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平山,二十裏外小山村。
朝陽東升,晨光穿透雲霧,灑在小山村外的耕地上。
蒼茫無際的中原沃野,一支蜿蜒如龍的大軍緩緩行進。
楚軍四萬將士,綿延數裏,雖然旌旗殘破,甲胄染血,卻仍保持著高昂的士氣。
馬蹄聲、腳步聲、甲胄碰撞聲,在這寂靜的山村裏,顯得格外清晰。
後營正在前方幾裏坡地打下樁基,大軍不用走了,就地紮營。
幾條驚天的軍情捷報已經傳來,大楚軍隊不再急著南下。
小院籬笆,一個舊木桌前,大楚趙王正襟危坐,耐心的觀看東口縣的情報。
老當家跟李保在一旁嘰嘰喳喳,說的天花亂墜,周雲嗤之以鼻,根本不信。
“周二,你是不知道,老夫當時拍馬而上,看見上官弘,怒從心起,清水河之仇,豈能不報……於是乎,老夫持刀而戰……”
“滾,滾,滾,主公,別聽老當家瞎說,分明是保爺帶著羊平山精銳,在後方襲擊了上官弘,對方才投降的。”
……
村口這間茅屋,已經被輔兵營收拾好了,
周雲緊急調動了汝寧郡的後勤兵馬,此刻在小山村安營紮寨的就是他們。
茅屋之上,炊煙嫋嫋,
李娘子心情極好,帶著小綠在裏麵忙活吃食。
不過舞槍她是高手,倒騰飯菜那是真不行。
她被娘子軍裏六嬸等人嫌棄死了,就差把她趕出去了。
東口縣的情報,通過各種渠道,周雲已經大概了解。
上官弘!老朋友了。
周雲初來這個世界,就通過魚換水,給他獻上了破敵之策。
某種意義上,兩人算是合作一把,狠狠的修理了阿骨跟渾部一次。
後來,山林營地,六百多雪林兵能夠擊破阿骨部,也跟這一次清水河之戰有因果關係。
雖然周雲、李貞、老當家等人都跟上官弘有過節,但不能否認,上官弘是能征善戰之將。
當初四渡清河,周雲隻不過提供思路策略,
具體實際戰鬥,全部由上官弘完成,此人打的非常漂亮。
以他的能力平移到北疆來,足以獨當一麵。
可惜了,屁股決定位置。上官弘是徐州本土人,更同周雲有過節。
在這個門閥權貴橫行的年代,周雲不會信任上官弘,上官弘也不可能效忠周雲。
這次上官弘戰機抓的很好,他能俯瞰這場河南之戰,
看清戰場脈絡,已經算是能力很強的兵家了。
更在最關鍵的時刻,給予徐州了然致命一擊。
如此大的功勞,加他手裏的六千精銳騎兵,按軍功算,也從不寒了敵軍投降之路考慮。
木桌前,周雲在思索,到底是給他保一個正四品歸德中郎將,還是從四品宣威將軍。
在大楚的軍職體係裏,四品是一個門檻,超過這個階段就算是統兵大將了。
無論是坐鎮一方,還是外派成節度使,至少要四品起步。
正當周雲還在猶豫之際,籬笆外傳來了腳步聲。
“噗-噗-噗-噗……”
賈公公麵色焦急,三步並作兩步走,來到桌子前,灌了兩口茶水道。
“趙王,不好了趙王!”
望著賈平慶哭喪的麵容,周雲搖搖頭,麵無表情,很淡然的聽著。
他已經習慣了賈公公報喪的能力。
“趙王妃……”賈平慶忽然看見端菜出來的李娘子,害怕的咽了咽口水,改口道。
“李貞將軍帶著劉黑豹,率領兩千鐵騎,往東口縣戰場去了?”
聞言,周雲臉色一變,可武川臥龍還沒開口,李保就急了。
“趙王安排王武率兩千騎兵支援,老賈,你這監軍幹什麼吃的,怎麼讓十五營去了。”
“李保,你……你!”
賈公公眼眸焦急,就像受了委屈的小媳婦,別過頭去,良久後,生氣道。
“咱不幹監軍了,李貞、劉黑子我哪裏管的住……”
木桌前賈平慶罵罵咧咧,感歎命運之悲涼。
他過去監督高門糧草,後來去北疆九死一生,眼看混成爺了,還得受這些兵頭的鳥氣。
周雲沒有理會賈平慶的嚎叫,打從沒看見李貞開始,他就知道貞丫頭要去報仇了。
周雲也很清楚,劉黑子和李貞要去,賈平慶是攔不住的。
什麼狗屁聖武皇帝令,什麼趙王將令,
在劉黑子和李貞麵前,他們硬犯也不怕,兩個老大不可能殺了他們。
包括北疆的大量元老在內,都不把洛陽帝都的監軍放在眼裏。
這也就賈平慶,換別的監軍敢多言一句。劉黑豹等將官,早就開打了。
這是草創班底的通病,曆史上,任何一個初期勢力都要麵對這種通病。
小山村,四萬楚軍漸漸歸營。
無數炊煙,直衝天際,大量火頭兵開始造飯了。
趙王最新軍令已經下達,陳留郡的破敵之功人人有份。
大夥吃喝睡好,休息兩三日,恢複戰力後,全軍南下剿滅徐州叛賊。
小院籬笆,此刻幾張輿圖擺在院子裏,一個簡易木質營房搭設在此處。
院子裏,楊猛、王武、卓神通等大量楚軍將官,坐在長凳之上,聽從趙王的戰令部署。
巨野之戰,是一場意外。
張縣李保跟李信出擊巧奪羊平山是意外。
大孝子出走,宋楚王臺村決戰是意外。
此刻東口縣戰場,那更是意外中的意外。
就算是兵神周雲,沒開打之前,也不可能知道,能一戰滅雙國。
楚軍以四萬精銳十一萬二線兵馬的體量,能贏下宋國三十萬能戰之兵,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沒想到,還有戰機吃掉徐州郡的主力兵馬,這簡直是不可思議。
不過機會出現,周雲不可能不吃啊。
這就是氣運!
