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淅淅瀝瀝……”


    冬月末,一場雨雪讓長安城的冷意更添三分。


    隻是相較於鹹寧宮內的氣氛,這所謂的冷意也不過爾爾。


    此時的鹹寧宮殿上,彌漫著一股壓抑的氣氛。


    皇帝李漼高坐於金臺之上,手中緊握著來自嶺西、桂管、湖南、江西、宣歙等五鎮的加急奏表,臉色陰晴不定。


    他的目光如刀,緩緩掃過殿上的裴休、蔣伸、路巖三人。


    “五鎮兵馬,竟攔不住區區九百多亂兵?”


    李漼的聲音冰冷而尖銳,語氣中帶著難以掩飾的憤怒與質疑:“難道如今的天下,還要重現昔年王守文之亂不成?”


    “陛下……”裴休上前一步,躬身行禮,語氣沉穩卻帶著一絲無奈:


    “陛下,亂兵狡詐,常繞道而行,避實擊虛。”


    “五鎮兵馬雖盡力追捕,卻難以將其一舉殲滅。”


    “狡詐?”李漼眉頭緊鎖,顯然對裴休的解釋並不滿意。


    “到底是這寂寂無名的都將真能如此,還是這五鎮的節度經略及觀察等使無能,將亂兵吹得神乎其神?”


    眼見皇帝不滿,裴休隻能在心中歎氣,隨後緩緩低下頭,不敢再言。


    眼見裴休不說話,李漼心裏的怒氣更勝,隨即將目光轉向蔣伸,語氣更加嚴厲:


    “嶺西等處八鎮戍兵的錢糧,戶部與度支到底有沒有撥給到實處?”


    “若是撥給到了實處,那這群戍兵為何會不滿而作亂?”


    對於李漼來說,常年居住十六王宅及宮中的他,向來都是向往外界,變著法的出巡。


    他不理解王仙芝等人為什麼會兵變,哪怕他們三年未曾迴家,卻也不用兵變來向朝廷示威吧?


    正因如此,他將問題歸根於錢糧不到位的原因上,但對此,掌管戶部與度支的蔣伸卻臉色驟變,連忙作揖道:


    “迴陛下,戶部與度支的錢糧皆是足額發放,絕無克扣之事!”


    “那他們為何作亂?”李漼不耐煩質問,蔣伸見狀臉上浮現尷尬,卻還是不得不迴應道:


    “戍兵作亂,實因朝廷延長戍期,加之嶺西毒瘴及蛇蟲鼠蟻太多,戍兵多死,故此餘下戍兵對朝廷心生不滿,這才鋌而走險……”


    李漼聽到“延長戍期”四字,臉色頓時一沉。


    延長戍期這件事,可是他當初親自下的旨意。


    如今被蔣伸當麵提起,無異於打了他的臉,讓他既尷尬,又無法反駁。


    一時間,李漼竟無言以對,使得殿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感受著那令人窒息的氛圍,路巖小心翼翼的用餘光觀察起了皇帝表情,眼見皇帝表情不對,路巖眼睛轉了轉,思緒間便有了主意。


    “陛下,延長戍期之事,皆乃臣之過。”


    路巖站了出來,脊背挺直,不卑不亢的躬身行禮,語氣堅定而坦然:


    “若非臣未能妥善安撫戍兵,致使他們心生不滿,也不至於釀成今日之禍。”


    “臣請陛下降罪於臣,以平息天下非議……”


    路巖挺身而出的行為令李漼錯愕,但很快他就反應了過來,眼底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不多時,他眼底的目光漸漸柔和下來,甚至微微頷首。


    路巖的這番話,不僅為他解了圍,還將責任攬到了他自己的身上。


    想到這裏,李漼語氣也緩和了許多,抬手示意路巖平身的同時,不免安撫道:


    “路侍郎忠心為國,此間差錯,不過小事爾,日後當謹記教訓,避免再犯便是,不必懲處。”


    “謝陛下隆恩……”


    麵對李漼的安撫,路巖連忙躬身謝恩,隨後退迴到原位上。


    眼見他知道進退,李漼也緩了口氣,接著看向裴休和蔣伸:


    “天平軍作亂之事,絕不可再拖延。”


    “傳朕旨意,命各鎮加緊圍剿,歲末以前務必將其討平!”


