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挖人墳墓,畢竟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崇禎對此很猶豫。
他隻能派人去打聽,魏忠賢現在是否還活在世上。
就在這時,崇禎又得到了一條叫他深度震驚的消息。
這個消息使他不再猶豫,決定立即向魏公公展開調查。
是什麼叫一向做事猶猶豫豫的崇禎下定了決心呢?
這還要從對魏方的審問說起。
自從被抓後,魏方交代了許多有關魏忠賢的秘密,這些秘密許多都是第一次向世人披露,對於研究魏公公,意義重大。
魏方企圖以出賣故主子的秘密,來換取曾經的自由,其心情之迫切可見一斑。
他說了那麼多,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他仍沒有得到釋放。
這叫他很納悶。
後來一個審判官給他提了個醒,說他所提供的有關魏忠賢的信息,多少有些滯後,沒啥新鮮感。因為這己不是機密,多是被朝廷掌握了的信息。
他提供的這些信息,隻能說明他有改邪歸正的願望。但離真正的
立功贖罪,還有一定的距離。
如果他想爭取立功的機會,就必須提供更有價值的線索。
這給魏方出了個難題,啥樣的線索才有價值呢?他現在為了自由,可是沒有什麼不可以說的了。
他在腦海裏急速地思索著。
由於和魏忠賢交集太多,有許多事他己記不起來了。
也不知哪些有意義,是官府們所重視的。
一天,他在監牢裏曬太陽,忽然想起一件發生在十幾年前的一件事來。
他覺得這件事意義重大,而且知道的人很少,肯定是官府很想知道的。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那天,魏忠賢上朝迴來,在書房裏品茶。
他的書房小巧玲瓏,裏麵擺滿了典章古籍,還有各種好玩的古董。
反正隻要是他喜歡的東西,都往裏麵裝。
包括各種機密文件。
這兒是魏忠賢最喜歡來的地方,隻要不去公幹,他多半的時間總是呆在這兒。
讀書是一方麵。
用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這是魏公公事業做大後得出的結論。曆史是一麵鏡子,有許多經驗可以借鑒。正是有了這些經驗,魏公公才巧妙地避開一個個險坑,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自然了,在這兒把玩古玩也是他一大享受。
反正在書房裏,是他最愉快的時刻。
因而他有一個特殊的規定,當他在書房的時候,他不希望別人打擾他。
不過,魏方除外。
除了管理府裏的諸多事務外,魏方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責任,那就是決定哪些人可以見魏王,哪些事必須讓魏王知道。
求見魏忠賢的人太多了,需要他管理的事更多,如果沒有人幫他甄選,大小事都要他過問,十個魏公公也忙不過來。
因此一些人或事,在沒見魏王前,必須經過魏方這一關。因為他的執著認真,許多人失去了麵見魏王的資格。
這天,魏方接到了南方某總督送來的一封信。
這個總督是魏公公的一個門生,原本是一個京官,職務並不高。後來在魏公公的大力推薦下,放了外任,又經過一係列的運作,成了地方大員。為此心存感激,成為公公的死黨。
魏方認為總督的信件很重要,雖然是一般私人信件,但其重要性超過了一般公文,因此有先送魏王批閱的必要,便立即送往書房。
由於他和魏公公特殊的私人關係,他是可以自由進出書房的。
他推開了書房的門。
魏忠賢正趴在書桌上看東西,對他的進來,渾然不知。
“千歲!”他小聲喊道,以提醒他的到來。
魏方是個識趣的人,隨著魏忠賢權力的增大,他對其稱唿也在發生著改變。
例如開始他是以家族的輩份稱唿魏忠賢的,以顯示血緣的重要性。
後來隨著魏忠賢步步高升,魏方就直接稱他為千歲了。
魏忠賢很高興這個稱唿,認為魏方很會做人。
魏忠賢聽到身後有人叫他,本能地把胸脯壓到桌子上。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掩蓋他剛才所看的東西,不被外人看到。,
這一下子給魏方提了個醒,近來魏忠賢又得到好東西了。
魏方最了解魏忠賢,貪財,隻要是好東西,一旦發現,必釆取一切手段獲取。
從剛才他趴在桌子上專注地欣賞的姿勢,到受到驚嚇後企圖掩蓋的這一情況分析,他所欣賞的東西一定相當珍貴,至少是他最喜歡的。
“是魏方啊,你可把我嚇壞了,”當看清來人時,魏忠賢似乎鬆了一口氣,說道。
魏方忙把總督的信遞給了他。
魏忠賢粗略地看了一遍,隨手丟在一旁。
別人看起來重要無比的信件,在他眼裏隻是小事一樁,甚至沒有他剛才所欣賞的東西重要。
那他剛才到底欣賞的是啥呢,看的那麼認真,聽到別人進來又趕忙掩蓋?
在既不差錢,家中寶物又堆積成山的魏府,能引起公公的注意,一定非同小可。
魏方有意識地向魏忠賢的身邊望過去。
他發現桌上除了一張鋪開的紙張之外,什麼也沒有。
是的,隻有一張紙平鋪在桌上。它長三尺,寬約一尺,顏色己有些暗淡發黃。魏方懷疑這是一張字畫,是一位古代名人留下來。
本來,魏忠賢是一個善於搞投機的人。由於少年時家貧,沒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因此他文釆上不怎麼好。後來官越做越大,為了適應需要,突擊學習了一些筆法文章,但與真正的文人相比,仍相差甚遠。
為了符合風雅,這些年他開始收集一些名人的字畫,來裝修門麵。
這個書房就是他珍藏字畫的地方,那書架上一卷卷的圖書,都是前人留下的,大多數是珍品,其中不乏孤本。
魏忠賢為了收藏前人的字畫,達到了瘋狂的地步。有許多字畫,就是直接從宮裏盜出來的。
當然,這些離不了老相好客氏的配合。
這一幅無異是古人的一張字畫。
但是憑公公的實力,曆朝曆代的名人字畫他收藏的夠多的了。許多都價值連城,也沒見他對哪一幅如此用心過。
這個書畫憑什麼就得到了魏王的如此重視呢?
他不由得又向那個紙上瞄了一眼。
恰巧這時候,魏忠賢在看總督書信的時候,把胳膊全部從那張圖上挪開,使魏方終於看到了那張紙的內容,不是字,而是一幅畫。
魏忠賢顯然己注意到魏方的神情了,笑了一下,示意他可以再靠近,以便能更真實地欣賞那幅畫。
做為身邊最親近的心腹,魏府裏所有的事,對魏方而言,幾乎沒有秘密而言。
況且一幅畫。
“你能看懂這幅畫嗎?”魏忠賢笑著問他。
那是一幅山水畫,畫中的山是主體,層層疊疊,無窮無盡。其間還有林木,溪流。
但這幅畫絕對稱不上一件上乘之作。
畫風粗糙,用料以黑色為主,整幅畫沒出現一個人物,顯得異常單調。
還有另一個缺點,那就是整幅畫沒出現一個文字。
給魏方的印象,這不過是一個民間畫匠的隨手塗鴉,幾乎沒有收藏價值,不曉得魏忠賢為什麼對這幅畫如此上心。
但當魏忠賢說出這張圖真正的用途時,魏方才大吃一驚,並馬上認真地研究起這張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