邀請。
而這個天珠,就是不久前一次拍賣活動的拍品。
當(dāng)時因?yàn)楹闷妫莛N還專門在網(wǎng)上搜索了一下。
不搜不知道,一搜嚇一跳。
當(dāng)時他還感歎,就這麼一塊破石頭,居然能拍出一個多億。
知道的,說這玩意兒是佛教至寶,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洗錢呢~
周餘對什麼菩提舍利的並不感冒,但能用這玩意兒換錢,他還是很感興趣的。
隨著周餘將天珠的照片展示在祿東讚的麵前,原本還在眼熱手機(jī)的祿東讚,頓時脫口而出道:“這是瑟瑟珠?”
瑟瑟珠?
難道這是天珠在吐蕃的名字?
周餘疑惑地看向祿東讚,就見他一臉虔誠道:“瑟瑟珠具有神秘的法力,佩戴在身上可以得到神靈的庇佑,達(dá)到心靈的寧靜和升華。”
周餘:……
好吧!
就連吹出來的功效都一樣,看來應(yīng)該是同一樣?xùn)|西。
確定祿東讚認(rèn)識這玩意兒後,周餘也懶得再多說其他,當(dāng)即語氣篤定道:“別管這玩意兒叫天珠還是瑟瑟珠,隻要你能搞到,就可以用它換東西。”
“這……”
祿東讚聞言,臉上頓時寫滿了猶豫。
周餘見狀,不由好奇道:“怎麼?有什麼難處?”
“咳咳,實(shí)不相瞞,瑟瑟珠這東西還真不怎麼好找。”
祿東讚點(diǎn)頭,眼神之中還隱隱有些期待。
他很想搞明白,除了蟲草之外,周餘是否還對其他產(chǎn)於吐蕃的物品了如指掌。
聽到祿東讚說,隻是因?yàn)樘熘椴缓谜遥莛N也沒有多想其他,直接語氣隨意道:“據(jù)我所知,這玩意兒特產(chǎn)於你們高原的大羊同國。實(shí)在不行,你們就直接將他們拿下,然後讓他們幫忙尋找。對了,我聽說大羊同國一處古代遺跡裏麵有不少這東西,你們也可以挖掘一下。”
之前接到邀請的時候,周餘也大致了解了一番。
據(jù)說大羊同國,就是古象雄國遺址。
那裏出產(chǎn)的天珠,就是傳說中的象雄天珠。
而象雄天珠的價值,就連現(xiàn)在的周餘都眼熱。
隻是聽到他說出這番話的祿東讚,心裏麵卻早已經(jīng)掀起了驚濤駭浪。
如果蟲草的生長環(huán)境,周餘還能通過情報獲得。
那這個古象雄國遺址的特產(chǎn),就不是簡單的情報可以解釋了。
畢竟遺址這東西,如果沒有長時間的深入研究,肯定不會有什麼收獲。
可現(xiàn)在周餘說得篤定,那就隻有一種可能,大唐對吐蕃的調(diào)查,幾乎已經(jīng)到了了如指掌的地步。
一時間,祿東讚隻覺自己的每一根汗毛都在顫栗。
要知道,自己的身份在吐蕃那也稱得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可周餘說的這些信息,甚至就連自己都不知道。
如果大唐要對吐蕃動手,那吐蕃到底能有多少勝算?
本以為高原是吐蕃的天然屏障,現(xiàn)在看來,這道屏障在大唐麵前簡直形同虛設(shè)。
他甚至有理由懷疑,大唐是不是已經(jīng)找到對付高原反應(yīng)的辦法了。
若非如此,僅憑普通的探子,又怎麼可能調(diào)查到如此詳細(xì)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