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轉瞬幾年過去,劉欣生已出落為風度翩翩的美少年,個頭也與師兄不相上下。在二師兄陳瑤亦師亦友的悉心指點下,劉欣生的功夫日益精進。陳瑤常笑著調侃道:“小師弟不僅容貌酷似大師兄,連功夫水平也如出一轍。”在此期間,陳瑤也常帶著劉欣生出門四處探尋消息,但師父殷大俠的下落依舊杳無音訊。
端午的餘韻尚存,粽子的餘香猶在,龍舟的鼓聲仍縈繞耳畔,初夏的陽光已熱烈地灑向大地,天氣也漸漸燥熱起來。人們紛紛尋覓陰涼之地,扇動著扇子,渴求一絲涼意。
劉欣生頭頂草帽,裝扮成樵夫的樣子,獨自來到一個陌生的鎮子,悄然步入熱鬧的市集。在熙攘的人群中,他覓得一間茶坊,環顧四周,看到了茶坊裏倒是人頭攢動,有的賓客在品味香茗,有的交談正歡,還有的輕聲哼著小曲。茶坊的牆壁上還有幾幅文人騷客題寫的詩畫,倒是給簡陋的茶坊增添了幾分文雅之氣。
劉欣生的心思卻完全不在這市井的喧囂之上,他在茶坊裏靜靜地等待著,等待著。
大約過了一盞茶的時間,一群刀客大踏步地走了進來。為首的刀客身材高大,相貌粗獷,腰間的佩刀上還殘留著些許血跡。這些刀客們大大咧咧地坐在茶館的中央,大聲吆喝著讓小二趕緊上茶。其中一個臉上有疤的刀客,諂媚地給為首的刀客倒滿了茶。
“江二爺,今個咱還是兵分三路嗎?”
“哼,大夥今天都給老子提起精神來,待會點子出現了,都給我一擁而上。切不可讓他再跑了!”
“好的,沒問題。”餘下眾人迴應道。
“江二爺,咱都攔截這點子四次了,他次次都僥幸逃脫。這迴咱一定能把他拿下。”
“哼,這孫猴子是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的。”
“哈哈哈,對對對。江二爺神通廣大,法力無邊。”
眾人紛紛抓緊時間拍起彩虹屁,為首的江二爺嘴角微微上揚,顯然很是享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仿佛事情早已辦妥,正在舉行慶功會。刀疤臉警覺地環顧四周,眼角餘光從劉欣生身上掠過,並未將這個年輕的樵夫放在心上。劉欣生卻絲毫不慌張,一邊悠然自得地飲茶,一邊看著街角熙熙攘攘的人群。
這天氣說是晴空萬裏,烈日高懸,仿佛要將大地烤焦。然而,就在人們以為這炎熱的天氣會持續下去時,天空卻突然烏雲密布,電閃雷鳴,大雨看著就可能傾盆而下。人群開始有些躁動,有支帳篷的,有收簾子的,有著急采購迴家的,突然,人群中一個身影,立刻引起了劉欣生的注意。
盡管衣著有所變化,但那熟悉的身影依舊。看似隻是個推著木車裝滿土豆前來趕集的農夫,實則此人正是嚴福玉。
在過去的幾年裏,他四處藏匿,終日惶惶不安。原來,那天他趁機殺了同門,卻讓劉欣生逃脫。空手而歸的他無法向師門交代,也難以解釋為何嚴四當家命喪黃泉,而福字輩的他卻能僥幸活命。況且,師門已經得知,雖然尋仇白眉損失慘重,但白眉也再無消息。
此外,他們還從白眉家中抄獲了一部白眉的武功秘籍,想必就在叛徒嚴福玉手中。原本隻是師門內部追殺叛徒嚴福玉,不料消息走漏,如今整個武林都覬覦這本武林秘籍,以嚴福玉背棄師門、殺害師長、剿滅白眉、並吞沒秘籍之名,將他視為武林公敵,人人得而誅之。這也致使嚴福玉猶如喪家之犬,無處可居,隻能四處漂泊。
上月,二師兄偶然間獲得消息,稱有人在某個鎮子附近目睹過嚴福玉的蹤跡。因此,劉欣生決定瞞著二師兄,獨自前來尋找嚴福玉報仇,並追問師父的下落。一路上,他跟隨各路江湖人士,推斷出嚴福玉可能會在這個鎮子出現。於是,劉欣生今日早早便在此處守候。皇天不負有心人,他終於得償所願,見到了嚴福玉。
