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派所在昆侖山的地域範圍,其時在蒙古勢力亦裏把裏控製之下,緊鄰大明的陝川兩省。蒙古敗退中原後,攜帶了大量蒙漢兩族進入此地。由於大明與蒙古戰爭不斷,一些漢族武者借機發展,竟形成強大的昆侖派係。
近些年他們逐漸東擴,遂與大明武林聯為一體。
現在昆侖派弟子有數千之眾,較為著名的是三聖四魔四劍。其中四劍在安王府劫持雲仙公主之時,全數死了;四魔又在圍攻百會山莊時無一生還。因此,眼下昆侖派,僅剩下三聖與年輕的三代弟子南剛、貝寶、華武、萬全等人比較有名。
昆侖派萬氏以劍為主,劍法結合中西之長,甚為精湛,萬全和貝寶皆是萬門第三代傳人中的佼佼者。華氏以拳為主兼有暗器,三代中華文練有鋼針,華武練有通臂拳。南氏以掌為主,但判官筆也很有名,南剛自小就練五雷掌法,長大後又兼學判官筆技法及華氏鋼針之術,因此在三代弟子中,以他功底最高。
這次昆侖派去少林,可謂收獲滿滿。
三聖都列在新編武林譜前二十位,南剛、貝寶、華文列在前五十名,華武、萬全列在前一百名,除此外還有九個弟子榮登武林譜之上。
但他們從少林歸來,昆侖派內部卻麵臨分裂之勢。
原來,昆侖一派武學出自萬、南、華三門,昆侖派的掌門雖是大聖萬無失,但由於其天性好武,以鑽研武學為樂,終年不出昆侖一步,號為劍癡。而且他手下也沒有真正授徒,隻是把自己學武的心得與師弟和南、華兩門交流互補。
由於昆侖派掌門練劍成癡,派裏的俗務以前皆有二聖劍仙萬無奈管理,三老劍魔萬無疆實際管理南氏、華氏兩門子弟,兼教習本派弟子武功,因此昆侖中風雲雨雷四劍皆出自劍魔傳授。
雖然名義上劍魔管理南氏兄弟和華氏兄弟兩門,但實際武學並不相通,而是自成一體。不過,南氏和華氏依賴萬氏勢力,不得不服從萬氏管理。
劍魔萬無疆和南、華兄弟被身在錦衣衛的雲裏飛華文從中牽線,與朝中內官監太監關之陽聯係上並相互利用,不斷幹涉中原武林內部事情。這才有昆侖四劍攜手關之陽進安王府,及南氏、華氏四魔進百會山莊。
結果是八個人沒有一個生還,引得管理派中事務的劍仙萬無奈十分不滿。
特別是劍魔萬無疆此次少林比武後,又交結引來四個號為鼠虎龍狗的武林怪人,在洛陽殺了丐幫副幫主李子寒,使得劍仙萬無疆不得不說他一通。
哪曾想劍魔迴到昆侖,竟鼓動昆侖派三門弟子,嚷嚷要換掌門,到中原去發展。劍仙萬無奈獨木難支,隻好去請從少林迴來就去山頂修身悟劍的掌門人劍癡萬無失,出關主持大局。
隻是劍癡萬無失聽了師弟萬無奈的話,不但沒有怪罪劍魔萬無疆,反倒勸師弟也少參與俗務,專心修練劍術。他說早就想讓出昆侖掌門給他們二人,現在既然老三想要,就交給他好了。
他把掌門信物——一把短劍交給二聖萬無奈,讓他轉交給老三劍魔萬無疆,就再也不說什麼。
萬無奈見掌門師兄練武真的成癡,搖了搖頭。他知道昆侖派從此不得安靜,隻好下山轉劍與話,自己也找了個清靜之所躲了起來。
劍魔萬無疆接了掌門,擇日聚齊三門,把自己意欲東進中原說了出來。
昆侖派一二代弟子中大多年紀已過六七十,不願多事,倒是三四代弟子當中多數人讚成。雖有極少數反對者,但聲音廖廖。
由於昆侖萬字門二代弟子以下學劍,皆出劍魔萬無疆所授,所以擋不著萬無疆嚴厲斥責,二代三、三代弟子就沉默不語。
南氏、華氏兩門正欲東進為四魔報仇,因此極力擁護。
萬門中三代弟子萬全極力反對。不過,他當即被已是掌門的萬無疆,趕到昆侖禁地看護,餘下的再也不敢明言反對。
正在昆侖弟子加緊準備東進之時,被掌門趕到禁地守護的萬全,卻發現了兩個人。不,是三個人進了昆侖禁地之中。
昆侖派的禁地其實是昆侖山脈中一座很高很大的山峰。
這座峰上終年積雪,傳說有長生不老的神奇藥草,也有神秘的各種動物。同時,這裏還是昆侖派中人死後埋葬的地方,因此被昆侖派牢牢看護著。
