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安平的言論似乎並未引起在場所有人的注意,他們似乎忽略了楚安平所強調的並非是保護倭國的百姓,而是保護倭國的土地。楚安平的心中始終銘記著楚凡曾經提及的倭國土地上蘊藏的豐富金礦和銀山。
然而這位禦史卻對楚安平的言論提出了質疑,他站在大殿中央義正言辭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盡管魏國是禮儀之邦,但我們不能忽視國家的實際情況。如果魏國出兵倭國,國內的兵力將會變得空虛,一旦匈奴和乾國趁虛而入,後果將不堪設想。魏國的百姓需要穩定的生活,陛下必須深思熟慮後再做決定。”
楚凡沉默片刻,然後開口詢問:“章禦史所言極是,那麼楚愛卿,你有何良策能夠確保魏國的安全同時又能援助倭國呢?我們不能為了幫助他人而置自己的國家於險境。”
楚安平裝作沉思了一會兒,然後緩緩迴答:“陛下,臣建議可以出售部分魏國庫存的糧草和兵器給倭國,這樣一來倭國的百姓就有了自保之力,而我們魏國也不必出動大軍前去救援。”
由於工部對新式武器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許多朝廷大臣至今仍不知道魏國軍隊即將更換新式武器。因此,當他們聽到楚安平提議出售糧草和兵器給倭國時,許多人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他們無法理解楚安平為何會提出這樣的建議。
章禦史繼續追問:“楚王爺,您的建議雖然聽起來不錯,但售賣糧草和兵器難道不會削弱我們的國防嗎?糧草和兵器是國家的根本,如果我們把這些物資賣給倭國,一旦遭遇外敵我們該如何應對?難道楚王爺希望我們的士兵用樹枝去和敵人戰鬥嗎?”
楚凡也沒有想到今天早朝會出現這麼一個鐵憨憨,其實現在在朝堂當中已經有很多大臣都在開始懷疑楚安平是不是在和陛下在演一出雙簧,畢竟如果這樣做真的會危害到魏國的國家安全的話,陛下早就開口訓斥楚安平了又怎麼會在這裏安心的聽著楚安平和章禦史辯論。
楚凡作為魏國的皇帝一直以來都將國家安全放在首位,他始終關心百姓的安危。他怎麼可能不知道售賣糧草和兵器的風險呢?
但是能夠理解這一點的大臣寥寥無幾。更多的大臣心中考慮的是魏國是否應該介入倭國的事務。雖然前幾天大家聽說倭國土地上有著巨大的財富時,都感到非常心動所有才到皇家政務處理處要求魏國也出兵前往倭國掠奪財富。
但今天章禦史的話也確實有道理。也算是給他們提了一個醒,如果魏國真的派兵前往倭國國內空虛,匈奴和乾國乘虛而入後果將不堪設想。要知道現在魏國和匈奴以及乾國之間的關係本就緊張,稍有不慎便會引發戰亂。
如果為了暫時的財富而置國家的安全於不顧,豈不是本末倒置?這時,許多大臣站出來向楚凡請求道:“陛下,臣等懇請三思。糧草和兵器乃國之重器,我們魏國有許多地方的百姓還餓著肚子,我們魏國有許多士兵還在使用著陳舊的兵器。如果此時出售糧食和兵器,豈不是會讓魏國陷入更深的困境?我們應當先保障國內的穩定,再考慮對外援助。否則,一旦內外交困,魏國將難以自保。”
倭國人聽到魏國朝廷大臣的反對意見後,心中感到非常不安。他們已經不再奢望魏國能夠派兵援助倭國了,隻希望能夠購買一些糧草和兵器,以便迴到倭國後能夠組建一支能夠抵禦外敵的軍隊。而且如果能夠在魏國買到糧食和兵器那麼他們迴到倭國招收的兵馬就是他們自己的,這樣他們也可以做一個土皇帝了。
倭國流亡者低聲懇求道:“陛下,我倭國雖小但也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如果能得魏國少許援助,必當銘記此恩,誓以世代友好相報。懇請陛下體恤我倭國百姓之苦,施以援手,共渡難關。”
章禦史也跟著帶頭跪在大殿上,懇切地說道:“陛下,切不可為了所謂的名譽而讓魏國自身陷入險境。魏國百姓的安危才是魏國的根本,對於倭國所發生的一切,魏國實在無力承擔過多的責任。對於倭國的百姓,我們也隻能深感同情。”
楚凡看著大殿中跪著的一群人,心中也沒有想到事情會進展得如此順利。他深吸了一口氣緩緩開口:“眾愛卿的忠告,朕也是知道的,可是倭國現在的困境確實令人同情。若是當初我們魏國被侵略時也有他國援手,我魏國當時也不會陷入那般的絕境。所以朕今天就不先做決定了,各位愛卿今天迴去過後仔細思量,明日早朝再議此事。”
楚凡說完後便離開了龍椅,向後宮走去。當他走出昊天殿時對李公公說道:“小李子,你去給文正卿和柳文山帶個話,就說今天晚上如果有倭人找上他們,如果對方送的銀兩夠多,那麼他們就可以收下,同意明天在朝廷上支持售賣糧草兵器給倭國。
當然如果銀兩不夠,就讓他們務必堅守立場,絕不可動搖。隻有當對方給出足夠多的銀兩他們才可以同意明天在朝堂上為倭國人說話,而且你讓他們暗中示意我們魏國也可以派兵援助倭國,隻不過我們需要在倭國有一個駐軍之地,以便日後好控製局勢。
而這個地址就定在倭國的島根縣大田市的森林裏麵,因為那裏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理想的駐軍之地。朕認為倭國人是不會拒絕的。”
在朝堂上當倭國人講述時,楚凡注意到他們提到了島根縣大田市的森林,心中便有了自己的打算。他記得在藍星上,倭國的時見銀山就位於島根縣大田市,而根據倭國人的描述,現在那裏的銀礦還未被發現,現在那裏還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因此沒有人知道那裏蘊藏著豐富的銀礦資源。
對於今天楚安平提出的售賣給倭國糧草兵器之事,楚凡認為也是可行的。隻有讓倭國人自己在倭國和聖武大陸上的其他國家進行戰鬥,才能有效消耗其國力對於以後徹底控製倭國也更有利。
現在聖武大陸上的其他國家隻是奴役倭國百姓獲取財富,並未真正對倭國百姓進行殺戮。而當倭國從魏國購買了糧食和武器後,倭國的百姓便有了反抗之力,進而引發更大規模的衝突,屆時雙方可能就會形成不死不休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