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如沐,日暖斜陽,天策府高高的城牆上光影交錯,氣爽溫熙。
“殺!殺!殺!”
大殿東麵的演武場上,上百天策弟子各個精赤上身,虯結的肌肉上熱氣騰騰,手中長矛唿嘯如風,體內傲血戰意所形成的內勁虛影上下翻騰。
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士卒,排著整齊鏗鏘的步伐,沿著小隊劃分的巡邏路線,一絲不茍地執行著自己的使命。
喂馬的喂馬,做飯的做飯,養傷的養傷,訓練的訓練,執勤的繼續執勤,盡管所有人都知道,戰火已然燒到了前線,不日便會兵臨城下,所有天策將士依舊如同咬合的齒輪運行般緊密相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自己的日常。
其實哪裏還需要什麼臨戰準備?他們本就是時刻準備著作戰的孤狼。
李承恩與楊寧一人拎著一壇老酒,漫步於這天策府外圍的城牆,路過一道道凹凸的女牆,登上了最高處的城樓,放眼望去,整個天策府內外盡收眼底。
在夕陽的餘暉下,仿佛整個天地都鍍上了一層金光,草木萌發的綠意與人類造物融為一體,給這片即將麵臨血火洗禮的大地,蒙上了一抹不絕的生機。
“真美啊……”
楊寧手身體前傾,就這麼趴在了青石壘砌的跺口上,看著眼前的一切,忍不住輕聲讚歎。
“是啊……”
李承恩舉起手中的酒壇,跟他輕碰了一下,仰頭灌了一口,目光卻不離遠方的北邙山色。
此時,一隊年輕的天策弟子,帶著兵甲摩擦磕碰聲自城樓下方齊步而過,那些既稚嫩又朝氣蓬勃的臉龐,令楊寧有了一時的失神,過了片刻,這才輕聲道:
“還記得初來這裏時,我也是這般大小,對領兵打仗更是一無所知,你問我第一次上戰場怕不怕,那時我緊張得忘了迴答……”
“哦?”
李承恩順著他的目光看去,沉吟片刻,舉起手中酒壇:“那你現在呢,還怕嗎?”
楊寧收迴目光,抬頭看向天際,也不知在看什麼。
“我怕,怕再也找不到人,一起徹夜共飲……怕來不及完成賭約,怕不能再同你們守護山河長寧……我怕,再也看不到太平長安!
李承恩側頭看他,一時無言。
“可是仔細想想,我又怕什麼呢?”
楊寧仰頭長飲一大口老酒,而後看向李承恩,伸出手中酒壇。
“喝了大半輩子酒,也定能找到幾個酒鬼作陪!
二人輕碰一下,看著餘暉中操練的天策將士,再次同飲。
“有這麼多兄弟在為天下安定而戰,功成又何須在我?”
楊寧伸手搭在李承恩肩膀,轉頭看向他,語氣再不複蕭索:“但是你不一樣,你是天策統領,你是萬軍統帥,你,要活下去!”
此時的李承恩,已然感覺到了不對,強壯的身軀內,湧起一股無力感,看向身邊同袍的視線,也逐漸發黑模糊。
李承恩虛弱地倒退兩步,顫抖著伸手指向楊寧,一句完整的話也說不出。
“你……”
“你要把這些叛軍都趕出去,為我大唐守土安疆!
“楊寧……你……”
恍惚間,楊寧走向他的清脆腳步,口中的話,在他耳中越來越重。
“你要對付那些亂臣賊子,不讓百姓再受其苦!你要帶領天策重拾榮光,替兄弟們一雪前恥!”
嘭!
酒壇跌落,四散一片。
“你……要替我,看到那太平長安……”
頭腦昏沉的李承恩圓睜雙目,死死地盯著步步緊逼的楊寧,而後頹然軟倒在地,腦海中響起一道天策府孩童們傳唱的歌謠:
“塞上黃沙風怒號,千軍萬馬避白袍……”
他知道,身前這自西域之行歸來後,重傷未愈的絕世天槍,在此生死存亡的危難之刻,已然心存死誌。
我的楊兄弟啊……
…………
議事大廳。
“眾將聽令!”
“喏!”
朱劍秋站在巨大的沙盤前,輕搖羽扇開始分配任務,毫無文士氣息,隻餘臨戰的鐵血:
“今狼牙軍壓境,天策危矣!吾等當拚死一戰,保我大唐尊嚴,揚我天策威名!”
殿下聽令將領各個頂盔戴甲,凝神靜氣地注視著正在發號施令的軍師,目光坦然決絕,渾身戰意衝霄。
“曹雪陽!”
全身白甲紅菱的曹雪陽踏出一步,靜聽將令。
“你率兩千精銳守衛正門,正門乃要害,不容有失!正門若破,府將不保,你之英勇眾人皆知,定要讓敵軍在門前鎩羽而歸!”
曹雪陽抱拳領命:“末將定不辱使命,誓死守衛!”
“秦頤巖!”
一名腰跨雙鐧、渾身散發著正氣的大漢,應聲而出。
“城內一應防禦工事,與物資調配仍由你負責,務必令將士們無後顧之憂!”
秦頤巖鄭重應道:“軍師放心,末將定當竭盡全力!”
朱劍秋點點頭,繼續下令。
“陸百川,率騎兵於敵軍側翼遊弋,尋機衝陣,打亂敵軍陣型,為我軍創造戰機,注意自身安全!
“末將遵命,定當全力以赴!”
“孫烈風,你領敢死隊,關鍵時刻衝入敵陣,不惜代價打斷敵軍進攻節奏,任務艱巨,堪稱九死一生,你可有信心?”
孫烈風毅然笑道:“軍師知我!末將願以死報國,定不退縮一步!”
朱劍秋定定地注視了他片刻,點點頭,灑然一笑:
“趙雲逸,你領一軍繞後突襲敵軍輜重,此次安祿山大軍壓境,求的便是一擊而下,前方攻勢雖猛,後方必疏。你心思細膩,此戰關鍵在於出其不意,打亂敵方部署後迅速撤迴,不可戀戰!”
“末將領命,定不負軍師所托!”
“唐三……”
“林動……”
待朱劍秋給其餘將領分發完畢,手中隻剩最後一支軍令時,所有人的目光,都隨著朱劍秋投在了嘴角含笑的楊寧身上。
“楊教頭……”
“軍師,下令吧,楊某茍活殘軀,等的便是今日!
朱劍秋深吸一口氣,鄭重地看著這已然看透了生死的天策府教頭,緩緩遞出手中緊握的將令。
“楊寧聽令!予你小部精銳人馬,占據北邙山口,遇敵尋機而動!”
朱劍秋知道楊寧明白自己這道軍令的潛在意思,幾乎就是讓他以重傷之軀,獨自拖住一路敵軍,幾乎必死之局。
但此時的天策府,已經無人可派了,狼牙軍接連不斷的襲擾、拉鋸戰,已經令天策將士們死傷慘重,疲憊不堪。
他們留在此處誓死不退,也不過是想給長安,給潼關守軍爭取更多的時間罷了。
“喏!”
楊寧幹脆地接過將領,環視一圈帳內袍澤,灑脫一笑。
所有人都明白楊寧接下那道軍令的下場,也明白自己等人在此殊死搏戰的結局,仍毫無氣餒怨言,隻有無盡的戰意。
“青山何處不埋骨,豈要馬革裹屍還!眾將齊心,此戰,關乎天策存亡,與大唐社稷!以死報國,半步不退!待勝,再與諸君慶功!”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