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完畢的江嵐整理了一番衣著,撤去陣法……
看看天色到了中午,準備洗漱一番後,吃個午飯。
沒想到,剛洗漱完,葉誠找上門來了。
“叨嘮先生了。”
“無妨,尋我何事?”
“高明王已經開始針對先生投放的那些話本了,此事發生在半個月前,本來是想立馬通知先生的……”
“不過,看到先生還沒出關,便沒有打擾。”
“哦?拿來我看看……”
江嵐從葉誠手中接過信件,仔細看了起來。
不大的一張信紙已然將最近所發生的情況記錄的一清二楚了。
高明王發動了國家機器,直接出動軍隊鎮壓。
如今,所有茶館都已不再說書《凡人修仙傳》了。
流出了那些話本也被一家家強製征收,挖坑焚燒。
全國上下禁止討論《凡人修仙傳》的內容,但凡有所違反者,都會被直接罰款警告,嚴重者還會被捕坐牢。
這場禁書運動,可謂是整的晉國雞飛狗跳。
還因此波及了其他種類的話本、小說。
一時間,竟然有種娛樂將死,變作荒漠的感覺。
然而在江嵐看來,高明王此舉確是下下策。
如此一來,不就變相的承認了自己心中有鬼,給了民眾以猜忌?
同時,強硬的姿態也非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話本故事畢竟傳播了兩年有餘,喜愛者眾多,基數也大,一棍子打死,勢必會有輿情。
何況晉國並非沒有對手,‘清天軍’還在一旁虎視眈眈呢。
此舉必會成為對方用以攻擊晉國的‘口舌’。
再說迴禁書本身,真的能禁得掉嗎?
人的心理是很奇怪的,逆反、好奇心……
有些事,越是不讓人做,反而越會讓人好奇。
就好比前世的電子遊戲,越是不讓人玩,越是讓人向往,一旦有機會接觸,就會廢寢忘食,不知所以。
在這個娛樂匱乏的時代,此等話本故事,不僅廉價,還能極大豐富平民們的精神世界,給他寥寥慰藉。
就算無法看到原本,但私下口口相傳、改名換姓、意有所指還不簡單?
難道還能不讓人說話不成……
說到底,還是高明王沒曾見識過此等‘輿論攻勢’,外加他視天下為自己所有之物的傲慢,致使他做出了最符合他自身的決定——全麵靜止。
若是換做江嵐麵對此種情況,他也隻有中、下兩策。
中策,直接裝死,理都不帶理的,如此就算潛移默化中,有人猜忌高明王的種種,導致國運出現變化。
但一來沒有鐵證,二來一大部分人還是能分得清話本與現實的,這是高明王絕對的基礎,就算晉國國運出現衰退,也能兜底。
隻要時間上來得及,完全可以借助此段時間,完成身份的轉換,徹底與晉國‘高明王’做出切割。
如此一來,相當於慢性死亡,在那一刻到來之前,完全可以找機會脫身。
下策,則是直接大方承認有這種神鬼之力的存在,動以輿情洗白自己。
不過此策後果不好把控,子民能否接受,還是漠不關心,又或者強烈抵製?
有可能完美度過此關,不僅成功洗白自己,往後不用再裝來裝去,直接大方的永坐皇位。
還能以此解決國運危機,將國家往仙朝方麵發展過渡。
也可能遭到子民們所不齒,國運崩潰,自己生死道消……
此等後果是無法避免的。
這不是光看現實中子民們服從便可的,他們的內心是能直接反映在國運之上的。
而高明王的安危又與國運綁定。
可謂有機遇也有風險,之所以在江嵐這排下策,便是因為他性格求穩,隻要後果嚴重到他所不能承受,即使好處眾多,依舊在他心中往後排。
江嵐看完信件後,對著葉誠如此迴複:“高明王此舉,無異於自掘墳墓,我等該做的都做了,靜待結果即可。”
“畢竟,此舉也隻不過閑棋一枚,給高明王找點麻煩罷了。”
“最重要的,依舊是強大自身,並做好最後兵戎相見的準備……”
“對了,他們幾個沒出事吧?”
葉誠一愣,隨後明白了江嵐指的是誰,低頭迴答道:“先生說的可是‘季忠靖’他們?”
“暗莊已經下令讓他們隱藏自身了,目前並未暴露。”
“這樣啊,沒事就好。”
聞言,葉誠不免有些觸動,江嵐能將他們的性命放在心上,不會為了建功枉顧手下性命,光憑這點,就比高明王強上不少!
江嵐腦海中則閃過幾張堅毅的麵孔。
當初將話本交付他們的時候,各個眼中閃過仇恨與期待的場麵,讓他記憶猶新……
這動蕩的三年間,除了明麵上的兩個勢力,晉國以及‘清天軍’鬥得不可開交外。
一直隱秘的勢力也在暗中萌芽。
那便是‘暗莊’!
或者說是曾經韓公顯他們所率領的勢力,改頭換麵後,所成立的組織。
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韓公顯再度領人出山。
且這次完全不需要擔憂地盤、食物、資源等一係列的問題,完全可以放開手腳籌謀複仇了。
他們各自啟用原先準備好的身份,活躍在晉國各地,搜集信息,發展壯大。
畢竟和晉國鬥了幾十年了,以韓公顯的謹慎性子,自然一開始就做了幾手準備,創建了幾個經得起推敲的身份。
經過數十年間的經營,發展了出了一些眼線,幫助他獲取各種情報,方便他實施報複,或者動些手腳。
而季忠靖便是他們最近出山後,發展的成員之一。
說來也慘……
他本名田卷,是一位說書人,大半生不說富足,但也不愁吃穿,一家人也是其樂融融。
然而一切都在馬匪出世的時候改變了,他父母所在的村落被馬匪整個屠戮,除了年輕漂亮的姑娘外,全都喪了性命。
而他的妻孩又剛巧在那個時間段返鄉去看望父母。
結果就是杳無音信,大概是遇到不測了。
得到消息的季忠靖憤怒難以言表,當場報名參加伐賊之戰。
然而與他想象中的伐賊不同,晉國光召集糧草就花了不菲的時間,而伐賊過程就連他這個外人看了都覺得敷衍。
他氣不過找長官理論,卻被冠以擾亂軍心之罪,關押了起來。
直到他來到行軍監獄中,裏麵竟然已經蹲了許多人了,甚至其中還有幾個他認識的。
當初,他們曾一起報名參軍,互相閑聊過,都是家鄉被屠,誓要殺賊報仇的鐵血漢子。
而如今,卻一個個鋃鐺入獄,然而他還不是最後一個,陸陸續續都有人被關押進來。
眾人互相交流一番後,才知關進來的,都是希望快些出兵伐賊的人。
有的甚至隻是請命打先鋒而已,就被以莫須有的罪名關了進來。
這裏的人雖然多有不解,也有抱怨,但依舊願意相信晉國,相信高明王。
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