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劉文蒙迴到客棧,帶著喬如蘭、師姐姬天媚和格桑三女來到少林寺地界,按約定來到寺下的小鎮,找到先一步來此的密宗諸人。
相見後,他們在鎮上找了一家農居,出錢租了下來,然後添置了一些必備東西,劉文蒙就出去接在關東群豪處的藤原英子。
當藤原英子隨劉文蒙迴到他們住的小院,師姐姬天媚的舉動令英子大吃一驚。原來她一踏進屋,就被男裝打扮的她拉著了手。藤原英子被素不相識的男子拉著,鬧得滿臉通紅,當下想掙開姬天媚,卻怎麼也擺脫不了,頓時一臉的惱怒表現出來。
劉文蒙看了暗笑一下,伸手拿去姬天媚頭上的長巾,露出滿頭長發。藤原英子雖知此人是女子,但後麵仍跟著兩個素不相識的男人,仍一臉羞色。
姬天媚把她身子扳正,道一聲:“妹妹,我是她師姐,叫姬天媚!”
方正美豔的臉,特別是她那好看的丹鳳眼,一下子讓藤原英子想起來劉文蒙說過的人。她高興地叫道:“你是白衣姐姐?我叫英子!”
師姐轉身拉過喬如蘭和格桑:“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天下第一美人如蘭姐姐!這是高原上飛來的仙女格桑妹妹!”
藤原英子早聽劉文蒙講過他的經曆,自然知道這幾個女人都是他的夫人,當即用才學會的禮節向她們施了一禮:“兩位姐姐好!”
喬如蘭和格桑走過來拉了拉英子的手,看著她:“英子妹妹莫見外,我們早聽夫君說過妹妹,今後我們就是親姐妹了!”
一時間,藤原英子與她們的生分被驅得一幹二淨。
喬如蘭這個女人很特別,她不僅美貌,而且更善於把握女人心理。也許是她經曆過許多事,見過形形色色的人,她總是把事情看得通透。有她在身邊,劉文蒙非常輕鬆,不用再擔心其她女人的思慮。她就像他的管家婆,耐心細致地做她們的工作,儼然有一種大婦的胸襟,不嫉妒不爭寵。
看著三女拉著英子說話,劉文蒙又成了可有可無的人,隻好到院子裏劈柴。
小鎮的這家農居還算寬敞,有三間正屋,兩間東屋,其中東屋的一間作了灶房。如蘭和藤原英子住在正屋東間,師姐和格桑住在正屋西間。原本劉文蒙想陪著她們其中一人或兩人,但被她們趕了出來,隻好在外麵東屋臨時搭了一床鋪。
因為參加編排的武林群豪特別多,大門派的人有些住進少林寺,有些和小門小派隻能租住小鎮上民居。因此,小鎮農家、客棧都住滿了人。
與劉文蒙相臨的兩家,左邊住著南方宋道門的七人,右邊住著黃河上遊野狼穀的十二個子弟。
晚上,當劉文蒙已經拴了大門,準備休息的時候,聽到有人敲門。
劉文蒙打開門,看到門口站著三個人,其中為首的漢子四十來歲,身材中等,但一身悍氣。見他開門,就向他拱手:“小兄弟是哪個門下的,怎麼不見你們出來走動?”
劉文蒙自然清楚他這樣問的原由。畢竟現在已經傳出小幫小派不能單獨派人比試,隻能依附大的幫派才能進入少林。他過來,是想知道他是不是大幫派的,如果是,正好結交;如果不是,也能借機攀談。
因為正屋住著四女,劉文蒙自然不想多與他們交談,因此淡淡地道:“我們是小門獨派,已經拜在藏密宗門下。不知老兄出自什麼高門?”
中年漢子見他把他們拒之門外,又聽他投靠了名聲並不顯眼的藏密宗,當即有些不滿:“我們是秦川野狼穀的,現在跟著華山派混。你們怎麼會跟了那些藏人?讓我見見你們當家的!”
其實,早在劉文蒙租房之前,野狼穀的人就注意到他們四人。看他們打扮俊郎,尤其三女身若拂柳,自然猜出他們是女扮男裝。這些人常年刀頭翻滾,好的就是賭酒狎妓。而少林寺周邊並無歡娛場所,讓他們一時難耐。尤其是劉文蒙隨後帶藤原英子過來,他們更加肯定這院裏住的多是女子,因此想過來打秋風。
“當家的已休息,夜晚不便打擾!如果沒其它事,請迴吧!”
