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永遠不變的,就是它一直在變。
股民在不斷的交易中,逐漸摸索出來市場的規律,操盤手也在不斷變化著操盤手法。
從t+0到t+1,交易規則的每次更改,都會催生出來主力操盤手不一樣的操盤手法。
其中。
李成剛認為最損的一種操盤手法,就是漲停板出貨了。
這種手法一般來說,都是在第一個漲停板時,主力操盤手故意打開漲停板,然後反複震蕩換手,查看市場追漲情緒。
在這個漲停板的位置,主力操盤手以恐嚇,洗盤為目的,並不打算出貨。
接下來,第二個漲停板時,還是會用類似的手法。
在6%—10%的漲幅內,時而漲停,時而打開。
主力操盤手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吸引市場的注意力。
因為大多數股票軟件,都會有一個快速漲幅榜以及短線精靈的提示。
一旦有個股快速漲跌時,它就會出現在快速漲幅榜上,隻要散戶是看大盤指數走勢時,界麵旁邊就會出現將市場內現在快速上漲的股票顯示出來。
當然。
也會顯示快速跌幅的股票。但通常都是需要用戶自己去手動點擊切換的。
而這個快速漲幅榜上,隻要是漲停的股票,基本上都會排到第一名的位置上。
另外。
由於不斷的反複打開漲停板,所以股票軟件的短線精靈,都會不斷的提示,某某股票封上了漲停板。
主力操盤手就是利用股票軟件的功能,來吸引著市場裏的目光。
當隨著流入這隻股票的追漲資金,達到一定程度後,主力操盤手就會動用大筆資金,來牢牢封住漲停板!
讓一些關注到這隻股票的散戶們,心裏後悔為什麼剛才沒有果斷追入。
等到了第三天時,主力操盤手繼續高開,幅度在3%左右,然後在開盤後,就立刻再度動用大筆資金,一瞬間拉到漲停板上,同時觀察拋單有多少。
正常情況下,散戶看見漲停板上的封單筆數很多時,都不會選擇賣出,而是會繼續持股等待上漲。
等到了十點半之後,主力操盤手將大筆封單撤掉,打開漲停板,再度故技重施,不斷小單拋出,大單托住,觀察市場追漲情緒,反複玩上半個小時左右後,又一次封住漲停板。
從日k線圖的圖形上來看,成交量始終都穩定保持在一定的範圍內,而且換手率也始終控製在20%左右,形成一個量價齊升的換手板。
到了第四天,第五天時,依然不斷采用這種手法拉升。
要知道。
人都是具有一個固定思維的。
當這隻股票,這樣的走勢,連續走出好幾天時,一直在觀察這隻股票,但是沒有進入的散戶們,早就已經後悔的腸子都發青了。
他們現在隻會去想——如果當初第一個漲停板時衝進來,那現在就賺了多少多少了。
當貪婪占據內心上風時,往往就會讓人忽略掉其中隱藏的風險。
當第六次主力再用這樣開盤漲停,然後打開漲停板反複震蕩的方式時,就會不斷有許多按捺不住的散戶衝進來了。
散戶們的想法很簡單——說不定明天還會繼續漲。
在李成剛看來,短線操作最危險的東西,就是主力操盤手利用盤中震蕩,不斷去誘惑散戶,而且,人性是相通的。
也就是說。
當一個散戶,按捺不住衝動,被內心的貪婪,衝昏頭腦時,其實也有許多散戶和他是一樣的。
而這一次,主力再次封上漲停板後,就會開始玩封單撤單的把戲,吸引其他散戶以漲停板的價格來追漲。
就是利用交易的規則。
同一時間,同樣的價格報單,具有時間優勢的單子先成交。
主力先封上漲停板,然後在撤單的同時,再一次用同樣的價格去報價。
這樣的方法,在一秒鍾內就可以完成。
假如散戶不是一直盯著封單,那麼根本是看不出來變化的。
而主力則是用這樣的方法,完成了一次時間循環,也就是說,表麵上看見封單依然很多,但實際上,主力撤單的同時,再次報價,封上漲停板還是幾十萬手,可是由於他是後來報價,所以會先成交具有時間優勢的單子。
完成在漲停板上神不知鬼不覺的出貨。
隻要在高位漲停板上,除掉一小部分的籌碼後,主力運作的成本,就差不多可以迴來了。
這就是李成剛之前給白冰冰講過的,水果販子的理論!
“主力今天開盤這麼早,就拉漲停板……原來是要進行補漲了啊!”
李成剛又仔細看了看銀之傑的k線圖後,登時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