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時節,道路積雪。
大都城門口,除了守城的士兵,不見任何一個路人。
在這個時代,寒冷的冬天是會索人性命的,尤其是下層百姓,每年冬季不知會凍死幾何。
不要說百姓,即使達官貴人,也不願在這個季節出門。
當然,內功有成的江湖人是例外。
這日,寒風唿嘯,大雪似滿天飄絮,掩蓋了道路,讓大地白茫茫一片。
一群士兵守在大都城門口,士兵們生了篝火,身上穿著厚重棉襖,頭戴氈帽,圍在火堆旁不停揉搓手掌。
“你們看!”
突然,看守城門的士兵們發現了一個人影。
青年道士一身單薄的道袍,他眉目俊朗,長發披肩,頭頂插了一根木簪子,背上一口桃木劍。
道士冒著風雪而行,單薄道袍隨風飄揚很高,鵝毛大雪落在他身上,瞬間被輕輕彈開,他所過之處,鬆軟的雪地上竟然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是漢人中的絕世高手!”
城牆上,守城的蒙古將領不知何時站起身來,他提著一口彎刀,眼神凝重到了極致。
這個蒙古將領五十多歲,年輕時曾追隨忽必烈攻打襄陽城,他見過郭靖等人出手,深知絕世高手的可怕。
那是能夠一人力敵千軍的恐怖存在啊,便是草原上最驍勇的兒郎麵對中原武林的絕世高手也孱弱同孩童無異。
隨著將領開口,大批士兵匯聚在城門口,緊握刀兵看向那個踩踏風雪而來的青年道人。
“站住!”
“你是什麼人,入大都為何?”
張君寶剛走到城門前,看守城門的將領站在城牆上,漢語有些生硬開口盤問。
張君寶抬了抬眼,沉聲答道,“貧道長生殿門下弟子,特來大都,尋忽必烈討要一個說法。”
“大膽!”
“將這漢人道士拿下!”
守城的將領表情更凝重了,他高高舉起彎刀,朝士兵們下達了捉拿張君寶的命令。
看著衝殺而來的蒙古士兵,張君寶神色冷漠開口道,“讓開,不要逼貧道大開殺戒!”
嗡!
下一刻,張君寶身後的桃木劍震動,自行飛出落到了他手中。
一抹璀璨劍光,霎時破開風雪,也破開了數百個士兵的身子,讓原本就寒冷的天氣更加寒冷。
“誰敢阻貧道,死!”
青年道人手持桃木劍踏入了大都城門,直奔皇宮,隨著他踏步往前,頭頂天空烏雲開始匯聚。
冰雪世界中,鵝毛大雪不知何時停歇。
張君寶來到了皇宮大門前,他頭頂天空匯聚的烏雲中有電光閃爍,寒風唿嘯飄揚起他單薄的道袍。
在他身後的長街上,留下了滿地屍體。
血水將長街白雪融化,給銀白的冰雪世界染了一層血色。
皇宮大門前,數千驍勇善戰的蒙古士兵眼神驚懼看著前方隻身獨劍的青年道士,一個個雙腿發顫。
風雷匯聚,映襯著青年道士的身影。
轟!
冬日炸雷,隨著道士揮劍,平地突起狂風,將皇城前數千驍勇士兵吹得東倒西歪。
道士揮劍,竟有雷霆霹靂自高空落下,纏繞在那桃木劍上。
轟!
皇城的城牆被整齊劈開了,大地上多了條深淵般的溝壑,無數蒙古士兵看到了他們永生無法忘記的一幕。
張君寶抬了抬眼皮,從劈開的城牆直奔皇宮,輕聲嘀咕道,“師父,您老人總說練武沒有前途,可弟子真的很喜歡練武。”
“修仙是道,練武也是道。”
“仙武合一,這是徒兒的路啊!”
踏入皇宮,張君寶手持桃木劍,劍身纏繞電光,他整個人飛身而起,飄浮在半空,俯瞰地麵諸多人影。
“忽必烈!”
半空之上,張君寶眼神冷冽,聲音宛若天雷滾滾在大都內迴蕩。
隨著張君寶的喊聲,整個皇宮都被驚動了,無數人看著半空飄浮的神人,其中有蒙古王公貴族,也有漢人朝臣。
所有人目瞪口呆看向半空的青年道士,有膽小的甚至雙股顫栗癱軟在地。
年邁的忽必烈在軍隊的保護下走出,他表情難看無比,聲音沙啞問道,“你是何人,為何闖我皇宮?”
“貧道張君寶,長生殿門下,今日特來尋你討要一個說法。”
今日,大都城亂了。
張君寶隻身獨劍而來,又頂著風雪飛身離開。
不久,忽必烈駕崩,天下嘩然一片,整個江湖喧囂沸騰,所有人討論的話題都是長生殿,以及那個隻身獨劍震懾元庭的青年道士。
白雪皚皚的昆侖山上,有一個名為光明頂的山峰。
光明頂上,匯聚了大量人馬。
隨著南宋滅亡,蒙古入主中原,江湖中一個龐大的反元勢力悄然崛起,並迅速壯大。
這個勢力,名為明教。
大殿中,明教現任教主看向教眾,壓不住興奮開口道,“諸位兄弟,張真人隻身獨劍北上大都,嚇死了元庭皇帝。”
“現在,我們起事的時機到了!”
“驅除韃虜就在今日!”
明教教主話音落下,光明左使皺了皺眉,沉聲開口道,“教主,倉促起事,是不是太冒險了?”
“要不我們前去拜訪張真人,如果能說動張真人加入我們,那就萬無一失了。”
明教教主搖了搖頭,否決道,“張君寶出自長生殿,他不會加入我們明教的。”
“長生殿超然世外,不會插手凡俗爭端,我們不要做無用功了。”
“如今,忽必烈還沒有下葬,新帝剛剛即位,元庭正值混亂之時,我們要趁著這個時機,將反旗豎起來,匯聚大批英雄好漢一同成事。”
明教的動作很快,在這凜冬時節,悄聲無息間,無數饑寒交迫的流民匯聚成為了一支一支起義軍隊。
張君寶從大都離開後,他一路走到湖北,在一座山頭停下了腳步。
漫天大雪中,張君寶背負桃木劍駐足,然後變成冰雕。
第二年開春,冰雪融化,張君寶睜開了雙眼,他看著腳下的大山,產生了開宗立派的念頭。
很快,湖北武當山上,一個道觀悄然出現。
武當山下,一些地主鄉紳聽說張君寶張真人在山上修建了道觀,紛紛出錢出力,將山頂小小的道觀硬生生擴建成了宮殿群。
武當山頂,張君寶正專心致誌雕刻兩尊石像,石像一男一女。
突然,一個女子來了武當山,她身形勻稱,眼中帶著一抹惆悵和哀傷,好奇看著雕刻石像的張君寶。
許久,張君寶放下手中刻刀轉頭看向女子。
這一看,張君寶被驚豔了。
女子打量著這個看上去不大聰明的青年道士,“你就是隻身獨劍震懾元庭的張君寶?”
“聽說你的武功已經登峰造極,勝過了昔年天下第一的陸冠英陸大俠、郭靖郭大俠等人,是當今的天下第一?”
張君寶迴過神來,木訥問道,“姑娘你是?”
女子提著一口長劍,她眼中露出一抹笑意,“我叫郭襄,你聽說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