三人中其中一個聽了,勃然大怒:“是誰給你膽子,敢給老大這麼講話。識相的,快讓開門!”
他伸手去推劉文蒙,但用足了力氣卻沒推動。於是拔出佩刀,指著他叫道:“我知道你屋裏藏著幾個女人,讓我們兄弟三人樂嗬後,饒你一命!”
劉文蒙聽了三人來意,臉立即冷了下來:“滾!”
為首中年漢子聽了兇相畢露,當即向劉文蒙抓來。但他手還沒伸出,就被劉文蒙抓著脖子,左腳一腳把拿刀漢子踢出一丈遠。然後隨手一扔,中年漢子的身體砸到另一個人身上,他們雙雙倒在地上。
“這點本事,還出來丟人現眼,滾迴野狼穀吧!”
此時,在少林寺講經堂,一群身份較高的執事和尚團團圍坐。他們不是來聽高僧講經的,而是在商議這一次的少林比武大會。
事情的起因源於武僧院次座長老廣佑的擔憂。
武僧院廣佑大師常年外出尋訪武林新學,借此光大少林,因此對當前大明局勢十分清楚。正德天子學皇父重頒武林譜,並借少林寺比武定名,本是件與國與民與武學都十分難得的好事。但是,廣佑明白,這隻是好玩的皇帝進行的一次遊戲而矣,與前朝先皇頒定武林譜大有不同。
先皇在頒定武林譜時,並沒有讓眾多武林豪傑當場比武,而隻是派了幾員身邊的大內侍衛到天下知名幫派一一較武,最後依據對武學的貢獻和功力欽定了武林譜。當時目的也十分明確,就是收攏武林人士為朝中所用。
武林譜頒定後,雖然沒有明示江湖,可其影響力卻在武林中與日俱增。不少身懷絕學之士沒能進入此譜,就有一些心胸狹窄之徒無事生非,私下與譜中之人比武校技,引發了江湖中不少恩怨,使得整個武林一派混亂。
天下之大,武學之多之精,並非一時一事一人所能定論。
這一點廣佑深有所悟。在武林譜頒行的二十多年間,廣佑走遍大江南北,看見不少人技藝突飛猛進,不少派別精研創新招式內容,雖使武林中看似欣欣向榮,但卻為武林埋下極不穩定的因素。江湖武者為之的主要目的,不是張揚武學,而是要處心積慮打敗武林譜中對手,借機揚名立萬、光大門派。
這次天子重頒武林譜,恰恰給了他們這個機會。
但正德天子把重定武林譜的大權,交給了內官監太監關之陽,而關之陽又立了三個規矩。
首先,限幫定額。除發出請柬的一百八十位武林人士為武林譜待選之人外,隻準許有名的四十二幫派參加剩餘一百二十個名額的比鬥。這樣,就把大明其它近三百小而有為的幫派,界定在範圍之外,隻能依附大的勢力。
其次,親臨比武。無論是請帖中內定的一百八十位,還是參加比武選出的一百二十人。要想保持自己的位次,必須接受任何人的挑戰,包括名次低於自己的榜內選手。而且隻有完勝,才能進入武林譜更高序列排名。這一條規則,無疑會讓眾武林豪傑在比武時,盡力爭鬥。刀劍無眼,由此也會留下諸多矛盾,明顯帶著許多不穩定因素。
第3, 結果誘人。隻要能在新定武林譜上立有一席之位,都有相應的補償。前二十名,不管年齡大小,均授予二品總兵虛銜;第二十一名至五十名,授予從四武官虛銜;第五十一名到一百名,授予從六品錦衣虛銜;第一百零一名到二百名,授予從八品帶刀禁軍虛銜;其餘一百人,授予正九品邊軍虛銜。所有上榜者,經考核認定後,賜予實職。最終,以各幫派進入武林譜中人員名次數量,定出天下武學幫派的位次。
因此,此規定一出,引得武林一時大嘩,轉而大亂。有許多小幫派被迫並入大幫之中,失去了獨立發展的機會。更有甚者,還有許多幫派借兼並之機,除去自己的對手,因此江湖中一片血腥。特別是通過比武,能進入朝廷武官備選,讓許多終身無法進階的江湖武林豪傑猶如打了雞血一般,都摩拳擦掌想擁有一席。
