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營裏,陸軍的大小參謀軍官,擔心緬甸一失,馬來半島會受到盟軍從陸地和海洋兩個方向的進攻,盡管大本營已經調第四師團去了蘇門答臘島。
中下層參謀軍官們在爭吵,在高層,此時也正為緬甸的事情發愁。緬甸曼德勒以北地區丟失的太快了,完全出乎大本營預料,緬甸抗日軍的強大同樣讓日軍上下措手不及。
曼德勒丟失後,有參謀建議對緬甸方麵軍司令官河邊正三進行處罰,撤掉其司令官職務,不過卻被高層否定了。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誰擔任緬甸方麵軍司令官結果都是一樣的,要知道在去年十二月份,整個緬甸地區日軍的兵力僅僅隻有三個師團的,且全部分散在全緬甸,主力已經被牟田口廉也帶去了印度的英帕爾。打仗是需要軍隊需要士兵的,沒有兵你拿什麼應對敵人的進攻。
己方兵力不足,敵方的戰鬥力又超出預料,接下來丟失很多據點是已經能夠想到的事情。石油產地仁安羌被抗日軍攻占後,大本營曾要求南方軍製定一個作戰計劃,將仁安羌重新奪迴來,可最後又不了了之,原因還是兵力不足。
按照之前的情況,奪取一個仁安羌,日軍出動一個師團綽綽有餘,甚至兩個聯隊的兵力就足夠了,但經過皎苗、曼德勒一戰後,南方軍和大本營突然發現,麵對抗日軍,己方一個師團、甚至兩個師團的進攻已經不是對方的對手了,精銳的十八師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寺內壽一想從其他地方給緬甸增兵,可兵從哪裏來,中國大陸的日軍現在是守多攻少,況且精銳師團已經南調太平洋戰場,調那些三流四流的三單位守備師團,到緬甸有用嗎?連特種彈(毒氣彈)都無法對付的敵人,靠人多就能打得過?
為了對付強悍的抗日軍,緬甸日軍部隊曾在戰場上數次使用特種彈,結果發現對麵的敵軍士兵個個都有防毒麵具,特種彈對他們沒有效果。
頂著德國盟友巨大壓力放棄進攻印度迴撤緬甸的十五軍,是日軍兵力嚴重不足的具體體現,但迴撤的十五軍,最後能留在緬甸戰場的也不過區區一個師團,其他部隊都被調往南洋或太平洋不同戰場了,因為那裏同樣也急需兵力增援。
促使大本營陸軍高層最後決定放棄緬甸,堅守泰國越南戰場的原因竟然是來自海軍方麵的一則消息(情報)。據海軍得到的一個消息顯示,英國海軍在印度洋的兵力部署已經不足五千人,軍艦數量也隻有區區二十餘艘,且全部都是驅逐艦,連巡洋艦都沒有一艘,更不要說戰列艦和航空母艦了。
沒有大規模的海軍艦船,就說明沒有進行登陸作戰的條件,換句話說盟軍在印度洋方麵是不會進行登陸作戰的,馬來半島、印尼各島就是安全的,至少在半年之內是不會有戰爭發生的。
日本海軍的情報是正確的。
今年八月初,繼北非卡薩布蘭卡會議後,美英兩國首腦又在加拿大的魁北克舉行會議,就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進行討論。
按照丘吉爾的想法,英國方麵並不想馬上在法國開辟第二戰場,反倒是希望美國人在意大利推進,進而進攻南歐巴爾幹地區,幫助英國人將這一戰略要地奪迴來並控製在英國手裏
但羅斯福顯然不願意讓英國在戰後還控製著那麼大的地方,盡管他已經知道印度和緬甸在戰後要獨立,不再接受英國人統治。拒絕了丘吉爾的提議,美國政府堅持要在英國和法國之間的英吉利海峽登陸作戰,開辟第二戰場。
迫於美國政府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及仰光的軍事行動已經離不開美國軍隊的參與,丘吉爾隻能同意羅斯福的計劃,於是,在這次的魁北克會議上,兩國首腦同意批準“霸王”計劃。
既然要進行“霸王”計劃,海軍的艦船是少不了的,英國皇家海軍不得不將歐洲戰場之外,一些不是特別重要地區的艦隊全部撤迴到歐洲,為“霸王”計劃做準備,於是在地中海、大西洋,包括印度洋上的英國海軍船隻都調迴歐洲了,印度洋上自然隻留下了極小部分海軍力量,結果就被日本海軍偵悉到了。
恰在此時,日本在重慶內部安插的高級特工傳迴一個重要的情報: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的作戰計劃僅僅是奪取整個緬甸,後續並沒有其他進攻泰國和越南的作戰計劃。中國遠征軍不進攻泰國越南,身為緬甸本地的緬甸抗日軍,應該同樣缺乏越境作戰的心思(日軍高層判斷緬甸抗日軍隻是想占據緬甸全境)。
有了這兩個利好的情報做依據,大本營很快就統一了意見,在和南方軍寺內壽一司令官進行了一番協商之後,大本營將緬甸處理權交給了這位南方軍司令官。
緬甸可以放棄,但不能馬上放棄,必須要給泰國、越南駐守的日軍留有一點的準備時間。盡管寺內壽一已經獲悉中國遠征軍在拿下緬甸後沒有再進攻泰國越南的計劃,他還是要為此做準備。
所以,在和大本營進行一番商議之後,寺內司令官要求緬甸方麵軍河邊正三加大對勞工的征招,同時命令已經完工的泰緬鐵路(即有名的死亡鐵,已經在四三年十月份通車),將那些修建鐵路的勞工留下來,繼續修建工事。
緬甸既然要放棄,日軍開始暴露最後的嘴臉。從十二月底開始,有計劃的搶掠變在仰光附近開始,包括日軍占領的勃固、勃生、沙康,甚至在方麵軍司令部所在的毛淡棉,都出現了日軍在搶掠過程中對緬甸百姓的殺戮事件。
在前線,日軍也一改死守一地的戰法,開始有計劃地收縮兵力,隻在第一線戰場安置少量兵力,利用工事和抗日軍和遠征軍周旋,主力隻在必要的時候出動,以遲緩對方的推進速度。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