正當劉欣生準備動手並離開時,江二爺手下的一名刀客也發現了偽裝前行的嚴福玉。畢竟他們已經跟蹤了他很長時間,之前也圍堵過好幾次,想要通過易容和改裝來蒙混過關是很困難的。刀客們發現了獵物,一擁而上,迅速圍攏,將嚴福玉困在街道中央。看到這群麵目猙獰的漢子在光天化日之下拔刀相向,路上的群眾們紛紛驚慌失措地四散逃竄,原本熱熱鬧鬧的大街瞬間變得空無一人,鴉雀無聲。
“好一個膚白貌美的莊稼漢!”江二爺上前譏諷道。
嚴福玉生得俊美儒雅,即便是落魄潦倒,也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今日他裝扮成農夫,卻依舊講究儀表,不料還是露出了破綻。這些日子東躲西藏,他的臉上雖略帶疲憊之色,但依然神采奕奕。
嚴福玉深知逃避已是徒勞,便不再多言。他驟然掀翻木車,將前方阻攔的兩人撞倒,隨即從車底抽出佩刀,主動出擊,朝江二爺疾馳而去。
“好你個……”
“廢話少說!”殺招已至。
江二爺猛地向後倒退幾步。他手下的刀客們反應雖稍遲了些,但也都迅速轉身,紛紛叫嚷起來,眼中閃過兇狠的光芒。嚴福玉感到後背一陣發涼,但他並未絕望,他清楚自己已身處絕境,唯有拚死一戰。四周皆是勁敵,陰冷的風聲在耳畔唿嘯。
江二爺猝不及防,身形猛地向後踉蹌幾步。手下的刀客們反應雖然略有遲緩,但也都迅速迴過神來,他們紛紛叫嚷起來,眼中閃過兇狠的光芒。
嚴福玉心中一緊,一股寒意從背脊上湧起,但他並未被恐懼所吞噬。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經陷入絕境,無路可退。 此刻,他的思緒如潮水般洶湧。往昔的種種在他腦海中閃現,背叛同門日複一日的江湖追殺……這一切都如沉重的枷鎖,令他喘息困難。然而,在這絕境之中,他並未感到絕望,反而燃起了一股強烈的鬥誌。
他緊緊握住手中的佩刀,仿佛與它融為一體,準備好迎接這生死攸關的一戰。 四周皆是勁敵,陰冷的風聲在耳畔唿嘯,仿佛在為這場即將到來的激戰奏起悲壯的序曲。
嚴福玉的眼神堅定而決絕,他凝視著眼前的敵人,快速尋找弱點準備殺出一條生路。他的心跳如雷,血液在體內沸騰,每一個細胞都充滿了力量。風似乎讀懂了他的心境,愈加猛烈地吹拂著,掀起他的衣衫,也吹亂了他的發絲。但嚴福玉毫不在意,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眼前的敵人身上。他深知,這是一場生死較量,任何一個疏忽都可能導致喪命。
在這刀光劍影交錯的瞬間,他施展出了金刀門所學的刀法。這些年在江湖的生死搏殺中,實戰出真知,活著就能提高技藝,他磨練出了驚人的身手。隻見他身形矯健,動作靈活無比。
在剎那間,左邊突然插上的刀客發出一聲慘唿,一條大腿鮮血淋漓地飛了出去。而另一個刀客的左臂也在刀光中應聲而落,伴隨著響徹雲霄的哀嚎。餘下的刀客們驚恐萬分,一時間竟不敢上前。就在他們驚愕的目光中,嚴福玉一個敏捷的鷂子翻身,巧妙地化險為夷,成功擺脫了困境。
江二爺的刀客們個個目瞪口呆,眼睜睜地看著嚴福玉如疾風般迅速消失在街道的拐角處。氣急敗壞的江二爺隻能無奈地頓足捶背,咋咋唿唿地催促著眾人趕緊追上去。然而,嚴福玉的身影就像一縷清風,悄無聲息地離去,留下了一片驚愕與困惑。
轉過兩個街角,藏身於暗處的嚴福玉注視著殘兵敗將追逐而去,心中暗自慶幸又一次僥幸逃脫。然而,他未曾料到的是,有雙眼睛正惡狠狠地盯著他。
再次從生死邊緣撿迴一條命,嚴福玉緩緩地唿出一口氣,將刀收入鞘中,然後快步閃身進入巷子裏。他左顧右盼,小心翼翼地七拐八繞,出了鎮子後徑直朝著郊外的村莊狂奔而去。
不多時,嚴福玉便來到一間破舊的廟宇,閃身進入。原來,他已在此處逗留了數日,如今前來取走自己的包裹,準備前往他處。就在嚴福玉收拾妥當,準備離開之時,一個黑影突兀地出現在破廟門口。這突如其來的不速之客,著實讓嚴福玉嚇了一大跳。
“嚴福玉,束手就擒吧!”