凡昆侖派中違背掌門意願或做出大逆不道的事,均被罰來看護此山峰。這些人如果不得掌門傳劍解令,任何時間都不能私自下山,否則昆侖派人見人誅。
是以,萬全以直言犯上,已是被判了無期徒刑。他知道,先前被罰的人中並沒有幾個能活著再出此山。
禁地山峰下有一排木屋,這就是被罰來看護此山人的住處。
木屋附近是一片很大的林地,邊上是方圓很大的草場。不過,現在他完全看不到草場了,因為大雪已把所有東西全蓋著了。
所好在禁地看護的人不用種糧,山下每年都會定時送來。又有柴燒,生活是沒有問題的,最大的缺憾就是寂寞和冷清。因為這裏根本沒有一人,有的隻是野獸和飛禽。
萬全以前沒來過禁地,知道這個地方很神秘。
昆侖派的人除了藥師外,隻能死後來這裏,誰要活著來這裏,跟死亡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萬全仿佛對此並不介意,這次中原之行,他見的太多的是虛偽和殘暴,因此才要阻止昆侖派向東自討苦吃的做法。他的骨子裏竟然有著與劍癡萬無失一樣的脾性,隻求學劍,不求害人稱霸。所以對新掌門對自己的處罰,倒樂意接受。
他從此就可以在這裏獨思劍術,終此一生了。
不過,他卻不願悶著,所以等押送他的人一走,就立即走出了木屋。他知道,從此這方圓幾百多裏的山山水水,就歸他一人所有了。他要看看今後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地方,也要了解這神秘的禁地。
萬全慢步由心,走在還不太深的雪上,穿過森林,一點一點向峰上爬。
峰腰處的雪已經很厚,看樣子他是爬不上去的。他站在一個高處歇息,迴首下望,隻見下麵白茫茫一片,那排木屋孤零零地在森林中間。再遠一些就是上山來的那條夾在兩座山之間的小道。
雖然這裏離昆侖派的駐地僅有一百多裏,但他清楚,在他活著的歲月中,這條道也許永遠也不會走了。
他收迴目光,向左右張望,與此峰相對的諸峰像是比試的兄弟,一個比一個高些。正東的那座峰,正是原掌門劍癡萬無失的修練之所;而正北的那座峰,就是他們昆侖派的駐地,而南麵和西邊的峰更高,據說從沒有人攀上去過。
他不由多看了幾眼,也就是這幾眼,讓他有了新的發現。原來,從南麵的峰上,兩個黑點正向他的方向墜落下來。
“是兩個人,仿佛還帶了東西!”他目不轉睛地看了一會,得出了結論。
他立即警覺起來。什麼人居然從南麵高峰而來?他們絕不會是本派中人,因為這裏是禁地,入則格殺勿論。
他擔著保護禁地的責任,所以不得不立即向兩個黑點迎去。
由於兩處相距很遠,縱使對方要來禁地,也需一個時辰。
萬全伏在樹林中,靜靜地看著他們的行動。不得已的時候,他要點燃狼煙向下麵報訊。
對方越來越近,他已經看清是兩個人拉著一個雪原常用的雪橇,在雪地上滑行,雪橇上緊緊綁著一個人。
人影不斷前移,萬全已可以看清對方,從打扮上他已看出他們是來自藏區的藏民。也許他們已經從峰上看到這林中有一排木房,所以是徑奔木房而來的。
萬全與藏民打過交道,知道他們生性友善好客而又守規矩,但這兩個藏民今天突然來了昆侖派的禁地,不知要做什麼。
他是個心細的人,在沒有摸清他們的意圖前,不會輕易暴露自己。他沒有立即站出來阻止兩人。
眼見兩個拉著雪橇到了木屋,先大聲地喊了幾聲,見無人應答,這才解了雪橇上綁著的人,抬進了木屋。
萬全悄悄走進木屋,貼在牆上聽裏麵的藏民說話。
由於長時間與蒙藏等族生活在一起,他能聽懂些大意。他們反複提到雪蓮,這才知道兩人是為了盜取禁地的雪蓮而來。
木屋裏麵生起了火,有一股燒烤羊肉的味道,不一會就見一個藏民出來取雪化水。萬全等待的就是這個時機,他挺身一躍,劍尖指著此人的後心。
這個藏民反應很是靈敏,竟就勢一滾,脫開了他劍力範圍,拔出了佩帶的藏刀。他用漢話厲聲喝問:“你是什麼人?”
