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曲婉柔點頭。
“記得分開買。”
李成剛提醒她說道:“銀之傑是小盤股,不像是中國南車一樣,再加上,今天早盤的成交量很低,連續(xù)幾天,成交額也就是兩千多萬,咱們要買進去十分之一的成交額,不是很容易,沒辦法一次性買入,分開掛單……嗯,早盤又收迴19塊錢左右了,等下午跌破19塊錢,在18.5附近的價格,上方賣單多,咱們就主動吃,賣單少,咱們就掛著等別人砸盤撿就行了。”
掛單也是一個技巧。
尤其是對於銀之傑這種成交額並不大的小股票來說。
在成交量不活躍的情況下,一次性買入並不是很容易。
李成剛曾經(jīng)在網(wǎng)上看過一個言論。
最好別一次性掛單,以免引起主力資金的注意力。
實際上。
這個言論很搞笑。
對於主力資金而言,他們在做一隻股票之前,都會去計算這隻股票外麵的流通股本,到底是有多少股。
這東西在個股資料中,都是透明的,一眼就看見了。
然後接下來,隻需要關(guān)注自己在某個價格區(qū)間內(nèi),買入多少股就可以了。
至於別人一次性買入多少股,對於主力資金而言,根本沒有去關(guān)注。
原因很簡單。
他們隻需要拿到一隻股票足夠的籌碼,或者計劃中的籌碼即可。
剩下的籌碼,有多少人拿著,他們並不去關(guān)心——事實上,也不可能被一個人全部都拿走。
比如一隻股票除了十大股東之外,流通在外麵的股票還有一億股,主力資金在一個價格區(qū)間內(nèi),買入了七千萬股,還剩下三千萬流通股究竟是被一萬個散戶買走了,還是被三千個散戶買走了,這對於主力資金而言,有什麼區(qū)別?
隻要在底部下麵,這隻股票進行有效充分的換手,除了主力資金自己買入的股票之外,在底部價格區(qū)間內(nèi),這隻股票剩餘的流通股本進行有效換手就可以了。
有些人覺得。
如果一個股民買入的多,會引起主力資金的注意力。
但實際上。
這是股民自己在杞人憂天。
一個股民買入10萬股和一百個股民買入10萬股,並沒有什麼區(qū)別——難不成一個股民買入10萬股,他就不會砸盤了嗎?
但股價拉升到一個幅度後,一百個人賣出十萬股和一個人賣出十萬股,對於主力資金而言,沒有任何區(qū)別的!
隻要他買入了足夠的籌碼,占據(jù)資金優(yōu)勢,就像是兩軍對壘打仗一樣,一方在武器、科技、環(huán)境以及兵力優(yōu)勢幾十倍的情況下,對於另外一方究竟是“聯(lián)軍”還是散兵遊勇,根本就不會去在乎的。
反正都是會輸!
對於主力而言。
一隻股票剩餘的流通股,在五千人手裏還是四千五百人手裏,也沒多大區(qū)別,反正他早就準備好了充足的拉升資金,到了某一個價格區(qū)間內(nèi),將剩餘在外的流通股,反複清洗,將外麵流通股換手率達到100%以上就可以了。
反正流通股本就那麼多,隻要有效換手率達到了即可。
在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情況下,隻需要完成自己的計劃就可以了!
一點鍾開盤後。
大跌4.73%的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shù)勉強保持住橫盤走勢十幾分後,再度向下滑落!
幾分鍾內(nèi)就跌到了—5.78%的幅度!
銀行板塊維持著紅盤走勢,大盤指數(shù)僅僅下跌了—1.8%左右,但是也跌破了2100的整數(shù)關(guān)口!
隨著創(chuàng)業(yè)板再一次的下跌。
許多中小盤的個股,都已經(jīng)躺到了跌停板上!
不斷有人絕望的割肉賣出逃跑。
同時也有人大肆進場買入。
曲婉柔盯著屏幕上不斷變化的交易單,忍不住心裏在想:“究竟是誰在買入?誰在賣出?”
的確。
隔著電腦屏幕,似乎這是一個永遠都無法解釋的問題。
但這個市場就是這樣的。
有人進,就有人出。
有人想要買,前提是得有人賣出才行。
否則。
沒有辦法完成一筆交易。
銀之傑再度下跌,跌到了—7.71%的幅度,算是跟上了創(chuàng)業(yè)板的步伐。
曲婉柔猶豫了一下,心想:“說不定還會跌停。”抱著這樣的想法,她在17.99元的位置上提前掛了五萬股。
“小曲,買了沒有?”
電腦對麵的李成剛,在觀察著中國南車的走勢,午盤過後,隨著創(chuàng)業(yè)板又一次下跌,南北車也終於支撐不住,開始跟隨下跌了。
隻有銀行板塊還在逆勢紅盤,護著大盤指數(shù)。
“哥,我在等跌停呢。”
曲婉柔解釋說道:“我覺得很有可能會再次跌停。”
“別那麼貪心!”
李成剛眉頭微微一皺,“現(xiàn)在都跌—7%多了,就算是跌停,也不過就是便宜2.5%左右,從28跌到18塊多,這麼大的幅度了,已經(jīng)很便宜了,掛單主動掃盤,買1的位置掛上500手,將上麵那一百多手賣單全部都掃了。”
“好的哥。”
聽到貪心二字,曲婉柔立即醒悟過來,的確,自己這種心態(tài)是有些貪婪了,想要買到最低點和想要賣到最高點,其實都是一種貪婪。
她立即按照李成剛所說的。
在買1的檔口上,輸入了18.44的價格掛了500手,同時主動將18.45和18.46的一百多手賣單主動掃掉。
買1的價格被推高到了18.46元的位置,不知道是誰申報了30手買單,遲遲無法成交。
“買不到啊哥。”
曲婉柔有些著急了。
“19塊錢以下的單子都要。”
李成剛切換到銀之傑的走勢上,看了一眼,果斷的說道:“你把買盤價格往18.9元的位置去推,掛400手,看能買到多少。”
其實他也完全可以自己操作。
但是隨著資金越來越多,李成剛沒有辦法施展“分身大法”,還得依靠曲婉柔幫他掛單交易,所以現(xiàn)在的“實戰(zhàn)”就是最好的機會。
曲婉柔依言掛單掃貨,將股價瞬間推出一根小直線出來,看了一眼賬戶,鬱悶的說道:“隻買到了154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