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鳳雛蕭洛!”
“說實話,本王覺得,此人倒是配得上這稱號!
“主公,那如何是好?河南戰場豈不是難上加難!”
……
巨野池西側,有一十幾裏大山,稱高屯山。
昔日漢末大亂,丞相曹操在此屯糧無數,故得此名。
高屯山中有一佛寺,香火鼎盛,
其大殿四十九間,房屋過千,飛簷鬥拱,依山而建,堪稱大楚佛寺之最。
大佛寺產業豐厚,歸屬於佛門的田地,多達數萬畝,
這些僧人乃方外之士,不賦稅不納貢,如此積累,財富何其多也。
他們坐擁特權,肚滿腸肥的弘揚佛法,周雲一時都分不清,到底是佛是魔。
此等情況,產生了惡劣的後果,各地楚民佃戶為了逃避稅收,紛紛加入佛寺。
近百年時間,曆經數代,到如今陽城郡高屯山大佛寺,
竟然有山林十四五裏,上好田地七八萬畝,巨野池西側,幾乎都是佛門之地。
如此嗜血的兼並,大佛寺幾乎快要趕上大楚門閥的水平了。
佛寺之害,不亞於苛政。
楚國趙王伐宋大軍,自過了汝寧郡鞏縣開始,
凡有欺壓楚人,愚昧百姓,剝削眾生之寺廟,一律毀滅。
主持跟各首座輕則砍頭,重則淩遲,僧人全部充軍,入軍之後再慢慢徹查。
高屯山,大佛寺,
大雄寶殿。
這是一間恢宏的佛門建築,其殿為兩層,四周有拱角飛簷,屋頂瓦當飛獸。
大殿中,紅漆大柱高達五丈,巍峨聳立。
高大的蓮花臺之上,佛陀法相莊嚴,彰顯了佛門無上鴻威。
大殿中兩側,有佛門眾相十六座,
菩薩伸手,金剛低眉,羅漢匍匐。
其法相再匠人彩繪下,美輪美奐,展現了極高的技藝水平。
周雲於大殿中踱步,行軍於大柱鬥拱之下,宛如置身於大楚佛家浩瀚之海。
隋唐時代,佛家發展到鼎盛,其人才輩出,德高望重者、武者比比皆是。
這間寺廟的價值太高了,堪稱民族的瑰寶,毀掉太可惜了。
某一刻,周雲仔細思索後,歎息道。
“算了吧!大佛寺保留,兵卒住進房屋,十五營暫時在巨野池駐紮!
聞言,李義立刻轉身,對幾步外的傳令兵,交待了一番,
後者行了軍禮後,甲胄響動,踏步出了大殿門檻,消失在青石臺階。
不多時,楚軍的號角響徹山林,無數兵卒喊起嘹亮的口號,聲震佛寺。
大佛寺中,周雲身覆山文玄甲,扶劍而立,怔怔的望著佛陀。
來這個世界太久了,周雲有時候覺得過去的人生,仿佛就是一場虛幻。
他隱隱有印象,曆史書上提過南北朝,梁武帝出家,周武帝滅佛。
可見,大楚佛教鼎盛是自前朝開始的,它的危害太大了。
其實一開始,北疆楚軍對佛家之人還是有敬意的。
隻是周雲出洛陽後,一路走來,那就是越來越怪。
僧人一個個油光滿麵,山下的楚農卻衣不遮體,麵黃肌瘦。
後來周雲好奇,到了佛寺裏下榻,夜裏竟然有俏麗的女師太進了周雲的房間,
詢問後才知,這些楚女都是可憐人,她們不從就活不下去。
很多女子都被僧人淩辱過,甚至有些生了孩子,都不知道是誰的。
這還了得!佛門戒色、戒殺、戒葷!這些和尚與豪強無異啊。
後來所聞所見,更是慘不忍睹,
不是童男童女獻河神,就是女子不吉定為妖魔,變著法幹些慘絕人寰之事。
楚軍北疆嫡係幾百裏走來,那是義憤填膺,怒不可遏。
自鞏縣起,周雲徹底絕望了,散出去六個旅的兵馬,
他揮起屠刀,大開殺戒。
搗毀寺廟十三座,殺僧人近千,抓捕數萬,
解放的楚農超過十餘萬,大楚重新登記造冊的良田三十六萬餘畝。
隻是武川臥龍如此行為,自然被天下佛教不容,
故佛家都稱趙王為——佛屠,乃天惡之人。
隻可惜北疆武川鎮的豪強,殺敵無數,渾身惡鬼修羅之氣,
恐怕佛陀下凡,也要畏懼三分。