    “至於嶺西戍兵延長戍期之事,暫時作罷。”


    “令經略使蔡京於荊南以流民募兵五千南下,嶺西七鎮戍兵隻需等待蔡京率五千兵卒南下,便可各自返迴家鄉。”


    為了避免嶺西再度出現戍兵作亂的事情,李漼最終決定推翻自己曾經的決定,將餘下七鎮兵卒安撫後調迴原籍。


    “陛下,五千新卒太少,恐怕隻能守住嶺西,而無法馳援安南、黔中等地。”


    “臣建議從湖南、荊南、江西各募新卒四千,以其為戍兵南下嶺西戍邊。”


    裴休提出建議,李漼聞言卻擺手道:“南蠻已遭高駢重創,朕聞高駢入歲以來,編練東川兵馬,得勁卒三萬。”


    “憑此三萬勁旅,相信不日便能奪迴朱提等縣。”


    “南蠻若是知曉東川情況,必不敢襲擾他處!”


    李漼倒是十分自信,但裴休、蔣伸二人聞言對視,都從對方臉上看出了疲憊之色。


    “亂兵與嶺西之事,便如此定下,朕乏了。”


    “臣等告退,上千萬歲壽……”


    眼見李漼又草草結束了常議,裴休與蔣伸無奈作揖離去,而路巖則是緊隨其後。


    在他們走後,鹹寧宮內不多時又響起了樂曲聲,而王仙芝的事情也隨著常議結束,傳遍了長安內外。


    各鎮進奏院的押衙,紛紛將這些情報抄錄送往本鎮,隴右亦是其中之一。


    不過五日,進奏院的情報便送到了狄道城,而此時的劉繼隆正在與李驥、馬成等人議事。


    正堂之中多了一個長丈許,寬六尺的沙盤,幾乎將整個整個河隴地區囊括其中。


    石塊坯土為山脈,撒沙為沙漠戈壁,插旗代表各方勢力,木雕的城池僅僅二三寸,活靈活現。


    在這其中,鄯州地區的情況尤為惹眼。


    “陳靖崇和張昶來信,伏俟城已經拿下,城中土渾不戰而降,獲口七千,牛羊馬匹近十萬數。”


    說話間,劉繼隆將代表土渾的米白色軍旗拔除,將代表隴右的紅色軍旗插在了青海西畔的伏俟城。


    李驥、馬成、三人雙手同劉繼隆一樣撐在沙盤上,目光打量伏俟城。


    尚鐸羅用手指著伏俟城,先行開口道:“這伏俟城是當年吐穀渾的都城,規格中等,能容納四五萬大軍。”


    “以我軍兵馬,盡數駐紮此處皆可,但若是以此為中心,向四周擴散,討擊土渾諸部,那恐怕需要注意冷瘴。”


    冷瘴即為高原反應,劉繼隆記得青海湖附近的海拔在三千米左右,這個海拔高度的高原反應還不算太強烈,但若是向西北、西南出兵,必然會隨著海拔升高而患上高原反應。


    盡管陳靖崇出兵和行軍十分謹慎,整整帶著大軍耗費四個多月才漸漸適應了青海四周的海拔,但日常生活和作戰是兩碼事。


    土渾討擊軍的兵卒還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徹底適應當地的環境。


    好在劉繼隆也沒想著將吐穀渾地區徹底征服,他需要做的隻是拉小打大,保持多方平衡的同時,讓數十萬土渾人更為依賴隴右罷了。


    土渾討擊軍主要在於練兵,而不是占領土地。


    思緒間,劉繼隆還想說什麼,但此時曹茂卻快步走入正堂,手裏拿著長安的加急。


    “節帥,朝廷又出現兵亂了!”


    曹茂語氣帶著些調侃,劉繼隆見狀詢問道:“是哪個鎮的兵亂?”


    “嶺西,但也可以說是天平軍。”


    曹茂迴複著,但劉繼隆卻略微皺眉,他似乎沒有天平軍兵亂的印象,莫非又是如昔年王守文之亂一樣,是自己帶來的蝴蝶效應。


    “我看看……”


    他從曹茂手中接過加急,將其打開後翻閱起來。


    原本的好奇在看到作亂的都將姓名時煙消雲散,隻剩錯愕。


    “王仙芝?!”


    劉繼隆啞然,他雖然知道朝廷征調八鎮戍兵去戍邊,但並不知道各鎮都將的姓名。


    以他的身份,確實沒有必要關注刺史及以下的官員,所以他直到現在才知道,天平軍的戍兵,竟然是由王仙芝率領前往的嶺西,如今甚至還因為延長戍期而作亂了。


    “會不會是同名同姓?”