時來天地皆同力,
天命在建安軍,自然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從天下大勢來看,宋國跟東楚的戰爭結束後,楚國東征主力軍團就能鬆出來。
加上河洛地區糧草用之不竭,周雲的眼睛已經盯上了高句麗跟漠北。
中原幾代皇帝的夙願,將在建安軍的手中達成。
隻是眼下,周雲還必須要完成河南會戰的最後一擊,圍剿毒士了然。
大楚趙王身覆玄甲,手持節枝,在輿圖前侃侃而談。
某一刻,他看著手裏的楚紙,不屑的冷笑。
“十麵埋伏?了然,你好像很喜歡玩這個?”
“那好,本王也還你一個十麵埋伏!”
--------------------
陽城郡,巨野。
王臺村十裏戰場。
\"報……\"
一騎快馬自南而來,馬上的斥候渾身是汗,戰馬也是熱氣騰騰,口中有些白沫。
三天時間,王臺村大變樣了。
六萬援軍到來,一座座大營拔地而起,十萬餘楚軍在此駐紮。
帥帳裏,孟百川雖然暫為巨野主將。
但趙王周雲在,主位就必須給他留著。
北疆軍團裏,聖武皇帝跟趙王周雲的地位是超然的。
陽城侯在左側首位,玄武將軍在右側首位。
宗族門閥將領跟建安軍一係的將領,分列左右而坐。
軍報傳來,老邁的霍同心頭一緊,不禁有些擔憂。
徐州了然九萬精銳,這才三天,就有軍情來了,難道是趙王被圍困,要王臺村楚軍去救。
左側首位,陽城侯不禁搖了搖頭,他有些沮喪。
宋國還有數百萬子民,軍心強大,
若不趁著這個機會,將宋國壓死,河南戰場,永無寧日啊。
正當陽城侯哀歎之際,一名雄壯的楚兵風塵仆仆而來。
\"稟將軍,稟侯爺。東口縣大捷!我軍十七營侯莫陳崇,逼降偽楚大將上官弘,隨後各個擊破,全殲東口五萬敵軍!\"
三千滅五萬?殺良冒功都不敢怎麼寫。
\"荒謬!\"陽城侯勃然大怒,厲聲喝道,\"你可知謊報軍情是何罪?\"
雄壯的兵卒抬起頭,眼中閃著異樣的光芒:\"屬下親眼所見!東口縣十七營侯莫陳崇,帶著二萬兵馬在堵截徐州主力軍。\"
“趙王大軍駐紮在羊平山,希望巨野大營速速調集物資糧草,莫要耽誤南下剿敵人之事。”
天方夜譚!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啊。
營帳裏,十幾位將官呆若木雞,嘴巴能塞下鵝蛋。
尤其是後來的六萬洛陽援軍將領,他們眼裏全是悔恨。
早知道有滅國戰功撈,他們就是把馬跑死,也要提前三天趕到戰場。
案桌後,陽城侯目光呆滯,他起身行步,
一把搶過斥候手中的楚冊,邊看邊道:\"說清楚!到底怎麼迴事?\"
聞言,雄壯的楚兵眼神堅定,不卑不亢道。
\"侯莫陳崇逼降上官弘後,兵分兩路,其一為旅官趙寒,帶領一千騎兵襲擾張縣救援部隊,其二集中八千騎兵,一路橫掃東口縣數萬分散的徐州兵馬。\"
“敵軍不備,或降或亡,到第三日中午,徐州主力趕來時,侯莫陳崇已經吃光了東口縣的偽楚兵力。”
這是一場典型的口袋被突破,隨後從缺口吃光口袋的戰例。
隻是侯莫陳崇打的太好了,五萬大軍圍攻各個戰場,東口渡殘軍插翅難逃。
三千兵力竟然逼降了六千騎兵?這到底是怎麼逼的?
隨著事情漸漸清楚,營帳裏,大夥開始喧囂起來,吹牛打屁都有。
雖然軍功沒混到,但一個苦勞是走不了的,
何況,自古從軍行,幾見將軍歸!
如此國戰,能不死也未嚐不是好事。
帥帳裏,陽城侯鬆開手中的楚冊,踉蹌後退兩步。
他抬頭望著南方,暮色中隱約可見東口縣方向的天空,泛著詭異的紅光。
別人不知道十七營是什麼情況,他陽城侯霍同還不知道嗎?
武川鎮少將軍李信在十七營,怎麼可能有侯莫陳崇說話的份。
這場東口縣之戰,是周雲之子所為。
怒進敵後,敢於搏殺,消亡之際,還能絕處逢生。
武川鎮兩代雄主,這如何是好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