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齊的人一直藏在百花樓外不遠處。
時時監(jiān)視著百花樓裏的動向。
當藍青和誠王走出百花樓。
那人傻了。
他當即狂奔迴羅府。
“羅同知,藍……藍青他……”
“藍青死了?這可太好了!绷_同知豁然起身。
“沒……藍青和誠王從百花樓離開了。”
“離開?”羅同知腦袋嗡嗡作響。
竟然沒有毒死他二人?
羅同知一雙眼睛滴溜溜亂轉。
這可如何是好?
寧王明日就會攻來,到時候自己在寧王麵前,怎麼抬得起頭?
羅齊苦惱不已。
沉默許久,他終於還是認命了。
藍青和誠王自己是殺不死了,若想在寧王麵前掙功勞,隻能等以後。
與此同時,菁州城中,一匹快馬向京師狂奔而去。
……
菁州。
寧王一身龍袍。
大喇喇坐在一張寬大椅子之上。
很有王者氣度。
荊州的瘟疫,終於減輕了許多。
他這些年偷偷摸摸養(yǎng)了五萬兵馬,這次瘟疫折損了一些,但並不多。
現(xiàn)如今瘟疫已減輕許多,可並沒有完全消失。
他軍中的士氣依然是不足的。
隻不過,寧王的野心再也忍耐不住了。
在他看來,略顯低迷的士氣,隨著他占領謀州,便可一舉恢複,甚至達到最高。
翌日一早。
寧王身穿戰(zhàn)袍,帶領五萬兵馬向謀州行進。
……
京師。
皇宮。
啟國皇帝下了早朝,剛走到養(yǎng)心殿。
便見馬持從外麵匆匆忙忙跑進來:“陛下,菁州有信。”
啟國皇帝心中咯噔一下。
他拿過書信,快速看完。
最擔心的事,還是發(fā)生了。
菁州城內(nèi),有大量兵馬調(diào)動,看樣子今日就會啟程。
謀州……
啟國皇帝一時間急不可耐。
老八和藍青還在謀州。
他二人出發(fā)之前,啟國皇帝雖然給了藍青一萬兵馬。
但那些兵馬距離謀州還有些距離,不知藍青能否及時將那些兵馬調(diào)到謀州。
菁州這異動來的突然,想必藍青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
啟國皇帝急的在地上踱來踱去。
就算藍青有先見之明,提前將兵馬調(diào)進謀州。
但也僅僅是一萬兵馬而已。
寧王既然敢造反,手中必定不隻一萬兵馬,而是數(shù)倍。
啟國皇帝忙將呂運顯與六部尚書全都召到了養(yǎng)心殿。
眾人聞言,皆被震驚。
不過,呂運顯與潘照,臉上焦急,心中卻感到無比舒暢。
寧王造反,第一個進攻的城池就是謀州。
趙悠在謀州,他若死在寧王手下,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呂運顯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陛下,寧王昨日開始異動頻繁,想必今日已經(jīng)攻向謀州。”
啟國皇帝點點頭:“朕給了藍青一萬兵馬,隻不過不知他有沒有提前調(diào)入謀州城!
他深知這一萬兵馬很少,但此時此刻,他無可奈何,也隻能指望這一萬人能竭盡全力去守城。
呂運顯和潘照聞言,皆暗暗皺眉。
陛下對藍青真是偏愛的緊,去治個瘟疫,竟然還給一萬兵馬。
“陛下,臣以為應當立刻派人援持謀州,若當真失了謀州,讓寧王長驅(qū)直入,損失將會極大,況且誠王與藍侍郎還在謀州。”衛(wèi)廣白不安道。
衛(wèi)廣白早就仔細觀察過藍青和誠王,相比於趙肆,誠王更適合做太子。
而且藍青還救了衛(wèi)老夫人,於情於理,衛(wèi)廣白都站在了藍青與誠王的一側。
“衛(wèi)尚書說的有理,陛下,現(xiàn)在應該立刻派尹知將軍援持謀州!睉舨可袝蚵旱。
潘照擔心啟國皇帝心動,忙開口:“陛下,尹知距離謀州不近,等他到謀州,謀州早就被寧王攻破,還不如讓尹知到涔州援持。寧王攻下謀州以後,便會去攻涔州,若失了涔州,對大啟的損失才是巨大的。”
“潘尚書說的有理,寧王今日便會進攻謀州,若尹知援持謀州,也會是七日以後的事了。到那時,若寧王已經(jīng)攻下謀州,轉而去攻涔州,那麼涔州便會是寧王的囊中之物。”呂運顯道。
“尹知距離涔州更近,最穩(wěn)妥之策,便是援持涔州!迸苏盏。
呂運顯與潘照口口聲聲,都是放棄趙悠和藍青。
其他幾位尚書麵色一個比一個難看。
此事,著實難辦。
他二人說的,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但怎麼想,怎麼不對勁。
啟國皇帝以手扶額,麵露痛苦之色。
呂運顯和潘照的心思,他何嚐不知曉?
但他二人說的,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有道理的。
寧王這一次,不知究集了多少人馬。
在涔州嚴密布控,是最穩(wěn)妥的。
若貿(mào)然前去謀州,可能救不了老八和藍青的同時,還有失去涔州的可能。
啟國皇帝一時間陷入兩難境地。
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觀察,趙悠在他心中,已經(jīng)更勝趙肆一籌。
藍青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沉默片刻,啟國皇帝終於做出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