周雲毀滅寺廟勢力,不是一時衝動,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其一,懲奸除惡,大快人心。
佛寺曆經百年,已經有一套完整的奴役楚民之法。
以高屯山為例,楚人出生就是佛國民,
大佛寺給他們定義為人上之人,佛子顯聖。
這些人必須品德崇高,苦修佛道,一身奉獻。
實際的情況就是,他們想要活著,
就必須拚命的勞作耕種,其收益的八成要上交寺廟。
寺廟中要是有大事,他們必須無條件參與。
如大楚聖昌皇帝北伐突厥國,他們寺廟出丁五百,就全是這些所謂的佛子。
他們不能生病,生病是罪惡之人,會在佛塔之中活活燒死。
對他們來說,唯一的出路就修成佛寺的小僧,如此才能脫離苦海。
其二,從實際利益出發,楚軍收獲頗豐。
周雲如此做,汝寧郡、許昌郡空出大量土地,增人口十幾萬。
這些楚人如今有唐俊帶著官員妥善安置,不久後就能形成產出。
大佛寺宏偉,占據一座山頭,有四十九間大殿,
正殿前方數百步是青石道場,道場左側是羅漢殿。
走過羅漢殿,走過文殊殿,後方有一排堂屋,那裏暫時是周雲的下榻之地。
一路踏著青石,行走在巍峨的大佛寺中,周雲隻感慨楚人之渺小。
封建王朝下的剝削,超過了周雲的想象,
如此宏偉的建築,就算放到全世界的曆史上,都算是奇觀了。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寥寥幾筆,是多少庶民的血淚。
周雲下榻的堂屋在一個小院李,院牆垂門不高,但有簷頂,可遮風擋雨,
內中有房三間,一大兩小,
院子中有兩棵樹,一棵是菩提,另一棵也是菩提。
此刻,菩提樹下,跪著十幾位等待成佛的各郡官吏。
登封縣令、義縣縣令、榮陽縣令這幾個人罪名小點,最多也就是丟官罷了。
但汝寧郡、許昌郡的幾個參將,那就是瑟瑟發抖,渾身冷汗了。
“噗-噗-噗-噗……”
垂門前傳來密集的鐵靴聲,十幾個罪官心提到了嗓子眼。
楚軍東征很奇怪。
別家將官打仗是兵越多越好,趙王大軍一路走一路遣散,
這幾百裏下來,無數軍中老弱病殘被周雲遣散迴鄉,
大楚官場風格依舊,隻是中原似乎比北疆跟惡劣。
前前後後十萬各地郡兵,趙王一路遴選,竟然有四萬多不合格。
“其他人候著,章嚴!隨本王進屋!”
堂屋的門是開著的,裏麵有個老將,
他跟身後的雄武族人,對著輿圖指指點點。
見周雲來了之後,老將笑著行了楚禮,開口道,
“趙王,你總算是來了,再不來,院子裏可能有人要畏罪自殺了。”
壓力!周雲給的壓力太大了。
這一路,武川鎮豪強已經殺了二十三名官員。
如此殘忍的狗王爺,自然有楚國豪傑反抗。
白寨溝子,將門譚家集合兩千多人,設下鴻門宴。
結果,他們被北疆五十幾個護衛殺的丟盔棄甲。
本來是死一個譚參將,現在刺殺趙王,被判通敵宋國,三族皆死。
北疆雄兵如此可怕,試問那個官員不慌。
身覆玄甲,頭戴三羽赤盔,眼神冷厲。
如今的周雲,再不是過去太原大青山裏的一個匪寇了。
李義跟在趙王的身後,不禁有些出神。
他還是個大孩子的時候,就跟在周雲後麵跑,如今宗族大成了。
那個十三歲坐著馬車,瘦弱的書生也消失了。
那個在李太師的學舍裏,被眾人冷落、欺淩的少年,此刻位高權重。
大楚趙王,五鎮節度使,天寶大將軍,河洛聖武皇帝下最高軍職。
他踏進小院的那一刻,這幾十步內,
除了陽城侯,其他楚官,連唿吸都得小心翼翼。
如今陽城巨野一帶,趙王說的話,比皇帝還要管用。
數萬人的生死,一言而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