    劉繼隆翻了翻,直到看到情報中王仙芝的目的地是天平軍,家鄉則是濮州後,他這才確定了這個王仙芝就是自己知道的那個王仙芝。


    “直娘賊的,亂了…全亂了……”


    劉繼隆的思緒紊亂,被他指望點火的王黃二人,竟然有一個人成了官軍。


    曆史上王仙芝的能力和眼光對比同時代的不少人來說,都算不上頂尖。


    如今他以亂兵的身份作亂,即便能成事,恐怕也維係不了太久。


    以朝廷的態度和過往作為來看,王仙芝作為亂兵的頭頭,基本上是跑不了了。


    不過事事無絕對,劉繼隆倒是想知道王仙芝能把中原的局勢攪成什麼樣子。


    若是能造成不輸龐勳起義的動亂,那劉繼隆也不介意添一把火,提前送大唐去見太宗。


    “曹茂,仔細盯著這個王仙芝的動向。”


    劉繼隆對曹茂交代著,曹茂聞言錯愕道:“節帥,就是個都將作亂,不至於這麼在意吧?”


    “不對……”劉繼隆搖頭,麵對眾人說道:


    “如今的中原流民遍地,就好似我們手中的火藥一般,隻要有些許火星,便會被引爆。”


    “機會隻會留給有心人,我們若是連這點心思都不願意用,那遲早會被別人搶走機會。”


    李驥等人聞言頷首,曹茂也作揖道:“節帥,我這就派人迴長安,把事情告訴進奏院。”


    “去吧!”劉繼隆示意其先去辦事,隨後才看向李驥等人。


    李驥眼見劉繼隆安排好了事情,他當即便作揖道:


    “節帥,我們什麼時候東出?”


    隴右發展已經遇到瓶頸,李驥等將領不善治理地方,因此很難做出成績。


    他們能做出成績的地方,唯有戰場。


    此前他們不敢說,是因為劉繼隆沒有表態。


    如今劉繼隆既然提起中原有可能動亂的事情,那李驥便壯著膽子詢問起了劉繼隆。


    眼見李驥開口,馬成和尚鐸羅也將目光投向劉繼隆。


    麵對三人的目光,劉繼隆沉吟片刻後才道;“箭射出頭鳥,我們不能太早冒頭,也不能太晚。”


    “具體什麼時候出頭,也不過就是這十年左右……”


