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浩應(yīng)道:“父親,我剛才已與母親見過麵。”
楊鐵心點頭道:“那樣便好。”
“父親,如今時候不早,我怕在此待得太久引起別人懷疑,還是先行告退。這就想法子盡早救您和母親出去。”
說罷,楊浩便告別了楊鐵心,帶著李莫愁出了大金監(jiān)獄,尋思著救人之策去了。
此時,遠(yuǎn)在千裏之外的蒙古大漠,成吉思汗正坐於營帳之中,觀看著前方傳來的諜報。得知汴京已然攻克,且金國王爺完顏洪烈也被捉,從此不再有後顧之憂,心中歡喜不已。
一旁的華箏,小腹微微凸起,自與楊浩成婚以來,如今已有三個多月,已然有了身孕。每日都沉浸在將為人母的喜悅之中,想著腹中懷的是楊浩的骨肉,而楊浩卻渾然不知自己再過幾個月便又要當(dāng)?shù)恕?br />
此時的華箏,瞧著父王開心的模樣,心中明白了幾分,忙問道:“父王,看您如此高興,是不是如今汴京已被我蒙古大軍攻克了?”
成吉思汗微笑點頭:“華箏,果然如你所料。如今,大金國的汴京城已被我們蒙古占領(lǐng),此次你的三哥與四哥親自督戰(zhàn),一切順利,拿下了這汴京。往後,咱們便可安穩(wěn)一段日子了。”
華箏聽聞,心裏也是高興非常。然而更讓她高興的是,此前,她的父親成吉思汗曾答應(yīng)過她,如若拿下汴京,便會將汴京作為她與夫君楊浩的封地。
往後,他們夫妻倆便可在宮中長相廝守。想到此處,心中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忙提醒父王:
“恭喜父親,賀喜父親。父王英明神武,拿下汴京實屬天命所歸。隻是,下一步打算這汴京如何處置?派何人去鎮(zhèn)守”
華箏笑著問道。
成吉思汗聽出了女兒話裏的意思,他深知女兒一向靦腆,不好意思跟他直白自己心裏想法。便故意賣關(guān)子道:
“華箏,父王此時,還沒想好。此汴京屬於以前大宋和金國的都城,地位非常重要,此次你三哥窩闊臺與四哥托雷,皆有大功。你說,這汴京封與你三哥呢,還是四哥?”
成吉思汗故意這般說道,而後看向華箏。
華箏一聽,急得滿臉微紅,嘴上哼了一句:“父王,您都忘了此前答應(yīng)女兒的事情了。”
說罷,小嘴一嘟,扭頭就沉默不語。
成吉思汗一見華箏有些惱了,趕忙收住笑容道:
“華箏,父親逗你的。父親答應(yīng)你的事情當(dāng)然記得。我這就下令,將汴京作為你和楊浩夫婦的封地。將窩闊臺和托雷召迴,留下大將哲別輔佐。如何?”
華箏一聽父親爽快地答應(yīng)了此事,心裏自然高興萬分,忙道:
“多謝父王。”
成吉思汗笑著瞧著華箏,心中也頗有感慨。不知這楊浩小子到底是多大的福氣,竟能娶了自己的女兒,還對他死心塌地。唉,隻要女兒高興做父親的便要鼎力支持。
倘若日後他對不住我女兒華箏,我定然不會輕饒。但目前來看,楊浩表現(xiàn)尚可,加上他也是在蒙古長大,自己對他的秉性也算了解,這才稍稍放心。隻是,一旦華箏去了汴京,便很少能待在自己身邊了。
想到這裏,他心裏多少有些惆悵,畢竟這麼多年來,女兒從未離開過自己身邊。但無奈,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終究還是要離開自己的。成吉思汗這般想著,心裏略感失落。
華箏似乎看出了父親的心思,忙關(guān)切問道:
“父親,您有心事?”
