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生產前一天,葉子書專門去了芯片生產工廠看了下,主要是看看他們搭建的芯片生產線,是否和資料當中的有出入。
針對芯片生產線各個環節,他都非常仔細地察看,稍有出入,他就和生產線總工程師溝通交流,討論這麼做是否合理。
有時候他還需要在虛擬實驗室裏麵,進行演示,看看是否有問題,在來視察芯片生產線之前,他就已經在虛擬實驗室構建了一整套芯片生產實驗平臺。
所以隻需要對修改的部分做改動,就可以隨時查看實驗結果是否理想,如果比他自己之前給的技術資料還要好,他當然是沒有任何意見。
如果可能存在隱患,或者是作用不大的改動,他就直接指出來,看看能不能快速整改,這些都是小的部分。
大的部分還是遵從他給的技術資料來做的,畢竟之前沒有任何經驗,不可能在他的技術方案上進行大改,研發中心還沒有這個實力。
這一整天時間,都泡在芯片生產工廠裏麵,當最後一項檢查完畢,時間已經到了晚上8點鍾,葉子書才脫掉自己的防塵服,走出芯片製造工廠。
經過一天的檢查,總體上沒有太大的問題,就算是有小改的地方,對整體生產沒有太大的影響,甚至有一些小改的地方,還能稍微提高生產效率。
出來之後,跟在旁邊的武超強和任正非,都看著他,意思很明白,就是想要問他,芯片生產線是否有問題。
大家都是頭一遭進行芯片生產線的構建,雖然邏輯上沒有任何問題,但是難免會心裏忐忑,目前最懂行的就在眼前。
“整條生產線不但遵從設計資料提供的方案,而且對個別小地方,還進行了不錯的修改,各項數據完全達標。”葉子書說道。
聽到葉子書這麼說,兩人忐忑的心終於放下了,臉上也露出了笑容,隻要生產線沒有任何問題,後麵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明天試生產的話,隻要芯片設計上沒有問題,流片應該不會出現大問題,當然如果出現操作失誤,那就另當別論。
針對操作方麵,失誤的可能性比較低,整條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非常高,目的就是降低操作可能帶來的失誤。
葉子書當初設計生產線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了芯片生產線人員可能不熟悉,或者是不足的情況,盡量使用高度自動化的設計方案。
所以現在這套芯片生產線,基本上是不需要人為幹預生產,全部流程都有後臺控製係統來進行,之所以安排線上人員,主要是避免出現意外情況。
畢竟任何自動化或者控製係統,也有可能發生問題,就算是葉子書也不能保證100%不出問題,那不符合客觀規律。
隻要這條芯片生產線完全合格,後麵建設新的芯片生產線就可以照葫蘆畫瓢,速度比建設第一座芯片工廠要快不少。
作為生產-測試-封裝一體化芯片工廠,就算是一條生產線,占地麵積依然很龐大,每天可以完成6000片晶圓的生產任務,
這個效率基本上都達到了前世ASML的DUV光刻機的最高效率,如果是用來生產手機芯片,每天就可以生產出400多萬個。
葉子書提供的芯片架構和設計,比目前芯片架構領先太多,所以在設計的時候,可以有更多的選擇餘地。
於是他將低端電腦CPU芯片做得比英特爾的芯片要小很多,這樣每張晶圓切出來的晶片數量就會多很多,能夠有效降低芯片的成本。
就算是高端芯片,晶片麵積也比英特爾的要小,這些舉措都是在保證芯片性能優勢的情況下,能有效減少成本,提高芯片的利潤率。
第二天一大早,葉子書、武超強和任正非,以及一幫高級研發人員,都來到了芯片生產工廠,今天是試生產的日子,同時也是青龍科技公司芯片流片的日子。
由於這次是試生產,玄武科技公司沒有向青龍科技公司要流片費用,如果失敗了,成本隻能自己承擔。
一幫人穿著防塵服進入工廠裏麵,葉子書直接去了總控製臺那邊,將青龍科技公司設計出來的各種通信芯片設計方案導入到係統裏麵。
然後安排芯片生產計劃,安排好之後,總控製臺就可以根據計劃,自動切換芯片的製造任務,讓芯片生產可以無縫銜接。
做完這些之後,葉子書來到生產車間,和任正非他們匯合,並且告訴武超強,芯片試生產會在上午9點正式開始。
目前各個崗位的員工正緊張待命,雖然他們能做的事情並不算很多,但是一股緊張氣氛,依然彌漫在工廠裏麵。
這是我國第一座先進的芯片製造工廠,是我國芯片發展的重要裏程碑,隻要稍微有些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次試生產意義有多重大。
倒是葉子書沒有太緊張,因為他在虛擬圖書館裏麵模擬了很多次,結果都很理想,不僅沒有失敗,良品率竟然高達98%以上,接近99%。
這樣的良品率就足夠吊打很多芯片製造生產線,良品率的提高,除了設備先進之外,減少外物的幹擾也是重中之重。
時間悄然來到上午九點,生產線上的各種設備從待機狀態陸續進入工作狀態。
等到所有機器都處於工作狀態的時候,工人將晶圓投入到濕洗設備裏麵,開始自動用各種試劑保證晶圓表麵沒有任何雜質。
這個環節過後,晶圓自動被送入到光刻環節,晶圓在這個過程中,不以任何設備發生接觸,晶圓處於磁懸浮托盤當中。
然後在懸浮狀態進行光刻,一張晶圓的光刻速度隻需要12秒,速度是非常快的,光刻完之後,就自動被送入到離子注入設備當中。
後麵經過幹蝕刻、濕蝕刻、等離子衝洗、熱處理(包括快速退火、退火、熱氧化)、化學氣相沉澱、物理氣相沉澱、分子束外延、電鍍處理、化學/機械表麵處理。
到這一步算是接觸了晶圓測試之前的所有環節,晶圓測試之後,就進入晶圓打磨環節,之後就可以出廠了。
雖然環節說起來簡單,但是一片晶圓要完成所有的環節,絕不是一天時間能夠完成的,一般需要30天左右。
葉子書設計的芯片生產線,由於工藝流程做過優化,各種設備也是高度自動化,依然需要20天時間。
所以流片的時候,葉子書安排每種通信芯片隻製造10片晶圓,然後自動切換到下一種芯片的製造。
這樣等到20天之後,就可以知道各種芯片的流片結果,流片通過就意味著芯片設計沒有任何問題,可以進入正式生產階段。
同時也可以得出芯片生產線的良品率是多少,不過他已經在虛擬實驗室做過測試,對此不是很擔心。
在芯片生產工廠又待了一天時間,出來之後,葉子書對武超強說道:“目前來看,運行非常良好,你們繼續盯著,我就不再繼續將時間耗在這裏了。”
<a id="wzsy" href="
http://m.bqgxsydw.com">筆趣閣小說閱讀網</a>
葉子書時間比較寶貴,不可能花費20天時間,一直耗在這邊等結果,完全沒有必要,所以準備明天就直接飛迴首都。
一旁的任正非也跟著說道:“明天我也跟著你迴去吧,這裏就麻煩武總以及各位工程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