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柳如煙的總結4
柳如煙當然不會相信楚凡所說的話,當然她也隻不過說自己的猜想而已,所以她沒有管楚凡做出的狡辯自己繼續說著自己在滄瀾帝國的時候獲得的情報,以及現在聖武大陸上的局勢來看,楚凡當初所做的事情絕對是別有深意的。
柳如煙繼續開口說道:“就算陛下如此的多說,可是陛下你對待聖武大陸上的各個國家的政策,完全就是根據當初各個國家對魏國借糧的不同反映進行調整的。蜀國當初慷慨解囊援助了魏國二十萬石糧食,那麼陛下就算是蜀國當中有亂臣賊子作亂,陛下也想盡辦法讓當初的蜀王從新掌控了蜀國。
當初的匈奴人即便沒有借糧食給魏國,但是也沒有為難出使匈奴的使臣。所以陛下除了在戰場上進行廝殺殺死的匈奴人之外,投降的匈奴人陛下一個都沒有殺害,而且還給他們提供了居住的地方和吃食,讓他們在魏國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
這不僅是陛下的仁慈,也是陛下對當初匈奴人沒有對使者痛下殺手的迴報,所以陛下對於匈奴的那些普通士兵也沒有進行屠殺。”
楚凡這個時候神情卻是嚴肅了起來,雖然他一直在反駁柳如煙對自己曾經的政策進行解讀,可是自己當初隻是想要讓這些俘虜成為魏國的免費勞動力而已,製作宣紙和下礦挖煤都是十分艱苦的工作,楚凡主要是當初自己隻是不想魏國的百姓去做這些危險而有勞累的工作,才讓這些俘虜去做。
對於說讓讓這些俘虜吃飽,那是因為隻有吃飽了才有力氣去幹活啊,如果說不讓這些俘虜吃飽,那麼誰還能有力氣去下礦挖煤、製作宣紙?楚凡沒有想到魏國之外的其他國家的統治者是這樣看待自己所作出的這項決策的。
這個時候還十分幼小的長孫娉婷對著楚凡開口詢問到:“楚凡哥哥把這些俘虜喂飽過後難道就不怕他們造反嘛?”
楚凡知道魏國的朝廷有著各種防止這些俘虜造反的措施,但是他還是想要聽一下柳如煙的看法。楚凡開口說道:“讓你柳如煙姐姐告訴你為什麼生活在魏國的俘虜們沒有發生叛亂的情況。”
柳如煙也不在意楚凡是不是在考驗自己,反正都是自己想要說的對於楚凡這些國策的見解,就算楚凡不開口詢問自己。自己也會繼續講解下去的。
當然對於長孫娉婷柳如煙也是十分的喜愛的,因為長孫娉婷還保留著那一抹的童真,而這些是她們這些已經成為了大人了過後所失去了的。
柳如煙對著長孫娉婷溺愛的說道:“那是因為他們對生活有著希望。匈奴人入侵魏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匈奴人許多都在冬季的時候吃不上飯,有許多匈奴人在冬季來臨的時候因為暴雪等原因,無法獲得足夠的食物而餓死。
所以他們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富饒的魏國,尋求生存的機會。當然魏國也不可能無償的拿出食物來幫助他們,再加上匈奴的統治者想要通過發動戰爭來獲得更多的財富,所以魏國就會出現被匈奴入侵的情況。
有著這樣的前提條件,那麼當他們被魏國俘虜過後,原本都已經做好了死亡準備的匈奴人,卻發現魏國不僅沒有奪走他們的生命,反而讓他們在魏國隻要勞動就能夠吃得飽,而且還能夠吃得上在北方草原很難吃到的新鮮的蔬菜,那麼他們自然會產生一種滿足感。
而且在他們被魏國俘虜的時候已經是冬天最寒冷的時候了,就算他們發動叛亂最後空手迴到北方草原匈奴的領地上也無法給自己的家庭更多的幫助,反而可能會因為自己這個強壯的人迴到家中把自家老小的口糧消耗殆盡;到時候自己一家人都無法生存下來。自己安心的待在魏國,那麼自己家中的婦孺老小說不定還能夠食用家中留存下來的糧食度過這個冬天。
在俘虜的匈奴人當中,那些普通的百姓匈奴人大多選擇順從,因為他們明白,就算自己發動叛亂迴到北方草原也無濟於事。還不如安心的在魏國生存,雖然工作累了一些,但是魏國的朝廷並沒有苛待他們,反而給予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他們都知道隻要自己還活著那麼自己這個家就還沒有破敗,再加上當初陛下承諾過他們隻要工作滿十年就可以給予他們自由,這讓他們也能夠看到以後自由生活的希望。
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匈奴人俘虜怎麼可能造反?再有一點這些匈奴人是被分配到各個城市不同的礦場和造紙工坊進行看押工作的。他們也知道自己人數和魏國的城衛軍比起來要少很多,所以他們也不會傻傻的進行發動叛亂。
至於乾國的那些俘虜?他們則是更加的不堪。乾國本來對自己國家當中的普通百姓就壓榨的十分的厲害,有許多乾國人過得比匈奴人還不如,當他們生活在魏國這樣的環境下,反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適,隻要付出勞動就能夠吃飽肚子,而且還有著肉食可以食用,在乾國他們就算是一天到晚的辛勤勞作,也難以填飽肚子。
再加上乾國士兵的武力值比匈奴人低很多,所以當看到匈奴人都放棄抵抗過後,他們也是放棄抵抗了。
然後在前麵一個月當魏國的教學改革啟動過後,匈奴人和乾國人都為了自己的後輩子孫能夠來到魏國接受更好的教育,讓自己的後輩子孫不至於像自己一樣大字都不認識一個,這些俘虜紛紛向著魏國的管理者詢問如何能夠加入魏國成為魏國當中的一員。
而這個時候朝廷也拿出了軍功政策,當這些俘虜獲得軍功過後就能夠獲得魏國戶籍,享受與本國百姓同等的待遇。而且還可以提前把自己的家人接到魏國,讓他們也能過上安穩的生活。
這樣魏國就有了十多萬即了解北方草原地形和部落所在地的士兵,又能夠減少魏國本身士兵的傷亡。這就是陛下對於統治帝國的高明之處,反正自己就算是當了滄瀾帝國的女皇也做不到這樣的程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