成吉思汗瞧著華箏,長歎一聲:
“父親當(dāng)然是舍不得你。但父王思來想去,倘若不在生前給你一些封地,他日我若不在了,你會受苦,那也是父王不忍的。”
華箏聽後,心裏也頗有感觸道:
“父親定會長命百歲。女兒雖然不久便會前往汴京封地,但想父親了,便會迴來看望父王。”
成吉思汗微微點頭:
“那樣便好。”
言罷,便拿出紙筆,禦筆親書,寫下聖旨將汴京賜予駙馬與公主,而後交到哨騎手中。哨騎得令,快馬加鞭向著汴京而去。
三十過後,此時位於汴京城內(nèi),三王子窩闊臺與四王子托雷接到成吉思汗的聖旨,得知父王的旨意後,心裏皆是一驚。
尤其是窩闊臺,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與弟弟托雷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汴京,父王成吉思汗竟要將它拱手讓給妹夫楊浩。
也不知父王為何這麼安排,心裏疑惑,但既然是父親的聖旨,他也不好抗命,此時他的心裏略感不爽。
而四王子托雷接到這聖旨,心裏倒是坦然,也容易接受。畢竟一來,他與妹妹華箏關(guān)係甚好,二來他與楊浩又是結(jié)義兄弟,所以對於這個消息他能夠坦然接受。
而此時身在汴京城內(nèi)的楊浩卻渾然不知,他還一心想著如何想方設(shè)法能夠救出自己的義父義母。
突然天上掉下這麼大的一個餡餅砸在他身上,他竟然一點都不知曉。當(dāng)他來到皇宮找到了托雷王子,想打探一些情況。
楊浩一臉急切問道:“托雷,大金監(jiān)獄裏,完顏洪烈及其王妃,打算怎麼處置?父王有沒有旨意?是繼續(xù)押解在此呢,還是要送到蒙古大漠,由父王親自處置?”
托雷瞧著楊浩急切的模樣,心中暗笑,這小子也不知走了什麼狗屎運(yùn),娶了我妹妹,如今父王還給他這麼大一片封地,他卻還蒙在鼓裏。於是故作正經(jīng)道:
“楊浩,這些被大興王府抓來的所有囚犯,何去何從,一切皆由你來處置。”
楊浩一聽,詫異道:
“別鬧,我跟你說正經(jīng)的,你別逗我玩。我義父義母分別了近二十年,好不容易有這個機(jī)會能夠相聚,結(jié)果全被我蒙古大軍給抓起來了。我想救他們出來,求父王能夠放了他們。”
托雷一臉認(rèn)真,正色道:
“楊浩,我沒有跟你開玩笑。如今汴京城,父王已經(jīng)封給你和華箏公主了。所以這裏一切犯人的安置,和城外大事小事諸多事宜皆由你說了算。不信你看。”
說罷,托雷便拿出成吉思汗發(fā)過來的聖旨遞給楊浩。
楊浩接過聖旨一看,但見上麵寫著,父王成吉思汗將汴京此地賜予楊浩與華箏夫婦所有。
簡直不敢相信,心中暗歎:“臥槽,還真的是天上掉餡餅啊,這汴京城,從此以後便是我的啦,我也要當(dāng)一方領(lǐng)主了,這迴終於輪到我了。”
瞧著要不然托雷王子和李莫愁在一旁,他差點要高興得蹦起來。
他有點不敢相信,為何父王成吉思汗會如此做?其實這一切要歸功於華箏公主。是她暗中與父王溝通。後來成吉思汗也確實很疼愛自己女兒而為之。
突然父王成吉思汗送給自己這麼一份大禮,楊浩心裏激動萬分。同時他又想到,華箏公主定是在父皇麵前,不斷地說自己的好話,才讓他們夫妻之間有了這塊封地。華箏公主真是個好姑娘,對自己竟然這般用心。
一旁的李莫愁,看到後,也很為楊浩感到高興,但同時有一些隱隱的擔(dān)憂之色。她怕楊浩得了這汴京之地後,華箏公主前來與他長相廝守,會冷落了自己,心中略有一絲顧慮。
楊浩忙急切地問托雷:
“那如今父親聖旨已到,接下來如何打算?”
托雷連忙道:
“楊浩,我與三哥窩闊臺以及木華裏、術(shù)赤臺將軍,率領(lǐng)一部分蒙古兵馬,今日整頓,明日便會離開汴京。華箏將會有父王派的蒙古護(hù)衛(wèi)隊護(hù)送,近幾日便會從蒙古大漠南下而來。相信,三日之後你們夫妻即可團(tuán)聚。”
楊浩聽後心中一陣小激動,三日之後便可與華珍公主在此團(tuán)聚,共同守護(hù)這片土地,他也有許久未見華箏公主了,當(dāng)然,此時他還為之華正,竟懷了他的骨肉。
“托雷,那汴京城的印綬現(xiàn)在何處?”
楊浩想著,既然這汴京城作為自己的封地,必然要將印綬拿到自己手中才能真正的作為一方之主。不然,自己隻是暫時代管那又有何意義。還好自己在現(xiàn)代看過曆史劇,對此有所了解。
“印綬?”
楊浩這麼一問,托雷有點懵,他還未想到了這一點,隻因他雖身為蒙古四王子,年齡尚小,對這種封地之事還是第一次接觸。他還真沒想到這些。如若明日這個和三王子窩闊臺一同到了大漠,那可就遭了。
“應(yīng)該在皇宮內(nèi),三王子窩闊臺那裏,走我們一起去問問。”
托雷說著,便帶著楊浩與李莫愁一同前往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