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皇家政務處理處的楚安平收到這一消息後,心中不得不感慨陛下的老謀深算,連戰俘的心都牢牢抓住了。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一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好的前程,能夠在一個和平的環境中成長,接受良好的教育從而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楚安平立即把六部尚書請到了皇家政務處理處,他們聚集在一起,共同研究如何處理這件事以確保陛下的計劃能夠順利進行。
當所有人都到齊楚安平開門見山,詳細闡述了戰俘們的訴求過後,他希望六部尚書能夠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
兵部尚書穆雲巔笑著說道:“陛下此舉真是高明啊。我還在想著怎樣招集這些匈奴人成為我們魏國的士兵,沒想到陛下這一招攻心之策,直接讓這些匈奴人和乾國人心甘情願歸順。”
楚安平等人都看著穆雲巔,畢竟他們都不是行兵打仗的將領,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穆雲巔會如此的高興,他們都在等著穆雲巔的解釋,希望他能夠詳細說明陛下的策略為何如此有效。
穆雲巔接著說道:“我們魏國攻打匈奴無法獲勝很大程度上是不知道匈奴人聚集的地點,而這些戰俘以前就算是在魏國能夠工作換取到能夠吃飽的食物,可是他們不可能會幫助魏國去攻打自己的族人。
畢竟就算是在魏國能夠吃飽身份依然是戰俘,根本沒有自由,而且還要進行繁重的勞役。如今在陛下的教育改革下,他們看到了希望,他們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會為了孩子的未來而選擇徹底歸順魏國,這樣一來,我們不僅能獲得更多的兵力,還能深入了解匈奴的內部情況,可謂一舉兩得。
畢竟我們找不到匈奴的部落,可是對於這些匈奴戰俘來說,那些部落的位置不過是親戚的家而已就如同自家後院般熟悉。為了孩子的前程,他們願意透露一切。這樣一來我們不僅能掌握匈奴的動向,還能通過他們的影響力,逐步瓦解匈奴的抵抗意誌,這樣我們占領匈奴的領地也不會戰死太多的士兵。”
當穆雲巔的精辟分析在眾人耳邊響起時,楚安平不禁點頭稱讚,他感慨地說:
“此計甚妙,我們之前確實未能完全領會陛下的深遠用意。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武者之外,學者的地位也是極為尊崇的。一旦戰俘們得知,他們的子女也有機會成為學子接受教育,並且未來有可能通過考試獲得功名,他們自然會心甘情願地為魏國效力。”
在達成這樣的共識之後,楚安平和六部尚書立刻開始著手製定具體的實施計劃。畢竟,魏國自己的百姓同樣需要更多的教育資源,不可能將大量的教育資源都傾斜給戰俘。
然而也需要為這些戰俘們提供一個合理的安排,這樣既能讓他們看到希望的曙光,又不至於引起本國百姓的不滿情緒。
在這個時候,兵部尚書穆雲巔繼續提出疑問:“你們認為陛下要求所有州縣都按照統一的標準來選拔學子,這是否有些過於理想化了?畢竟,很多州縣的百姓並不具備學習的天賦,如果按照統一的標準選拔,那麼很多州縣可能根本就沒有幾個能夠考上大學的學子。”
緊接著吏部尚書權正誠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果一個州縣考上大學的學子數量減少,那麼相對應的,這個州縣能夠進入朝堂的官員數量也會減少。這樣一來這個州縣的治理和發展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因為大多數入朝為官的官員都會傾向於維護自己家鄉的利益。這可能會導致州縣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擴大,從而影響到魏國內部的穩定局勢。”
楚安平這時帶著一絲戲謔的語氣說道:“你們不在朝會上向陛下提出這樣的問題,現在卻在這裏向我這個老頭子發難,這不是故意刁難我嗎?”
楚雲巔和權正誠聽後尷尬地笑了笑,他們並沒有解釋為什麼沒有在朝會上向陛下提問的原因。他們總不能告訴楚安平,他們之所以想到這個問題,是因為聽說了匈奴的戰俘希望他們的後代能夠接受教育,從而引發了這個思考吧?
就在這時戶部尚書突然開口說道:“或許,我知道一些其中的緣由。”
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了戶部尚書錢戴,他們感到困惑,不明白錢戴一個負責財政的官員,怎麼會了解這個與教育選拔相關的問題。
錢戴率先開口詢問穆雲巔道:“穆尚書,我想問你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我們占領了匈奴的土地過後,那麼匈奴人按照陛下的規則來實行的話,那麼他們的孩子會有多少能夠考上大學?”
穆雲巔這個時候臉色大變,因為匈奴人本來接受過教育的人就很少,若按同樣標準選拔,那麼他們的孩子幾乎不可能有幾個人能考上大學,這樣一來,匈奴地區的穩定和發展將麵臨巨大挑戰,甚至可能引發新的不滿和動蕩。
穆雲巔開口說道:“情況可能會十分的不樂觀。”穆雲巔委婉的說出了自己的判斷。
然而這個時候錢戴卻開口說道:“穆尚書,你的判斷錯誤了,事實上有可能會完全相反。”
錢戴的話引起了楚安平等人的興趣,畢竟他們都認為不樂觀的事情為什麼錢戴卻認為會有轉機。
穆雲巔謙虛的說道:“願聞其詳。”
錢戴微笑道:“如果按照以前聖武大陸上的科舉製度來,那麼匈奴人的孩子或許真的難以脫穎而出。但陛下推行的新製,注重實踐與才幹,而非單純學識。匈奴人擅長騎射、戰術而這是魏國的學子所欠缺的。
這樣一來匈奴孩子在特定科目上或有優勢,反而可能增加其入學機會。同樣的道理,州縣學子許多可能並不擅長儒學,可是他們卻是在農業,或者鍛造以及打獵等方麵有著獨特天賦和豐富經驗。
陛下的新製考察的是學子們的綜合能力而不是單一的學識。如此一來,每個地方的學子隻要能夠發揮自身特長,便能在選拔中脫穎而出考上大學。”
聽見錢戴的迴答,楚安平也獲得了靈感很多事情也就想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