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開始爬山,目的地是那山頂的山神廟。
崔宇峰看到人太多讓白如雪留在場部別上去了。白如雪哪裏肯?她天性喜歡湊熱鬧,那山上有戲可看呢怎麼可以錯過。
崔宇峰隻好隨她。
爬山才爬了幾百米,這波人身體素質的差異可就看出來了。
走在最前麵的居然是林昌偉和倆和尚。林昌偉不急不緩,步履輕健,倆和尚談笑風生,氣息沉穩。
宏正和尚讚道:“昌偉書記這身體素質可不一般。”
林昌偉臉上掩飾不住得色:“宏正師父,我是業餘馬拉鬆愛好者,平時喜歡長跑,心肺功能比常人略好吧。”
林昌偉顯擺,故意迴首向眾人吆喝:“加油哦。”
崔宇峰和白如雪走在中間不顯山不露水。林局爬得一頭汗,黃四海殷勤地想過去攙扶,林局掙脫,喘著粗氣:“咳,別管我,我這體力比不上昌偉書記和高僧,比他們幾個總還是強些。哈。你看看……”
後麵最狼狽的是扛著攝像機的小記者和美女趙娜,其次是胖乎乎的毛局長和大才子周主任。一夥人在後麵唿哧唿哧喘粗氣。林局衝著崔宇峰努了努嘴,手指了指後麵,示意他上去幫幫忙。
崔宇峰走過去,一把幫小記者的攝像機拿下,順便把他的挎包也背在自己身上。見趙娜臉色發白唿吸粗重,腳下有些磕絆,崔宇峰下意識地伸手托住趙娜的胳膊肘,輕輕一帶。
趙娜身子一穩,頓感輕鬆,感激地朝著崔宇峰笑笑。
崔宇峰低聲道:“張開嘴,大口唿吸……”
趙娜輕輕道:“謝謝。”
白如雪迴頭看到這一幕,狠狠地剜了一眼。這個小黑,什麼人不幫偏偏去幫這個女的……
毛局長喊道:“哎呀,不行了不行了,昌偉書記,你們慢點兒。再這麼爬下去我要交代在這裏了。”
周主任幹脆停了下來,手裏拄著竹杖,嘴裏喘著粗氣:“哎呀呀,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啊。這爬山確實費體力。慢慢來吧,我也不行了。”
林昌偉停下來給大家打氣:“諸位,平時辦公室坐班坐久了,胳膊腿兒都生鏽了吧。讓我說,這樣的健身活動每周開展一次最好,不出半年大夥兒都身輕體健,什麼三高神經衰弱尿頻尿急保管通通消失。”
毛局長說:“昌偉書記哪天你正式上任縣領導,你發個文件,我們照辦。逼著全體公職人員鍛煉身體那可是莫大的功德,不光我們,連家屬都感謝你。”
眾人大笑。
一行人磕磕絆絆地終於爬上了山頂。
山風吹拂,爬山的狼狽一掃而空。眾人極目遠眺,對著風景指指點點,大發感慨。
白如雪走到崔宇峰身邊:“你剛才扶那女的幹嘛?”
崔宇峰說:“就她一個女的落在後麵,我順手扶一把。”
“哼,你是看人家長得好看吧,獻殷勤。你幹嘛不去扶那肥佬?”
崔宇峰左右看了看,壓低了嗓子:“你別發神經啊,這裏這麼多人……”
白如雪相貌出眾,一行的男人早就注意她了,隻不過現場沒人介紹也不便搭訕,這會兒爬到山頂,氣氛和諧,林昌偉走過來:“這位女士體質很不錯啊,剛才爬山我看你氣定神閑,很厲害嘛。”
白如雪撇撇嘴:“我沒事天天爬山。”
林昌偉笑道:“天天?”
林局說:“昌偉書記,這位是我們林場的家屬,小崔的太太,叫秋蕓。護林員的太太可不是天天爬山麼?”
噢?這護林員還有這麼個漂亮老婆。林昌偉眼裏盡是不可思議。
林昌偉的話也引起趙娜的注意。趙娜忍不住看了看崔宇峰,又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白如雪,笑笑地微微搖頭。
白如雪說:“大明星,你笑什麼?”
趙娜沒說話,衝著白如雪眨眨眼。
待周圍人少了,趙娜走近白如雪,在她耳邊輕輕說道:“你這位護林員的太太可不簡單噢,這一身行頭至少值得五六萬。這位護林員帥哥養得起你嗎?”
又碰上識貨的了,白如雪笑嘻嘻地道:“我養他。”
趙娜忍不住細細看著崔宇峰的背影……
……
“阿彌陀佛——”耳邊傳來一陣洪亮的佛號,眾人齊齊一震。
隻見宏正和宏林兩位大和尚齊齊雙掌合十,衝著那山神廟頂禮……宏林和尚緩緩從身邊的布袋裏拿出兩套紅色袈裟,兩位和尚神情莊重,把袈裟套在身上,然後開始盤坐合掌低語誦經。現場一片肅穆。
白如雪和崔宇峰對視一眼,心道,節目開始了。
毛局長小聲和大家解釋:“兩位大德高僧看出這廟的布局是個小型禪院,是禪宗故去的上人所建梵剎,他們現在正在誦經,追思先賢。”
兩和尚細語喃喃,不曉得在念什麼。毛局長是懂宗教的,側耳傾聽了半晌,繼續道:“兩位高僧可能是在誦讀《佛說阿彌陀經》,為故去的高僧祈福,送他前往極樂世界。”
倆和尚跪拜在地,虔誠無比,兩顆禿頭在陽光下甚是亮眼,白如雪瞧得有趣,忍不住咧了咧嘴,卻一眼瞅見林昌偉的目光掃過來,立馬垂下眼皮。
倆和尚嗡嗡地誦經完畢站了起來。
宏正和尚道:“諸位,我們適才看了看這寺廟的布局,是我禪宗的梵剎。雖然沒有山門和天王大殿,但總對得上禪宗清修的風格。”
林局有些好奇:“師父是如何分辨禪宗的梵剎?在外麵一看就能得知?”
宏正和尚正色道:“禪宗講坐禪清修,梵剎的外圍建築簡約質樸。倘若是淨土宗,還沒進寺廟便可以看到花園和山石。淨土宗的梵剎講究清修的環境之美,是曰,淨土。和我們禪宗是有些區別的。”
原來如此,和尚這番話眾人都覺得頗受教益,原來和尚還有不同的道道。崔宇峰覺得這和尚好像挺專業的,幾乎看不出一點表演的痕跡。
縣誌辦的周主任說:“宏正師父,我們地方修誌,我查閱過當年的縣誌,關於這個寺廟隻有了了數語,記載頗為簡單模糊。上麵記載這個禪院建於光緒年間,沒有具體到年份,隻能粗粗估算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曆史。至於供奉的是什麼菩薩,清修的是哪一位大德高僧都沒有記載,殊為可歎!”
毛局長說:“光緒年間戰亂頻繁,社會動蕩,官方修誌的自然不甚用心了,可以理解。”
林局意味深長地道:“上報省裏的材料需要地方縣誌佐證,也需要宗教事務局權威認定,恐怕周主任和毛局長要多費心了。”
毛局長和周主任相視一笑,兩人打著哈哈,好說好說。
林昌偉見現場氛圍良好,很高興,說:“請諸位移步,隨著兩位師父進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