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布局吐蕃
“好恐怖的年輕人。”
鳩摩智被震得雙耳生疼,若不是他及時調動內力,覆蓋在耳朵上,恐怕就憑剛才這一下,他就已經受傷。
他扭頭仔細看了看青年的麵容,雙目迅速露出震驚之色。
因為這青年不是別人,正是數年前將丐幫鬧得沸沸揚揚的喬峰。
喬峰成名之時,不過是二流高手,沒想到消失數年,不僅成了大秦的官員,內力上更是達到了宗師境界。
並且,從氣勢上來看,喬峰絕對是一位善戰之人,真正對決,他也沒有十足的把握能拿下這人。
“國師,請吧!”
緊隨著,吳長風、宋清溪等人相繼開口,那磅礴的內力,形成的聲音,讓鳩摩智感到慌亂。
因為他發現,領頭的宋清溪、吳長風以及修煉武將之道的劉法都不比他弱。
再加上比他強出一截的王行之,他發現,這太極殿就是一個龍潭虎穴,此刻哪裏還敢逗留,他連忙對著王行之拱手行禮恭敬道,“秦王,小僧與大相就先告退。”
“但小僧還是希望大王仔細思慮,不要再起兵戈。”
“孤意已決,國師還是早些迴吐蕃,讓吐蕃做好準備。”
王行之絲毫不為所動,擺擺手將人打發出去。
哎——
鳩摩智歎息一聲,將瞎思背起,愁然的離開了太極殿。
鳩摩智兩人一離開,王行之便開始下達命令,
“這次與吐蕃開戰,孤決定出動兩路兵馬,合計二十萬大軍。”
“由吳長風與遊駒為統帥,領著白虎和玄武兩軍征伐吐蕃。”
“孤隻有一個要求,那便是一戰而定,將吐蕃覆滅。”
“另外,此戰你二人多培養年輕一輩,別等你們老了,我大秦在戰將上無人可用。”
“是,王爺。”
遊駒和吳長風麵色一喜,十分高興,這幾年沒打仗,他們都陸續被調迴長安,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造娃,早就受不了想要出去,現在得到命令,兩人自然是欣喜若狂。
而宋清溪、劉法、遊驥三人卻是麵露羨慕和遺憾。
不過,他們也清楚,吳長風與遊駒麾下的兵馬,常年鎮守在高原地帶,對吐蕃的天氣很適應,攻打吐蕃時,士兵不容易出什麼岔子,因此王行之選擇兩人也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內。
緊隨著,王行之看向文臣方麵,繼續安排道,“劉玄,趙行舟。”
“臣在。”劉玄和趙行舟迅速出列,躬身行禮。
王行之囑咐道,“此次大戰,你二人統籌糧草兵甲,務必免除前線將士的後顧之憂,孤會讓劉法調集兵馬,幫助你二人押運糧草。”
“是,王爺。”
劉玄兩人拱手行禮。
“好了,此事就這樣定了,七日後出兵,退朝。”
隨後,王行之低聲囑咐了李福幾句,便起身離開了太極殿。
“大王萬福,臣等告退。”
百官行禮,陸續走出太極殿。
不過,吳長風五人、喬峰,以及蔡卞和劉玄,剛出太極殿,便被李福叫住,帶著他們一起去往兩儀殿。
等眾人到達兩儀殿時,王行之帶著李青山已經在兩儀殿中等候。
“臣等見過大王。”眾人恭敬行禮。
“免禮,都坐下吧!”王行之揮揮手讓眾人坐下。
待眾人坐下後,王行之繼續說道,“諸位,大秦與吐蕃開戰,大宋恐怕也會摻和,因此除卻吳長風與遊駒外。”
“劉法與宋清溪分別領青龍朱雀兩軍鎮守武關與函穀關,謹防大宋兩方人馬。”
“遊驥在長安待命,隨時準備增援四方。”
“是,王爺。”三人起身行禮。
隨後,王行之看向喬峰,囑咐道,
“喬峰,你跟隨遊駒多年,兵法戰陣都已經熟悉,武功更是後來居上,達到了宗師境界。”
“遊駒幾次三番向孤推薦,說是你已經有能力獨領一軍。”
“所以,現在孤決定讓你帶著血騎,秘密前往興元府。”
“大宋一旦與我大秦開戰,你便趁機突襲蜀中。”
說到這裏,王行之麵色嚴肅了不少,沉聲囑咐道,“但你需注意,蜀中大將,乃是楊家三代之首楊士峰。”
“楊士峰或許武藝上不如你,但楊士峰久經戰陣,用兵堂皇大氣,戰陣對決,臨陣指揮,不下於在場的任何一人。”
“但楊士峰用兵古板,缺乏變通,你要勝他,當用奇。”
“不過,用奇當伴險,你當慎用。”
“王爺,臣定當不辱使命。”喬峰麵色嚴肅的拱手行禮,顯得十分沉穩。
“我大秦二代戰將,當以你為首。”
瞧著喬峰如此沉穩,王行之由衷的讚歎了一句。
喬峰現在雖然不像原著中一般名揚江湖,但現在所取得的成就絲毫不差,不僅實力進展飛快,不差原著分毫。
就是兵戈戰陣,也是十分熟悉。
這幾年已經積累了不少功勞,現在已經是玄武軍副指揮使,在軍中的地位僅次於遊駒五人。
並且,喬峰在年前與青竹成婚,他們父子倆,徹底歸屬於大秦。
因此,王行之對喬峰十分放心。
“王爺過譽了。”喬峰拱手謝禮。
“別謙虛,孤從不誇大其詞。”王行之笑道。
“王爺說得沒錯,你小子就別謙虛了。”遊駒大笑著附和。
在場眾人要說誰最了解喬峰,那麼非他莫屬。
早些年,在王行之與蕭遠山的見證下,他收喬峰為徒,主要教授兵法。
僅僅隻是幾年的時間,喬峰便學習自用,在戰場上屢立戰功。
武學天賦更是無與倫比,現在已經後來居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相比之下,他的兒子遊坦之差了不是一個層次。
其他人聞言,也是認同的點點頭。
喬峰這些年的作為,他們都看在眼中,一個個都十分認同。
喬峰麵露感動對著眾人行禮。
隨後,王行之目光落在劉玄與蔡卞身上,開口問道,
“兩位,這些年文院之中出現了不少人才,而大秦也一直沒舉行科舉,所以孤想抽選一些入軍,成為隨軍謀士,一些人隨軍,每打下一地,便留下一些人治理州府,兩位以為如何?”
聞言,劉玄認同道“王爺好主意,經過多年的培養,文院中不少學生已經成材,現在就差這麼一個機會。”
“劉大人所言不錯,王爺此舉雖有些急切,但恰恰更能看出學生之中是否是真才實學。”蔡卞也點頭同意。
王行之笑道,“既然二位同意,那此事就交由二位全權負責。”
“是,王爺。”兩人行禮答應下來。
隨後,王行之讓李青山拿出地圖,與眾人一起商議行軍路線,直到夜色降臨,眾人才離開兩儀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