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長,我等已然明了。道長召喚我等上來,可有什麼事要我們幫忙的?盡管說來。”
黑白無常那森冷的威壓陡然消散,緩緩落至李昊天身前。
白無常麵帶笑容,輕輕一揮手,無常令便穩(wěn)穩(wěn)地落迴李昊天手中。
“兩位陰帥,事情是這樣的。
貧道雲(yún)遊至此,偶然得知這附近的陰陽界中,竟盤踞著一位陰陽法王。
此獠行徑惡劣,四處抓捕那些無辜的孤魂野鬼,擾亂陰陽界秩序。
不僅如此,他還殘害百姓,打傷清風觀的兩位同道。
貧道受人之托,要除去這陰陽法王。
不過我聽聞這陰陽法王似乎是歸屬佛教管轄。
所以,特請兩位陰帥前來,想了解些內(nèi)情,不知能否請二位出手,和佛門那邊打個招唿,將這陰陽法王滅殺,以絕後患。”
李昊天不緊不慢,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述了一遍。
黑白無常聽聞,默契地對視一眼。
“李道長,陰陽界的事,我等也有所耳聞,這所謂的陰陽法王,不過是個上不得臺麵的小嘍囉罷了,壓根算不上佛教的人。
不過這陰陽界,如今確實在佛教的管轄範圍之內(nèi)。
若要誅殺他,按規(guī)矩得先和冥王打聲招唿。
不過你放心,這點小事,冥王想必不會不給我們兄弟二人麵子的。
道長稍作等待,我二人去去就迴。”
見白無常說得這般輕鬆篤定,李昊天也並未太過意外。
畢竟,以黑白無常在陰司的地位和實力,對付一個小小的陰陽法王,確實如同以牛刀殺雞。
在黑白無常離開之前,李昊天又詢問了一下冥王以及陰陽界的事情,黑白無常自然知無不言。
說起這陰陽界,李昊天也知曉它乃是陰間與陽間的交匯之所。
以前這裏界限分明,秩序井然,有陰差和城隍土地交叉巡查。
那時的陰陽界,並不在佛教的管轄範疇,而是由地府和人間城隍土地攜手共管,雙方各司其職,倒也相安無事。
但歲月流轉(zhuǎn),天地間發(fā)生了變化。
靈氣日益稀薄,地府中的那些大人物,不少都已經(jīng)離開,還有的則是在閉關(guān)應(yīng)對大劫,不問世事。
如此一來,地府和人間的人手變得極為短缺,對陰陽界的管控也逐漸力不從心。
所以地府先是放棄了對陰陽界邊邊角角那些偏遠地帶的管理,僅僅保留偶爾的巡邏。
可隨著時間推移,人手愈發(fā)不足,最終索性徹底放棄了對陰陽界的全麵管轄。
他們設(shè)立起強大的結(jié)界,又在各處多多設(shè)立鬼門關(guān),讓那些孤魂野鬼有了集中出入陰陽兩界的固定通道。
地府的這一決策,雖說無奈,卻也實屬權(quán)宜之計。
隻是由於陰陽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陰陽交匯屬性,對孤魂野鬼有著天然的強大吸引力。
那些孤魂野鬼,有的心智盡失,渾渾噩噩,有的茫然無措,四處亂撞,很多根本找不到通往鬼門關(guān)的道路,隻能在陰陽界無盡地徘徊。
時間一長,也容易出亂子。
佛教見此情形,便瞅準時機介入其中。
既然地府無力也無心管轄,那他們便主動請纓,代為管理。
地府本就不想管,如今有人願意接手,自然求之不得。
雙方經(jīng)過一番商議,簽訂了契約,從此陰陽界便歸入了佛教的管轄版圖。
佛教接管陰陽界,雖說打著濟世度鬼的旗號,但也並非全然無私。
畢竟陰陽界地域遼闊,哪怕是那些不起眼的犄角旮旯,累積起來也是不小的一片區(qū)域。
而且陰陽界內(nèi)遊蕩著數(shù)量眾多的鬼魂,若能妥善處理,通過超度等方式,便能積累大量的功德。
這對於重視功德修行的佛教而言,無疑也有不小的吸引力。
然而,佛教自身的人手同樣有限,難以實現(xiàn)對陰陽界的全方位、精細化管理。
於是,他們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將陰陽界劃分成大小不一的一塊塊地域。
那些關(guān)鍵的、重要的核心區(qū)域,由佛門自己人親自坐鎮(zhèn)管理。
而其他一些偏遠、難以顧及的邊邊角角,則采用外包的形式,交給投靠過來的小嘍囉打理。
這陰陽法王,便是眾多外包者小嘍囉中的一員。
他所盤踞的地方,是陰陽界比較偏僻的角落。
說的不好聽一點,他就是一個外包的,被派到偏遠山區(qū)的派出所所長。
看似手握一定權(quán)力,實則地位卑微。
他不過是借助佛教的名號,在外狐假虎威罷了。
實際上,他根本沒有正式的佛教弟子身份,一旦遇到事,冥王斷然不會承認他與佛教有任何關(guān)聯(lián)。
隻是在平日裏,大家都心照不宣罷了。
在太平無事的時候,隻要陰陽法王這些外包者不鬧出太大的亂子,不引發(fā)難以收拾的局麵。
佛教高層,對於他們私底下幹的一些見不得光的壞事,往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選擇姑息縱容。
隻要事情不被捅到明麵上,不影響大局,就不會過多幹涉。
也正因如此,陰陽法王才敢在陰陽界肆無忌憚地大肆抓捕鬼魂。
在他看來,這既能滿足自己的私欲,又能變相地為佛教送上“業(yè)績”,增加功德討好冥王。
雖說這種行為有傷天和,但隻要不觸及底線,上麵的人也就默許了他的所作所為。
但倘若真的出了大亂子,發(fā)生了不可挽迴的嚴重事件,這些外包者便會瞬間淪為最佳的背鍋者。
一旦事情曝光,上麵的人便會毫不猶豫地將責任全部推到他們身上,讓他們獨自承擔後果。
電影中太乙上人前去請示冥王,正是基於這樣的考量。
太乙上人知道陰陽界歸佛教管轄。
陰陽法王雖然作惡多端,擾亂陰陽界秩序,肆意殘害無辜,但畢竟是有主之人,背後有佛教撐腰。
即便太乙上人自恃實力,可以殺了陰陽法王,也不敢貿(mào)然出手。
他明白,打狗也要看主人,即便是外包人員,若是不告而殺,也很可能引發(fā)衝突。
所以,他選擇了最為穩(wěn)妥的方式,前去請示冥王。
他這一去請示,就相當於把陰陽法王的惡行徹底暴露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