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首輔魏藻德、兵部尚書方嶽貢去而複返。
兩人剛剛迴到自己的公房,茶還沒喝上,就被叫了迴來。
看到錦衣衛的情報,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朱由檢問道:“魏卿家,你先說吧!”
魏藻德沉思許久,這才開口:“陛下,情報來源是否可信?”
朱由檢點點頭:“時間倉促,還未來得及確認,不過,八九不離十!”
“如果情報是真實的,接下來的局勢對我大明十分不利!”
魏藻德轉過身:“勞煩王公公,取一張輿圖來。”
最近一直打仗,輿圖是現成的,王承恩拿出來,鋪在禦案上。
魏藻德盯著輿圖,雙眉緊鎖,說道:“北方有滿清和蒙古,西安有李自成,現在是劉宗敏,川蜀有張獻忠,如果聯合南邊的緬甸、安南,再加上流亡海外的鄭芝鳳,東北的日本和朝鮮,相當於一個巨大的包圍圈,我們的處境很不利。”
方嶽貢隨後說道:“或許隻是多爾袞的以兵之計,畢竟日本、緬甸、安南等國,一直奉我大明為宗主國,他們沒理由出兵!”
魏藻德卻搖了搖頭,說道:“朝鮮國也曾是我大明的藩屬國,可是又能如何?如今還不是投入滿清麾下,與我大明交戰?”
“朝鮮國隻是例外,當初朝廷忙著平叛,顧不上遼東,建奴趁機大舉侵入,朝鮮國抵擋不住才降的。其實掄起來,朝鮮國與我大明同宗同源,尊儒術,重教化,以後還會迴來的。”
“行了!”
兩人討論之際,朱由檢突然打斷,然後說道:“朕要的是對策,接下來該怎麼辦?”
魏藻德說道:“臣以為,陛下應當立即派出使臣,出訪日本、緬甸、安南等國,給他們一些好處,先將這些勢力安撫下來。若能穩住這些國家,至少可以避免他們與多爾袞聯手,減輕我大明的壓力。尤其是日本和安南,雖然曾與我大明有過摩擦,但這些小國長期奉我大明為宗主國,若能以利相誘,或許能讓他們保持中立,甚至轉而支持我大明。”
方嶽貢聽後,說道:“魏閣老所言有理,但臣以為,當前我軍兵力分散,多路作戰,實在難以應對如此複雜的局勢。不如將西南、西北的兵力收縮,集中力量攻打滿清。隻要滿清覆滅,其餘勢力便如同一盤散沙,不足為慮。畢竟,滿清才是多爾袞聯盟的核心,擒賊先擒王,隻要滿清一倒,其他勢力自然會瓦解。”
朱由檢眉頭緊鎖,神情中帶著一絲不悅。
“我大明乃天朝上國,何以放低姿態,主動利誘這些小國?再說了,西線頻頻傳來捷報,若是突然撤軍,豈不是前功盡棄?朕以為,此舉不妥。”
魏藻德見狀,連忙上前一步,躬身說道:“陛下,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如今局勢危急,先要穩住這些小國,避免他們與多爾袞聯手,對我大明而言,這才是上策。”
方嶽貢也附和道:“西線雖有小勝,但滿清才是心腹大患。若能集中兵力,一舉擊潰滿清,其餘勢力自然土崩瓦解。若繼續分散兵力,四麵作戰,恐怕會陷入被動。”
朱由檢心中大為不悅,隻不過,心腹大將都在外麵征戰,現在沒人幫自己說話。
思索許久,這才吩咐道:“王伴伴,召集內閣輔臣、英國公上殿議事!”
魏藻德兩人也沒說什麼,這麼大的事,多找些人商議很正常。
眾人陸續上殿,英國公張世澤離得遠些,來的最晚。
朱由檢開門見山:“今日召集諸位卿家前來,是有要事相商,魏卿家,你來講。”
魏藻德清了清嗓子,把多爾袞聯合周邊勢力的情況詳細講述一番。
由於情報來源屬於機密,便沒有透露,隻講了眼下的形勢。
眾人聽聞,紛紛露出震驚的神色,如果這個大聯盟真的成了,大明豈不是成了甕中之鱉?
緊接著,方嶽貢將剛剛兩人的對策講了出來,並說清楚其中的利害。
眾人聽完後,紛紛點頭稱是,因為這是大家能想到最穩妥的辦法。
朱由檢不由得皺眉,看向張世澤,問道:“英國公,你覺得呢?”
張世澤由於來的比較晚,氣還沒喘勻,隻好說道:“臣覺得……方尚書所言有道理!”
朱由檢臉色有些發黑,繼續四下尋找。
這時候,葛世振發現端倪。
如果陛下同意這個建議,何必興師動眾,把大家夥找來討論?
想到這裏,他趕忙出列,說道:“啟奏陛下,臣以為不妥!”
朱由檢微微頷首:“你有什麼想法,說來聽聽!”
“是!”
葛世振躬身答應,然後說道:“無論是朝鮮、日本,還是緬甸、安南,都是我大明的藩屬國。我大明身為宗主國,對藩屬國有絕對的控製權,為何要放下身段去拉攏他們?這不是倒反天罡嗎!再說了,如朝鮮國這種,被人一打就投降,轉頭就對舊主刀兵相向,跟他們提什麼恩惠!依臣之見,應該以雷霆手段震懾之,讓他們知道我大明的威嚴不容挑釁!”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一片嘩然。
魏藻德和方嶽貢對視一眼,眉頭緊鎖,顯然對葛世振的建議並不認同。
隻見魏藻德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葛尚書此言差矣!如今局勢危急,若再以強硬手段對待藩屬國,恐怕會適得其反,逼得他們徹底倒向多爾袞。到那時,我大明將陷入四麵楚歌的境地,後果不堪設想!”
方嶽貢也附和道:“陛下,臣讚成魏閣老所言。眼下當務之急是穩住周邊局勢,避免他們與多爾袞聯手。若貿然開戰,隻會讓局勢更加惡化。”
葛世振卻不以為然,反駁道:“兩位未免太過謹慎!我大明乃天朝上國,豈能對這些藩屬小國低聲下氣?若一味示弱,隻會讓他們覺得我大明軟弱可欺,更加肆無忌憚!唯有以雷霆手段震懾,才能讓他們明白,背叛大明的下場!”
朱由檢聽著雙方的爭論,卻看向一旁,問道:“英國公,你怎麼看?”
到了此時,張世澤終於反應過來,緩緩說道:“陛下,臣以為葛尚書有理。我大明確實不能一味示弱,否則會助長這些藩屬國的氣焰。幹脆選擇一個最不聽話的藩屬國,殺雞儆猴!”
朱由檢大為讚賞,問道:“你覺得,這個雞該怎麼選?”
張世澤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朝鮮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