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清平散人蒼老的臉上浮現微笑,他說:“少俠有這覺悟,甚好!”他抬手把身後一弟子叫到身邊,對瑤峰說:“少俠,這是老衲的大弟子竹研,你們互相認識,以後多有關照。”


    瑤峰行禮,說:“大師兄好!”


    竹研五十多歲,對瑤峰這個年輕人,也沒有一點倚老恃老。他雙手合十迴禮:“瑤少俠好!”


    清平散人很是欣慰,在他的眼中,瑤峰前程無量,他自覺時日不多,他救瑤峰,他不為自己,也要為後人,鋪平一點道路。


    清平散人做完這一切,感覺非常疲倦,他伸出手來,竹研忙把他扶住。清平散人說:“竹研,你扶為師迴房吧!其他人也都散了吧!讓瑤少俠好好休息。”


    “是,師父!”眾弟子說。


    瑤峰迴到床上,繼續休養。這一天,又悄悄的過去了。


    臨近黃昏,忽然寺院中響起了宏音沉重的鍾聲。瑤峰一下坐起,聽見西廂禪院一聲高喊:“師父圓寂了!”隨即響起了低沉的誦經聲。


    瑤峰這一驚非同小可,他迅速衝出禪房,跑到西廂禪院。禪房前,有兩弟子手持棍棒攔住去路,瑤峰高聲說:“兩位師父,讓我進去見見大師吧!”


    竹研在禪房內聽見聲音,便和竹覺走了出來,他對瑤峰說:“少俠非本寺人員,不得進內打擾師父金身。”


    瑤峰哽咽的說:“大師兄,師父用畢生修為救在下一命,在下已自認是師父的弟子。你就讓我進去吧!讓在下送師父最後一程。”


    竹覺看著竹研,師父臨終之前,已把住持之位傳與竹研,現在全寺上下二十幾人,唯竹研的話是從。師父還特別叮囑,任何人不得為難瑤峰,直到他傷好離寺。


    竹研看著瑤峰,認為他的話也有道理,便對兩名師弟說:“讓瑤少俠進來吧!”


    兩名弟子便收起棍棒。瑤峰隨竹研和竹覺進到禪房內。


    清平散人端坐在蒲座上,長須飄飄,低眉含笑合十,一如生前。眾弟子圍坐在他的左右前三麵,閉目誦經。長生香燃起,氤氳之氣和誦經聲在禪房內縈繞。


    瑤峰撲倒在地,喊聲:“大師……”泣不成聲。


    竹研盤腿坐下,口中念念有詞。約一柱香時,他睜開雙眼,雙手扶起瑤峰,說:“少俠節哀,師父已往西方極樂世界,我等當繼承師父未了的遺願,大家齊心一致,把師父執著的法理發揚光大。”


    瑤峰看著竹研,淚濕臉頰。


    一曲往生經終,眾弟子遵從清平散人遺願,不開法場,不塑金身,隻以袈裟裹體,即日抬往楠竹山下塔林,安放在早已建好的石塔內,然後封閉塔身。


    清平散人一生清修,不與俗世紛爭,終以青山為伴,黃土為床,也算安得其所。


    眾弟子迴到寺院,各司其職。沒有悲傷,也沒有歡喜,一切都那麼平常。人生百年,終有一死,何不放開心懷,接受眼下的時光。


    瑤峰又在寺院內住了三天,這三天來,他都以意念運行氣血,配合湯藥對身體進行調養。雖然內力恢複無望,但除了有些心急,其它一切安好。


    這一日,瑤峰找到竹研,雙手合十見禮,說:“住持,在下想到一個可以快速幫我恢複修為的地方,特來向大師辭行。”


    竹研迴禮:“少俠,你還是叫我大師兄吧!住持大師的多不習慣。”他說,“能快速恢複修為,這可不是正道修練的途徑,凡事還得因循漸進,才得標本兼治,根甚穩固。不過以少俠現在的情況,隻是內力暫失,而功法依舊,如果真有可以快速恢複內力的方法,也未嚐不可以一試。但這世上,真有這樣的地方嗎?”


