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科金財的強勢表現不同。
上個星期表現強勢的光大證券和西部證券,在周五大跌之後,今天在消息麵的刺激下,集合競價呈現出來一個高開。
不過。
開盤之後,就迅速走低。
從量能上來看,光大證券今天開盤後,量能隻達到了2.67的數值,和之前相比起來,不算是明顯放量。
西部證券也同樣如此。
證券板塊有一個很明顯的聯動性走勢。
一旦走強,板塊中的券商股,幾乎都會上漲,一旦下跌,大夥基本上也都是一致向下。
對比股市其他的板塊而言,證券板塊更像是一個紀律嚴整的整體。
開盤後的證券板塊,走的波瀾不驚,李成剛持股的光大證券和西部證券,高開之後,一路慢慢向下調整。
中科金財的一字板,拋盤十分少,再加上封單並沒有減少。
李成剛也就將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光大證券和西部證券這兩隻持倉股票上了。
資金越多,其實並非全部都是益處。
因為要合理的分配倉位,這就必須要尋找更多的股票,來加入自己的“股票池”之中。
這個股票池,並非是自選股,而是持倉股。
簡單的來說。
自選股是平時觀察的一些股票,而股票池的股票,則是持倉的股票。
比如有五千萬的資金,分別買入的話,至少要選十隻股票,進行組合式的投資買入。
至少要包括五個板塊。
比如金融股、行業股、概念股等區分。
選定了股票池之中的股票後,每次看盤時,就要觀察股票池中的股票情況,遇到有下跌的,逢低買入一些,而即便是有上漲的股票,通常也不會輕易單獨賣出!
而是要根據大盤目前所在的點位上,觀察股票池中的股票,有哪些股票是和大盤同步上漲到了這個點位。
和大盤同步上漲的股票,選擇到達某個點位後賣出。
而沒有同步的股票,究竟是否要賣出,還是繼續持股等待,就必須要提前做出來選擇。
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看盤的時候,隻能觀察一兩隻股票的走勢,資金越多,就必須要采取組合分散式的投資,比如一隻持倉股票,上漲了20%,而另外一隻則是下跌了10%,由於買入的資金都是一樣的。
對於整體而言,同樣也是上漲的。
所以當具體判斷,是否要暫時清倉賣出時,依據並非是某隻股票連續上漲,或者是某隻股票連續下跌了,而是要看股票池中持倉的所有股票,平均下來,漲了多少。
如同基金持股一樣。
基金持股的股票,通常都有十幾隻,而收益率是要看整體情況,有些股票賺的多點,有些股票賺的少點,最終要平均來計算。
“通;鸲加性S多工作人員,挑選出來股票後,會每個人負責一到兩隻股票的走勢,有合適的買點後,擇機進入,而我隻有一個人,根本無暇顧及那麼多,所以我的股票池,就一定要提前選擇好!
李成剛一邊看盤,一邊心裏思忖著。
雖然現在才隻有五百多萬的資金,但提前規劃好,這一點非常重要。
創業板在今天繼續是高開高走,一路強勢,而大盤的走勢,就顯得疲軟了許多。
由於券商股整體沒什麼表現,所以滬市的權重股,也同樣是表現平平,各種小票紛紛上漲,金融股穩定護住指數,權重股波瀾不驚,任憑小票表演。
到了十一點時,隨著創業板不斷上攻,大盤的指數,也開始跟漲了。
光大證券,西部證券等券商股,在早盤高開低走,短暫調整之後,主動性買盤就開始出現了。
幾千手,上萬手的買單,將上方密密麻麻的賣單,全部都掃光。
光大證券再次開始上漲!
萬手大單不斷掃單,從1%的漲幅開始,節節上升,到了十一點時,買單鋪天蓋地的湧現!
量比的數值,也開始悄然上升。
搶在十一點三十分之前,一筆五十多萬的買單,突然出現,將上漲了8.54%漲幅的光大證券,瞬間推到了漲停板上!
緊接著。
不斷又有幾萬,十幾萬手的買單,紛紛疊加在漲停板上,不到一分鍾的時間裏,光大證券的封單就有一百多萬手了!
受到光大證券封漲停板的刺激。
券商板塊再次放量上漲!
西部證券上漲了6.89%後,就被連續的千手大單,將下方主動性的買盤打了下去。
李成剛將券商板塊中的個股看了一下,心裏一動,沉吟思忖著:“現在好像是中盤券商股在領漲!”
證券板塊中上市公司,根據公司體量的大小,可以分為大盤股,中盤股和小盤股。
中信,海通自然是當之無愧的大盤股。
因為不論從市值上,還是總股本,或者是公司在行業內的地位,它們都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
而光大證券等算是中盤股。
至於西部證券等算是小盤股。
券商板塊每次上漲,如果不是所有股票都漲停的話,基本上都會有一些規律。
比如,某些時候是大盤股領漲,某些時候又是中盤股領漲,某些時候是小盤股主動領漲。
“從這幾天的表現上來看,現在應該是中盤股進行領漲。”
早盤結束後,李成剛仔細觀察著證券板塊的情況,得出來了這個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