“這話仿佛是我要問你!”萬全跟隨幾步,劍尖抖動,不離他身上的要害,“你們為什麼私闖昆侖派禁地!”
“這就是昆侖禁地!”這個藏民聽說後臉現喜色,急忙收刀對萬全道,“這麼說,我們已經到了昆侖派地域了!”
“擅闖禁地者死路一條!”萬全見他收刀毫無敵意,但並不放棄戒備之心。
“萬師弟,我們不知這是昆侖禁地,是抄小道來找昆侖掌門的。這是我師父給他老人寫的信!”
另一個藏民聽到外麵說話,已經走出木屋,認出了此人是昆侖派第三代弟子萬全,因此手上拿著一絹用黃布寫成的信,遞了過來。
萬全並不接信,以防有詐。
冷冷問道:“我不認識你們,你們到底是什麼人?”
“我們來自東藏密宗,他叫多吉,我叫曲培。我曾在少林寺見過你,現在我們奉法王之命來昆侖找萬掌門救人!”
萬全仔細看了看自稱曲培的人,麵目似曾相識。
況且昆侖與藏密宗關係很好,特別是兩個掌門,曾先後見過幾麵切磋過武功,相約彼此友好互不為敵。他相信這人不會作假。因此收劍問道:“救什麼人?”
“請隨我來!”曲培說了一聲,引著萬全進了木屋。
對躺在木屋裏的劉文蒙,完全不會不認識。
這個人以密宗羅桑的身份在比武中太過耀眼,又兼與關之陽相鬥,他的麵目早已記在萬全的心中。況且,新頒的武林譜把他列為第一,卻不想他身受如此巨創,躺在這裏奄奄一息。
“法王說此人隻能靠萬掌門和千年雪蓮來救,因此派了我與三弟多吉前來求助。不想抄近路卻誤入昆侖禁地,還請萬師弟見諒!”
此時萬全心裏非常矛盾,如果按昆侖派規矩,作為守護禁地的人必須殺了這三個人。但他知道,這三個人並非有意侵擾昆侖禁地,如果把他們殺了,是他所不忍的。但要放過三人,他又違犯了昆侖派的規定。
“哈哈,賢孫不必為難,我來處置他們!”
此時就見木門一閃,一個長者已進了房間。
“二師祖!”萬全乍見此人,躬身下拜。
原來,昆侖二聖劍仙萬無奈修行之所就在附近,他看到三個不明人進入禁地,立即跟了過來。等聽到他們的對話,這才進了木屋。
“昆侖派門規雖有,但他們不屬昆侖派中人,因此也不必按昆侖門規處罰。”萬無奈掌管幫務多年,對幫規自是熟知,這幾年中他開脫了不少犯小錯的人。
“老掌門這幾年研武入迷,不知世事發展,不理幫務,讓你到此受委屈,我心很痛。你稍等些時日,我自會請掌門發話放你下山。這裏有我這個老骨頭足矣!”
“謝二師祖!”萬全聽他話音,知道他就在附近,因此心下寬慰很多。
“此人我在少林見過,劍法頗為獨到,被這次重頒的武林譜列位第一。或許他將來造福武林也未可知,就這樣死了甚是可惜。我帶他去見老掌門,你們幾個就在此間住下好了。不要亂動,等我音信!”
他說完抄起劉文蒙抱在懷中,走出了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