    瑤峰有些為難。潛穀的秘密,是不可以隨使泄露與人的,即使是救了自己的東山寺,也不可以。


    竹研低眉合十,沉吟說:“這是少俠的秘密,貧僧不該多問。”


    瑤峰略顯愧疚的說:“大師兄,此也並非秘密,但請恕弟子真有不能說的難處。”


    竹研含笑說:“少俠不必自責,江湖之中,誰又沒有個不盡言的難處呢!咱家行事,但求心胸坦蕩,處世無悔。”


    瑤峰一笑,便又和竹研談了些無關緊要的話,然後迴到禪房,收拾好行裝,牽過白龍馬,出得寺來。


    竹研和東山寺眾弟子都來送行。竹研說:“少俠一路順風。”


    瑤峰朝竹研和眾弟子拱手行禮,說:“在下感謝眾位師父的悉心照顧,東山寺對在下的再造之恩,瑤峰將永記於心。”


    瑤峰跨上白龍馬,朝山下疾奔而去。他要前往千峰,在潛穀中住上一段時間,除了要恢複修為,更重要的是完成姐姐未了的心願,帶她迴到潛穀隱居,一生一世。


    洗髓池的水可令經絡再造,洗髓換骨。瑤峰無需洗髓換骨,他隻需要在那裏感受天地之氣,潛心靜修,修複經絡,讓真氣充沛,內力恢複。姐姐說,潛穀中的氣息可以蕩滌心靈,增強心智,體能,隻要人心中不存邪念,不靠近洗髓池的水,就不會產生心魔,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瑤峰縱馬而行。一天後,他到了西峪鎮,這座當年飽受強盜踐踏的縣城,如今顯得那麼平靜,雖然時有盜賊,江湖之流在此打尖,但在西府郡君和西峪縣衙強力統轄之下,也沒有了多少違法流血的事件出現,雖然偶然的打架鬥毆,偷盜搶劫之,但比起每天的勞作,為生存而奔波,這些小插曲,也會被民眾很快遺忘。


    十多天前,瑤峰和梁仙姐在西府河邊殺了芙蓉閣的幾名侍衛,雖然事過境遷,人們也不知道是誰所為,但為了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瑤峰還是把氈帽戴上,並用青巾蒙麵,為了掩人耳目。再說,自己內力盡失,一旦遇到麻煩,可是自身難保。


    時近午時,瑤峰拍馬走在街道上,眼光掃向左右。自從與姐姐相遇,他就沒有戴過這百草帽,如今戴上,還真有些不習慣。


    瑤峰進得一旅店,這裏是那天他和梁仙姐下得千山,從藥王穀出來打尖住宿的第一站。他掃了一眼店內,一切如故。他瞧見當日和姐姐同桌的那席正好沒人,便走過去,放下包袱,叫了兩樣小菜和一點小酒,摘下青巾,坐下慢慢的品嚐。


    鄰桌有幾名壯漢和兩名女子,單刀兵器拍在桌上,一看便知是同遊的江湖人士。店家端上酒菜,壯漢大口的吃著,女子則在細細的品茗。


    一女子說:“二哥,你慢點吃,別噎著了。”


    二哥邊吃邊說:“沒事,二哥胃大,食量足,這點都是小意思。”


    酒過半旬,二哥說:“兄弟們,你們可知道,最近西峪發生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一年紀大的女子問:“什麼事情?”


    二哥神秘的說:“傳說二十多天前,有一白衣少年,單槍匹馬把隱藏在西山密林中的強盜大營一頓蹚,攪得是稀巴爛。如今強盜散去,強盜大王不知所蹤。”


    年紀小的女子倒吸一口氣,說:“你是說當年禍害西峪,而近年消聲匿跡的強盜大王李豬心?”