    即便如今的局勢因為劉繼隆而更加糟糕,但劉繼隆還是說了個偏向保守的時間。


    十年後,差不多也就是鹹通十四年。


    劉繼隆不知道李漼能否活到那個時候,但十年後的他也不過四十歲,還有時間和精力來爭奪天下。


    劉邦四十歲的時候還是個在村裏看狗打架的亭長,劉備四十歲的時候被曹操打得逃亡荊州,劉裕四十歲的時候還在和盧循激情對線,堪堪當上個彭城內史。


    對比這三位老劉家的成功人士,劉繼隆如今的身份都算高的,更別提十年後了。


    當然,以如今的局麵來看,劉繼隆覺得自己都不用等到十年後,興許就能看到中原大亂的景象。


    想到這裏,劉繼隆覺得自己有必要總結總結朱溫和李存勖二人失敗的原因。


    雖然他對五代十國沒有詳細了解,但朱溫和李存勖的故事卻沒少看。


    李存勖的失敗很好總結,年少得知且缺乏約束,加上性格不行,最後把自己浪死了。


    相比較之下,朱溫的性格雖然也有問題,但後期主要是因為政治失措把自己玩死了。


    自己麵對的局麵,與朱溫十分相似,一是東出之後與唐室關係的處理,二是對內與元從功臣關係的處理。


    曆史上朱溫自從岐下迎迴皇帝後,經過一係列蹩腳操作,迅速丟掉了自己奮鬥二十年帶來的先發優勢。


    首先是他企圖將唐室直接操控在自己的手掌心裏,使得各方諸侯都有了一個大義名分指斥朱溫的不軌行為。


    此外,他直接弒君且另立新主的行為,也給他此前通過岐下迎駕所樹立的忠臣形象造成了巨大的負麵影響,導致許多藩鎮都被推到了其對立麵。


    在大多數老牌實力藩鎮仍存的情況下強行上位,政治上阻絕了這些藩鎮的媾和可能,隻能不死不休地打下去。


    除此之外,朱溫稱帝後大肆誅殺自己的心腹故舊和元從中涓,導致梁軍中優秀的馬軍將領幾乎一掃而空,幾乎直接逼反了丁會、劉知俊。


    在這些問題背後,朱溫還有著許多的問題。


    朱溫個人的失敗,基本就是李存勖的先行版。


    苛待自己的元從親舊和功臣宿將,導致朱友珪弒君輕易得手,並且禁軍竟然集體無動靜,這本身就是對現狀的縱容和默認。


    隻不過朱友珪並不是李嗣源,在統治集團內並無崇高的政治威信,唯一的統治法理僅僅是偽造的朱溫遺詔。


    他本身也隻是控鶴指揮使,論官爵比不上朱友文和朱友貞,論恩寵那更是被朱友文全方位吊打。


    加之弒君上位,其皇位合法性大打折扣,根本壓不住一群跟隨朱溫數十年的功臣宿將,很快就被朱友貞聯合眾人顛覆了。


    相比較之下,李嗣源為河東晉國血戰半生,同時又是蕃漢兵馬總管,是名副其實的禁軍頭子,不僅位高權重,在李嗣昭、李存審、李存進、李存賢相繼死後,事實上成為了統治集團內威望僅次於李存勖的人。


    不過即使如此,李嗣源本人依然需要施展高超的政治手腕,才穩住對後唐大部分地區的統治,建立起以他本人為中心的新秩序。


    有朱溫、李存勖這兩個教訓放在眼前,劉繼隆可吸取的教訓便比同時期的其它人多了許多。


    除此之外,隴右畢竟是劉繼隆白手起家打下來的,風氣與其他藩鎮截然不同。


    劉繼隆可以有自信的說,他麾下這群將領沒有誰敢頂撞他或直接翻臉。


    哪怕諸如李驥這種軍中山頭不小的存在,在麵對自己時,也顯得十分順從。


    自己需要提防的,主要還是日後有可能招撫的那些將領和官員。


    “節帥,我們是否應該早做準備?”


    馬成的詢問將劉繼隆從反省中喚醒,而李驥也趁勢說道:“節帥,我們是否應該先取劍南,再取關內?”


    李驥的野心倒是不小,竟然想著一口氣吞並整個劍南道。


    哪怕是劉繼隆,此前所想的也不過是掠奪西川人口罷了,還沒想過直接占領蜀地。


    不過經李驥這麼提醒,劉繼隆倒是有幾分意動。


    如果時局真的變得糟糕,以至於自己必須起兵,那拿下巴蜀無疑十分重要。


    巴蜀的崔鉉和高駢都是能人,如果讓他們占據巴蜀,日後再想攻入其中就比較困難了。


    隴右若是能拿下巴蜀,那便能組建水師,日後從上遊長驅而下,威脅長江兩岸,甚至將南方收入囊中。


    相比較之下,關內道反而沒有那麼重要,畢竟自己與黠戛斯結盟,他們連草原都還沒消化好,根本無心南下。


    自己隻要能拿下巴蜀,屆時完全可以憑借巴蜀人口,對關內道秋風掃落葉。


    至於經濟和唐廷皇帝,若是手段足夠,倒是可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但若是手段不夠,很有可能會引起眾怒。


    京畿這塊燙手山芋,劉繼隆暫時還不打算謀劃。


    想到這裏,他對李驥開口說道:“你親自走一趟,與高進達和崔恕商量商量,如何在隴南地區修建幾個比較重要的大官倉。”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修建大官倉需要不少時間,籌措糧倉同樣,理應提前準備。”


    “是!”


    麵對劉繼隆準備在隴南修建大官倉,李驥三人振奮不已。


    盡管各州縣都有官倉,但儲糧數十萬石以上的大官倉卻隻有四座。


    隴右的大官倉都在隴西和涼州,這麼做是因為此前局勢緊張,劉繼隆擔心爆發戰事,想著防守反擊。


    如今局勢變化,更有可能是主動出擊,那就需要多多布置大官倉了。


    李驥轉身離去,劉繼隆則是俯身查看河隴沙盤,指著伏俟城對尚鐸羅、馬成說道:


    “多多注意伏俟城,我知道你們想什麼,但是打鐵還需自身硬……”


    “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歸義非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城二千並收藏歸義非唐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池县| 新巴尔虎左旗| 赣州市| 惠安县| 建湖县| 阿瓦提县| 平顺县| 罗江县| 平和县| 甘南县| 葫芦岛市| 凤阳县| 赣榆县| 棋牌| 香格里拉县| 竹溪县| 东乡县| 博白县| 库伦旗| 泰顺县| 商南县| 梓潼县| 北票市| 木兰县| 永丰县| 中西区| 合水县| 宝山区| 乐清市| 神农架林区| 华亭县| 北川| 新和县| 德钦县| 秭归县| 大连市| 明光市| 龙岩市| 潮安县| 临潭县| 昌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