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作為頂級洞天福地,內部生長著不少珍貴靈藥,那些數千年或更久年份的靈藥,常常不入高人法眼。
張天塵對各類年限的靈藥全都一視同仁,看見了全數收集起來。
那些年限較低的靈藥,他計劃帶迴栽種,自己開墾一片藥田來培植。
在昆侖山搜索了一千年,張天塵搜集了許多萬年靈藥,並發現了數株十萬年的草藥,遺憾的是,沒能找到百萬年的藥材。
迴到他的小木屋後,張天塵首先種植那些萬年以下的靈藥,並取出一些材料打造了個丹鼎。
煉丹不可或缺的部分便是丹鼎。
但以現有的材料,這個丹鼎僅是一個具有六道禁製的次等後天靈寶。
“現階段應該是夠用了,以後再收集更好的材料慢慢替換。”
準備就緒後,張天塵開始了第一次煉丹嚐試。
兩手施法打出一道印記,指向丹鼎的底部,立刻升騰起一團烈火。然後將一株萬年靈草投入其中,在烈焰的灼燒下,它漸漸熔化,並除去雜垢留下一團純金色的液滴。
張天塵一邊操控著那團金色液體,一邊繼續將其他靈藥放入丹鼎內進行提煉。
耗費了四十九年後,他終於把所有數十株萬年靈藥的精華全都提取出來。
“聚!”
張天塵不斷地變換手勢,開始了凝聚丹藥的過程。
這個過程需要高度的技術,如果操作不慎,整爐丹藥將付之一炬。
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漫長且耐心的程序。
用了八十一載,他成功地把那些萬年靈藥中的精華匯聚一體,化為一顆飽滿閃亮的金丹。
“成功了!”
張天塵發現自己初次嚐試煉丹便能順利煉成,臉上不由得露出笑容。
然而這枚用來試手的一轉金丹僅對玄仙及以下的修煉者有效。
張天塵目前的境界為真仙初期,實力接近普通金仙晚期,這種金丹已對他沒有太大用處。
他收好那顆一轉金丹,準備繼續嚐試更為複雜的三轉金丹。
通常,三轉金丹是以數百年份或幾千年的靈藥為主料,並輔以數百種萬年靈藥提煉而成。
由於靈藥年限更高以及數量更多,這不但使得提取和匯聚精華變得更加困難,在製作過程中還有一個額外環節,即熔煉。
在完成金丹匯聚後,仍需進行兩次進一步熔煉來使其性質更為融合。
這也就是所謂的“兩轉”。
三百年過去了。
張天塵首次製得的三轉金丹終於麵世。
“僅僅是這顆三轉金丹便耗時三百年,不知實際效果如何?”
他花了百年提取藥性精華,用同樣的百年時間進行凝聚,接著再用一百年用於最後的熔煉,前後總計三百年完成這枚珍貴的三轉金丹。
這是因為他在煉藥方麵尚未達到遊刃有餘,等到熟練之後能夠批量製造時,則會節省許多時間和精力。
張天塵服用此顆新製成的三轉金丹,開始加以吸收煉化。
當藥效進入體內後,化為一道純粹的強大氣流。
相比於蟠桃所散發的力量,該三轉金丹能量柔和細膩得多,吸收難度低不少。
僅僅花費十年時間,張天塵便把整顆金丹煉化完全,修行水平直接提升了一萬年的境界。
“確實爽快一時啊!不斷煉丹的感覺簡直是享受無窮啊。”
經過親身實驗,張天塵最終理解玄都的修為為什麼會如此迅速,原來通過這種方式快速提升自己的修為,真是讓人感到無比愉悅。
從此以後的時間裏,張天塵或是在尋找所需藥草,或是投入更多的心力來進行煉製。
煉成的丹藥也都會被他自己第一時間加以吸收利用。
很快便過了大約一萬年的光陰,
在這段期間,他的修為如同乘上了火箭,急速提升至相當於是擁有長達四十八個元會修為的地步,並與普通的頂尖金仙力量相匹敵。
同時,截教、以及靈寶天尊所在的道場彼此間日益緊張的關係也開始頻頻引發紛爭摩擦,雙方多次發生爭執,並幾次告至他們的 物那裏。
這一次,截教的金光仙和闡教的慈航道人又發生了衝突,甚至還損毀了老子的一片藥田。
“我不是叮囑過你們,盡量避免與闡教的人起爭執,凡事以和為貴嗎?你怎麼還是按捺不住,動手不說,竟把大師伯的一塊藥田給毀了,你叫我如何向大師伯、二師伯交代?”多寶道人滿臉嚴肅,責備著金光仙。
“師兄,這迴真的不是我故意惹事,實在是闡教的慈航太欺人了,看他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說我們截教中人全是畜牲、 之輩,還說我這種人也就配當他座下的馬匹。”金光仙憤憤不平地解釋道。
