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說來,承接上迴:
就在黃詹命懸一線之際,胡高敘顧不上自己的傷痛,飛身躍過去。
他如同一道閃電,瞬間出現在黃詹身邊。
胡高敘毫不猶豫地舉起劍,擋住了胖子將領的致命一擊。
黃詹趁機躲開胖子的攻擊,心中滿是感激。
師徒二人對視一眼,無需言語,便已明白了彼此的心意。
他們默契地配合起來,共同攻向剩下的那名高個子將領。
胡高敘憑借著豐富的戰鬥經驗,不斷地尋找著高個子將領的破綻。
黃詹則在一旁配合著胡高敘的攻擊,牽製著高個子將領的行動。
經過一番激烈的激鬥,師徒二人終於找到了機會。
胡高敘瞅準時機,一劍刺向高個子將領的要害。
黃詹也同時出手,給予高個子將領致命的一擊。
高個子將領在師徒二人的合力攻擊下,轟然倒地。
此時,戰場上隻剩下最後一名敵軍將領。
這名將領見同伴被殺,怒不可遏,發瘋般地朝胡高敘和黃詹攻來。
他的攻擊如同狂風暴雨般猛烈,讓人喘不過氣來。
胡高敘再次被砍中脆弱的斷臂處,鮮血飛濺。
劇烈的疼痛讓他身形一晃,但他仍咬牙堅持。
黃詹在一旁焦急地看著胡高敘,心中充滿了擔憂。
然而,他們沒有時間猶豫,必須盡快解決這名敵人。
胡高敘強忍著疼痛,與敵人周旋起來。
他故意露出一些破綻,引誘敵人進攻。
敵人果然中計,朝著胡高敘的破綻處攻擊而來。
就在敵人靠近的瞬間,黃詹看準時機,趁敵人攻擊胡高敘後的空當,奮力砍向那名將領。
敵人受傷,動作一滯。
胡高敘抓住這個機會,忍著劇痛,使出渾身力氣,給予敵人最後一擊。
敵人在師徒二人的合力攻擊下,終於倒地不起。
戰場上,胡高敘和黃詹師徒二人,雖傷痕累累,但最終贏得了這場生死之戰。
他們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格外高大。
這場戰鬥,不僅是他們勇氣和實力的體現,更是他們師徒情誼的見證。
隨後胡高敘,黃詹等人足足激戰一日,損失一千五百多的侯王軍先鋒,卻也損失了萬軍士兵兩千餘人。
不過,這兩千人不算什麼,城外還有十萬大軍。
能損失侯王軍先鋒如此多,算是為此次戰役開了個好頭。
萬疆將軍隊分為六路,自己親率人數最多的第一路軍隊殺入了城中,支援胡高敘等人。
一上陣,萬疆高喊口號,號令前方八千名騎兵出擊,這八千人迅速向前方的侯王軍進攻。
胡高敘見萬疆率領五萬人支援,振作起來,再次組織起隊伍。
胡高敘與萬疆打算來個前後夾擊,敵軍將領見勢不對,直接派出所有守軍,共計六萬一千人。
侯軍的裝備是比萬軍強大的,如今人數也更多。
萬疆害怕硬剛剛不過,又不想把城裏城外的十萬的軍全部派出。
他認為太不值得,於是打算使用技巧突擊。
萬疆神色冷峻,手中令旗一揮,向麾下的部隊下達了包抄敵軍的指令。
一時間,馬蹄聲雷動,喊殺聲震天。
萬疆所率的大軍向著敵軍席卷而去,他們的隊形嚴整有序,各個兵種配合默契,試圖將侯王軍困於其中。
侯王軍卻毫無慌亂,沒有施展精妙的戰術,僅僅是憑借著一股一往無前的氣勢,向著萬疆軍隊的包圍圈衝擊。
侯王軍的戰士們眼神中燃燒著火焰,每一次揮刀、每一次挺槍都帶著驚人的力量。
侯王軍的先鋒戰士們衝入敵陣,手中的兵刃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每一次揮動都帶起一片血花。
他們的力量仿佛無窮無盡,能將敵人的戰甲直接劈開。
那些普通的士兵也毫不示弱,緊密地跟隨著先鋒,組成了一道防線。
他們以身體為盾,以武器為矛,在萬疆的包圍圈中撕開了一道口子。
隨著戰鬥的持續,侯王軍越戰越勇,原本被包圍的劣勢在他們的衝擊下逐漸扭轉。
他們開始反擊,向著萬疆等人的軍隊反撲過去。侯王軍的將領們在亂軍之中指揮。
他們的騎兵衝入萬疆軍隊的側翼,馬蹄踐踏著敵人的身軀,手中的長槍挑翻了一個又一個萬軍士兵。
步兵則迅速跟進,鞏固著陣地,同時繼續向敵人施壓。
情急之下 ,萬疆親自率領一支輕騎兵,大概五千人,向侯王軍隊伍中心衝擊。
他騎在高大的戰馬上,緊握著手中的長矛,盯著前方洶湧而來的敵軍。
戰馬感受到了緊張的氣氛,不安地刨著蹄子,發出陣陣低沉的嘶鳴。
敵軍如潮水般湧來,他們的麵容在煙塵中若隱若現,充滿了猙獰與殺意。
萬疆深吸一口氣,雙腿夾緊馬腹,大喝一聲,驅動戰馬向前衝去。
風在耳邊唿嘯而過,披風在身後作響,手中的長矛微微顫動。
與敵軍的距離在迅速拉近,萬疆清楚地看到了最前麵敵人的表情,那是一種混雜著恐懼與瘋狂的神情。
就在雙方即將碰撞的瞬間,萬疆猛地將長矛向前刺出,矛頭帶著力量直取敵人咽喉。
這一刺,凝聚了萬疆全身的力量和多年訓練的技巧,長矛精準無比。
敵人慌忙舉起盾牌抵擋,但萬疆的力量很大,長矛狠狠撞擊在盾牌上。
巨大的衝擊力讓敵人連人帶盾向後飛去,撞倒了身後的好幾個人。
萬疆來不及喘息,立刻調整長矛的角度,橫掃向旁邊的敵人。
這一掃,將幾個試圖從側麵攻擊萬疆的敵人打倒,他們的武器在慌亂中掉落,眼中滿是驚恐。
戰場上,萬疆和戰馬快速攻擊,所到之處敵人紛紛倒下。
然而,敵軍也並非都是無能之輩。一個身材魁梧的敵將揮舞著大刀朝萬疆衝來,他的大刀帶著風聲,氣勢驚人。
萬疆勒住戰馬,與他對峙了一瞬,然後再次催馬向前……
話說,本篇至此。
雖不知前路幾何,但請相信,新的故事持續陪伴。
欲知後事如何發展,請聽下迴書分解。
再見,期待下次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