    二哥一拍大腿說:“小妹聰明呀,正是那個李豬心,殺人不眨眼的強盜頭頭的。聽說他被白衣少年打散後,還不安份,逃難之中寄宿芙蓉閣屬下的竹驛齋,晚上一把火燒了竹驛齋,還殺了好多人,芙蓉閣正懸賞千金追殺李豬心,言之活要見人死亦見屍,但現在李豬心連個人影也不見。”


    小女子說:“李豬心膽子真大,連芙蓉閣也敢得罪。那白衣少年真是英雄,我好喜歡喲!”她雙手環抱,瞇著眼睛,臉泛桃花,甚是陶醉。


    一年輕些的漢子白她一眼,不高興的說:“小妹你別丟人現眼了,花癡!”


    小女子:“要你管呢!”


    年紀大的女子問:“二哥,這些傳聞你是從哪裏聽來的?”


    二哥說:“四妹你真是孤陋寡聞,這些壓根就不是傳說。如今的西府,大街小巷都傳遍了;還有些小曲歌謠,讚美著白衣少年,讚美著芙蓉閣,那是為民除害,那是全天下人的英雄呀!”


    大女子說:“芙蓉閣就別說了,但那白衣少年又是何方神聖?”


    二哥說:“聽說他本名姓瑤名峰,就是當年京城除暴,然後在西府行俠仗義的少年郎。”


    小女子瞇著眼睛笑說:“瑤峰,少年郎,他可是本姑娘的偶像哦!”


    瑤峰把帽沿壓低,飯已吃飽,便不再久留,把一錠銀子拍在桌上,說:“小二,買單!”


    “來了。”


    店小二跑過來,收了銀子,瑤峰蒙好青巾,背好包袱,提起劍。店小二點頭哈腰,說:“客官慢走,下次歡迎再來。”


    瑤峰離開了西峪鎮,一路朝南往西。旅店中所聞,他分析道:芙蓉閣為了提升自身的知名度,打消百姓對他們形成的壞印象,更重要一點是為了拉攏自己和姐姐加入她們的陣營,所以把他大鬧強盜營的事做文章,散布歌謠,讓民間傳唱,目的就是把自己和她們綁在一起。


    瑤峰可不知道,莫相忘及芙蓉閣與強盜營有扯不清的關係,若是他們暗地裏的勾當公布,將會成為眾矢之的。莫相忘指示秋月散布歌謠,懸賞追殺李豬心,就是為了撇清自己與強盜營的關係,讓百姓與所有人誤以為她們同仇敵愾,而不會懷疑到她們的頭上。


    瑤峰進入南溪鎮,從南溪河的西南麵進入西山,沿山間小路朝千山進發。他不想走藥王穀這條捷徑,不說自己現在失去內力,單就姬澤大夫,從他對洗髓池的看法來說,瑤峰隱隱的覺得,這個人看似真誠善良,卻是心術不正,還是少與他接觸為好。。


    入晚,瑤峰在山間草地上鋪開帳席,度過了一夜。


    第二天天剛朦朦亮,瑤峰吃過幹糧,便縱馬前行。天破曉之時,就遙見了千山雪峰,但其薄霧之上,冰清玉潔。


    很快,就到了千峰山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絳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中小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中小住並收藏絳天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澳县| 密云县| 璧山县| 禄劝| 八宿县| 赤水市| 古交市| 溧水县| 大埔区| 上高县| 留坝县| 九江县| 屏山县| 凤山市| 漠河县| 固始县| 泸西县| 吐鲁番市| 隆回县| 炉霍县| 中宁县| 永清县| 卢氏县| 方城县| 无为县| 新民市| 耿马| 南岸区| 平湖市| 孟村| 绥阳县| 盱眙县| 夏河县| 来安县| 灵寿县| 民乐县| 丹江口市| 天柱县| 新兴县| 秭归县| 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