“罷了,現在跟我一起見師父,看看他老人家有何指示吧。”
多寶道人歎了口氣,清楚金光仙不可能撒謊;如果情況果真如此,那確實是對方越線在先。隨即,金光仙跟著多寶道人一同見通天教主。此刻的通天教主麵露慍色。
“師父……”
還未等多寶道人說完,通天教主便揮手打斷道:“你們先在這裏等會兒,我有話要說完。此事我已了解詳情,你們暫且等候,我去拜訪你們的二師伯。”
言罷,通天教主即刻消失不見。擔心通天教主同元始天尊發生爭執,多寶道人囑咐了句:
“你現在此處等待師尊返迴,我需要先行探望大師伯。”
多寶道人匆忙離去後不久,通天教主便趕到了元始天尊的府邸—玉虛宮。麵對通天教主的到來,元始天尊立刻責問:
“三弟,你是怎麼教導徒弟的?每隔個三、五載,你們的人就會找些事兒,如今連我們清靜之地也不安生了。”
通天教主聞言更增惱火,反唇相譏:“每次出摩擦,明明都是你的 們故意尋釁 。”
元始天尊不屑迴應:“你講的是什麼道理?我們闡教之徒可都是福祿深遠之人,哪像你手下那些不知功德的野路子生靈。”
元始天尊見到通天竟這般直言頂撞,臉色鐵青,而憤怒之中的通天教主也不再以二哥稱唿他,直接叫了他的本名:“元始,你也太過了!”
元始天尊頓時臉色更加難看,嗬斥道:“放肆,通天!”
“那今日我也就不遮不掩地說給你聽了!”
麵對如此決絕的態度,元始天尊不禁有些意外,繼續施壓:
“通天,你要護犢就護犢,可也不能不顧手足之義啊?”
但麵對這指責,通天答道:“不顧兄弟情誼的是您才對!在您的心裏, 修行正途顯然比手足之情重要。”
在通天教主的意識中,截教同闡教間的矛盾,其實不是源自於門人個體行為,而是源於他們與元始之間理念的根本差異。
他主張順從自然,而元始則提倡天人和諧統一。顯然,在這一點上他們是針鋒相對的。
就在元始天尊與通天教主爭得麵紅耳赤之際,老子與多寶道人出現了。
“大哥。”
見到老子,元始天尊與通天教主的情緒稍稍平息。
“不用再爭了,我們各自找各自的道場,這樣將來就不會再有矛盾了。”老子說道。
“大哥!”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一聽到老子要分家,不由自主地驚唿了一聲。
他們三個都是盤古元神轉世而來,從天地開辟之時便一直相伴左右,彼此之間兄弟情深,豈是一言一語就能割斷的。
“昆侖山承受不住三位聖人的氣運。再說,你們兩位的理念不合,分開已是勢在必行。早早分開,還能保留下這份兄弟情感;若是繼續爭吵下去,隻怕兄弟之間的情誼也會淡漠了。”老子緩緩說道。
“大師伯……”
多寶道人找老子過來,本意是讓他調停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的爭執,沒想到他直接提出了分開之事。
“多寶,不用再說了。”老子直接打斷了多寶道人。
見到大哥如此表態,元始天尊與通天教主心知事已至此無法更改。
“大哥、二哥,既然是如此安排,那麼我願意放棄此山頭,另行帶領眾徒尋找新的棲身處。” 通天教主最終決定。
隨即通天教主帶著多寶道人離開玉虛宮。
“這昆侖山,還是交給您二弟使用。” 老子對元始天尊道出建議。
“大哥,此山應該歸屬您所有,二弟則會率領屬下重新擇地建立道場。” 盡管元始心中十分向往此聖地,但他認為作為三位長兄之一的老子才是最合適之人。
“莫再多說了,目前我門徒中僅有玄都一人隨侍,另外尋找一個地方更為方便些。”
說完這席話,老子便轉身離去,沒有讓元始有任何反駁機會。
見到大哥和三弟先後離去了,整個昆侖山就隻留給了元始一個人。盡管心中略有一絲絲悔意與歉意,但也很快就消逝不見了。
當通天教主帶著多寶離開後,即擊響了手中漁鼓。正四處采集草藥的張天塵,在聽到鼓聲的剎那即匆忙奔赴到其身邊聚集。待截教眾徒齊聚一處時,他簡單傳達:“大家各自打理所需攜帶之物,跟著我一同行出昆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