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翌日早朝,內閣次輔兼禮部尚書李建泰上奏。


    “臣等按照太廟規格,會同工部進行估算,修建忠烈祠需要白銀兩百八十萬兩。”


    “你說奪少?”


    朱由檢有些詫異,昨天戶部尚書倪元璐預估一百五十萬,就感覺有些高了,沒想到,禮部直接拿出個兩百八十萬的預算。


    李建泰重複道:“兩百八十萬兩。”


    說著話,將奏疏呈上,交由王承恩轉呈禦前。


    朱由檢翻開後看了一眼,各項測算,密密麻麻看的人頭大。


    李建泰繼續說道:“太廟始建於永樂十八年,占地三百畝,忠烈祠初步選址定在德勝門至大校場之間,占地也是三百畝……”


    朱由檢打斷道:“朕來問你,當初建太廟,花費多少銀子?”


    “迴稟陛下,當年流通的是寶鈔,若折算成白銀,大致有一百多萬兩。”


    “為何當初花費一百多萬,現在卻要兩百八十萬,整整翻了一倍?”


    “陛下,修建太廟距今兩百年了,如今物價上漲,石材、磚瓦、木料……就連征用民夫的工價都要上漲,兩百八十萬已經在盡量壓縮了。”


    朱由檢有些犯難,看向工部尚書範景文,問道:“範卿家看過這個預算了嗎?”


    範景文迴道:“這個報價是臣等會同禮部共同擬定,確實已經是最低了。”


    朱由檢猶豫再三,最終說道:“修建忠烈祠是百年大計,花點錢就花點錢吧,這份章程交由戶部核準,內閣票擬,盡快開始動工!”


    “還有就是撫恤發放的問題,將士們為國捐軀,朕有責任照顧好他們的家眷,兵部盡快將陣亡名單統計出來,再打造一批大明忠烈的牌匾,要切實發放到戶,忠烈之家免除賦稅徭役,當地官府要給予特殊照顧,保證烈士遺孀衣食無憂。”


    “範卿家留下,其他人散了吧!”


    早朝結束,朱由檢來到禦書房,範景文隨同。


    “陛下,李尚書的預算確實已經壓縮到最低了,臣等看過之後……”


    “不是問你這個!”


    朱由檢擺擺手,然後說道:“朕去保定的時候,給工部下了一道旨意,你可還記得?”


    範景文歪著頭想了許久,終於恍然大悟:“陛下曾說,要求工部不遺餘力,打造火炮火銃,臣等謹遵聖旨,王恭廠和製造局都快幹冒煙了!”


    朱由檢說道:“你們做的不錯,若沒有這些火器支持,前線也不可能如此順利,理應受到嘉獎。”


    “臣等為陛下盡忠,乃分內之職,不敢邀功!”


    範景文嘴上這麼說,臉上卻樂開了花。


    “不過呢……”


    朱由檢話鋒一轉:“如今天下未定,李自成盤踞在西北,張獻忠占著川蜀,建奴在東北,沿海頻頻有西洋人出沒,這些威脅一日不除,朕一日不得心安。”


    “古人有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今火器的作用性愈發明顯,可是,建奴、李自成、張獻忠,還有西洋人,都已經可以自己鑄造火炮火銃,我大明的武器裝備已經不再有優勢可言。”


    “就比如說此番建奴先鋒大軍攻城,他們也有火炮,隻怪那個鼇拜急功近利,孤軍深入,導致輜重補給脫節,倘若讓建奴大軍把重炮架在城下,後果不堪設想!”


    “我大明兩百七十餘年,至今還在用著洪武大炮,這種炮威力雖猛,但是攜帶十分不便,而且填裝繁瑣,已經跟不上戰爭的節奏了。”


    “工部接下來的任務不是大批量生產火器,而是改良,朕要的是更先進的火器!”


    範景文聽完後,說道:“臣倒是聽說,西洋人的火器比較厲害,他們的鳥銃射程更遠,當年戚總兵就很喜歡用鳥銃,隻是那玩意製作工藝繁瑣,目前還無法大批量生產。”


    “那不行啊,新的工藝當然繁瑣,工部要解決這個問題!”


    “這……需要改良生產流程,包括冶鍛爐,都要重新搭建,需要大量的錢糧和人才。”


    朱由檢正色道:“錢糧的事你不用操心,朕會想辦法,你要做的就是在最快時間內,無論花費多少代價,將現有的火器全方位改良。”


    範景文點點頭:“臣明白了,火銃改鳥銃,火炮的話……陛下可曾聽說過佛朗機炮?”


    朱由檢心念一動,說道:“略有耳聞,你說說你的看法。”


    “臣曾聽人提起過,佛朗機人有一種火炮,也叫子母炮,炮膛和炮管可拆卸,攜帶輕便,威力不遜於洪武大炮,隻是沒見過。”


    “那就去找,去東南沿海找洋人,買也好,偷也罷,總之,把佛朗機炮搞到手!”


    “臣,臣……對了,陛下!”


    範景文突然想到一件事,說道:“欽天監有個洋人,叫湯若望,此人曾跟隨徐尚書編纂《崇禎曆書》,他或許有辦法!”


    朱由檢聽到湯若望這三個字,感覺很熟悉。


    細細想來,這貨好像在大明沒什麼貢獻,倒是給大清做了不少事。


    範景文口中的徐尚書就是徐光啟,是前任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對於天文學、農學、算學等科學領域有著很深的造詣,而且也是最早接受西方那套學說的代表人物之一。


    隻可惜,這樣的人才,去年因病去世,著實是朝廷的一大損失。


    湯若望和徐光啟交流頗深,常年協助徐光啟編纂《崇禎曆書》,去年提交上來的時候,好像有一百多卷,可這時候的大明內憂外患,自己這位前身每天忙的焦頭爛額,哪裏還顧的上天文曆法,直接就扔在一旁,不再過問。


    按照曆史的走向,清兵入關後,湯若望將《崇禎曆書》重新整理,改了個名字先給多爾袞,並因此受到清廷重視,被任命為欽天監監正,也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個洋監正。


    說他的叛徒吧,此人本就是洋人,根本不存在什麼民族情懷,無論在大明還是大清,都隻是謀條出路而已,倒也說不上是忠是奸。


    “王承恩!”


    “老奴在!”


    “召欽天監湯若望!”


    “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崇禎絕不上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豆很好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豆很好吃並收藏大明:我崇禎絕不上吊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乐市| 河源市| 韶山市| 稷山县| 孝感市| 大邑县| 榆林市| 和田市| 城市| 邯郸市| 阿巴嘎旗| 读书| 平泉县| 库尔勒市| 子洲县| 惠州市| 临湘市| 舟山市| 平陆县| 英超| 丰城市| 清涧县| 洪湖市| 黎城县| 张家界市| 丰台区| 韶山市| 都匀市| 肃南| 平武县| 新乡市| 通渭县| 鄂尔多斯市| 勐海县| 沁阳市| 华坪县| 疏勒县| 库伦旗| 岱山县| 大安市| 五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