坐在講經堂內聽廣佑匯報情況的,不僅有文載方丈和武僧院諸人,還有應邀而來的洛陽八卦門掌門不平俠喬雲山。
文載方丈因才來寺中幾年,以禪學立身,對武學之道不甚熟悉,因此特請了洪字輩洪文長老、普字輩普泮長老與會。名列前武林總譜第一的普濟長老,早已閉關修身,諸事不理,所以議事的主角仍是武僧院四大長老廣仁、廣佑、廣儼、廣儉。當然還有戒律院的廣俟,以及宗、道、慶字輩武學修為較高的宗讓、宗訓、宗設、宗諍、道延、道建、慶征、慶微等人。
少林奉詔舉辦修譜比武大會,朝廷給了他們十個名額。負責主要事務的是武僧院首坐廣仁。因此,當武僧院次坐廣佑說出了自己對重定武林譜的擔心後。一時眾僧緘口,都望著廣仁,他是少林武僧院首坐,也是奉詔第一人。
“阿彌陀佛,佛心慈悲。”
廣仁見眾僧不開口,沉吟半響才道:“天下熙熙,皆為名來,人間攘攘,都為利往。比武重定武林譜對各幫派著實是一個不小的誘惑,我們佛徒雖看破塵世浮名,但蕓蕓眾生,卻把它看的最重。廣佑師弟之言甚善,少林幾百年的清譽不能因此被毀於一旦。眼下當是集眾智慧之時,想個良善之策,來挽迴已成之勢。還望眾師暢言一二,決不能讓少林沾上一點血腥!”
“隻有重定比武規則,江湖大小諸派皆能參與,以武會友,點到為止,才能不引起群雄互相仇殺!”年紀最少的慶征和尚道,他看出關鍵所在。
“隻怕朝中不同意修訂!”作為一代俠義,也是少林俗家傳武大師的不平俠喬雲山不無擔心。“朝中之所以這樣來定,怕是早就想好的,豈能容更動?!”
“抗旨是絕對不行,隻有把少林布防得嚴實些,在比武時,憑我們的力量從中穿梭調和,這樣各門派也不至於同少林過不去!”廣侔腦筋動得較快。
“廣侔法師所慮十分周到,我來少林時,看見許多沒被邀請的幫派提前到了,他們分頭駐在少林寺下麵的小鎮上,你們是不是派接客僧召會一下,讓他們稍安勿躁,免得擾民。”喬安山從杜家莊而來,一路上看到的情況實在令他擔心。
“阿彌陀佛,喬施主此言甚善,不過天下三百多個幫派,以我區區少林寺的百間客房容客,怕是不夠!”普泮張口而言,眾人想想也是。
“方丈,隻有征用種田農戶的住房了,寺裏給他們一點補償就行。”宗設道。
老僧洪文卻說:“天子下詔,諸派來少林比武自是難免。依老僧看來,咱們少林就應學學普濟大師,還是不參與,不去爭這些浮名為好!”
“洪文大師此言不謬,但朝中選我少林主持這場盛事,又豈能讓我等置身事外。獨善其身,不如兼濟天下!隻要我們盡力把比武大局掌控著,方不負我佛慈悲!”廣仁聽了諸人發言,也表了自己態度。
“廣仁師兄之言甚合佛理,倒是我多慮了。如果少林退出此次比武,既有違聖意,也無法約束群雄。各位不要再有懷疑,全力主辦好了!”廣佑支持。
“謹遵主持吩咐!”一眾武僧一齊表態。
方丈文載見眾人都看著他,他想了想道:“離比武日期越來越近,內官監關公公到後,廣仁師弟多多善言,說明少林的疑慮,務請保證參會諸人安全。餘下的事我也不懂,就交給師弟了。有什麼,你說說吧!”
廣仁道:“隻少林一家維持群豪秩序,我怕力有不逮;廣佑師弟明天前往武當住處,讓他們也多費些心。寺中所住諸幫派的食宿,麻煩廣儉師弟和宗讓派人料理;寺外非應邀諸人,就由廣儼師弟及宗訓、道建代勞照應;宗設、宗諍、慶征要注意觀察來人的動靜,有什麼情況及時稟明主持。其餘諸人做好份內之事就行。另外,還要勞煩喬大俠辛苦一遭,把少林的苦衷,曉諭各派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