“你,……你是何人?報……上名來!”
“左蒼派黃臥山!”
嚴福玉心中一沉,知道這下麻煩大了。左蒼派在江湖上可是赫赫有名的大派,其劍法精妙絕倫,素有“漠北之光”的美譽。沒想到,連名門正派也對那白眉的秘籍虎視眈眈。如今左蒼派加入了這場爭奪,對於嚴福玉來說,日子無疑是雪上加霜,難上加難了。既然逃不過,那就打吧。嚴福玉心下一橫,扔下手中的包裹。掏出長刀,擺了一個起手式,做好了戰鬥準備。
“哼,不自量力。”話音剛落,長劍出手。
破廟內光線昏暗,但這絲毫不影響雙方的激戰。黃臥山是左蒼派的青年才俊,武藝精湛,一把青龍劍舞動得如遊龍般矯健,方寸之間輾轉騰挪,攻守兼備,盡顯門派真傳。嚴福玉則純粹依靠豐富的實戰經驗,在前三十招中還能應對自如。
兩人愈戰愈勇,一開始,黃臥山還略有輕敵之心,但交手後才意識到天外有天,嚴福玉確實有兩下子。於是,他屏氣凝神,全力以赴。兩人從廟裏一直鬥到廟外,難分勝負。
八十招過後,黃臥山在招式上逐漸占據上風,然而體力卻漸漸不支。嚴福玉雖然疲於應對,但由於他幾乎每天都在戰鬥,相當於天天都在修煉,仍舊能夠堅守自己的防線,毫無破綻。 戰鬥正酣時,雨點開始淅淅瀝瀝地落下。
一百二十招後,嚴福玉突然靈機一動,故意露出一個破綻,引誘焦躁的黃臥山中路突進。他側身反手挑刀,精準地擊中黃臥山的手腕,成功地卸掉了他的青龍劍。
手中武器一失,黃臥山震驚之餘,陷入了更加被動的局麵。加之體力不支,他無奈之下隻能驚險地伏地翻滾,才得以避開嚴福玉的金龍三段斬,僥幸保住性命。甚至連武器也顧不得拾起,便匆忙撤出戰鬥,濕漉漉、灰溜溜地逃走了。
渾身濕透的嚴福玉經過一場酣暢淋漓的戰鬥,成功戰勝了左蒼派,心中大喜。然而,他也累得氣喘籲籲,隻能坐下休息,任憑雨水淋濕,仰頭傻笑,安慰自己窮寇莫追。
許久之後,雨勢漸漸停歇。嚴福玉這才起身返迴破廟。這座破廟倒是應景得很,外麵下著大雨,裏麵則是小雨淅瀝。嚴福玉無奈地苦笑一聲,隻好撿起地上的包裹,想著這個是非之地不宜久留,便急匆匆地離開了。
待到嚴福玉離開後,破廟的觀音泥塑後麵緩緩站起一個人,正是劉欣生。他不僅剛剛大飽眼福,還順便吃完了幾個粽子。隻見他嘴角掛著狡黠的笑容,戴好帽子,走出廟門,撿起地上的青龍劍比劃幾下,滿意的收入背囊,然後悄悄地尾隨嚴福玉而去。
江水暴漲,搖晃的浮橋在雨中若隱若現。路過的行人詫異著,前後兩位陌生的年輕人,任憑雨水打濕了他們的衣裳,但他們的眼神中卻都透露出欣喜和期待。 雨中的浮橋,宛如一幅水墨畫。江水在雨水的敲擊下蕩漾起層層漣漪,人與橋的倒影在都水中搖曳。端午的雨,突如其來,卻又恰到好處。
江水如洶湧的巨龍,奔騰著、咆哮著,水位不斷暴漲。搖晃的浮橋在茫茫雨霧中若隱若現。雨滴猛烈地敲打著江麵,濺起層層水花,與江水融為一體。
路過的行人紛紛駐足,詫異於這雨中的奇景。他們注視著前後兩位陌生的年輕人冒雨前行,任憑雨水打濕了衣衫,而他們的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欣喜和期待。 雨中的浮橋,與江水在雨水的敲擊下蕩漾起層層漣漪,一圈圈擴散開來,如詩如畫。
人與橋的倒影在這山水畫卷中輕輕搖曳。端午的雨,突如其來,如銀絲般灑落在江麵上,帶來了一絲恰到好處的愜意,正是風過粽香飄,雨垂煙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