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南城,蘇輕宛與雲(yún)知州正為城中事務(wù)悉心謀劃。
淮南城的布防亟待加強,蘇輕宛靈機一動,決定借謝家大小姐的身份拓展生意版圖。她廣招人手,不僅著眼於城防建設(shè),還兼顧商業(yè)布局與民生事務(wù),幾手抓得穩(wěn)穩(wěn)當當。
她甚至特意邀請了當?shù)乩限r(nóng),一同探討春耕事宜,出錢又出力,幾乎全方位地接管了淮南城的大小事務(wù)。
青雲(yún)、綠竹和青青,這些曾經(jīng)身為武婢的女子,如今都成了蘇輕宛的得力助手,在各項事務(wù)中發(fā)揮著關(guān)鍵作用。
念青因尚未歸家,晨風便承擔起擴招王府護衛(wèi)的重任,這些新招募的護衛(wèi)大多駐守在外院。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淮南王府漸漸有了一品親王府該有的氣派模樣。
蘇輕宛雖整日忙碌,卻也懂得忙裏偷閑,盡情享受生活。
她熱衷於品嚐淮南的各類美食,短短半個月時間,身形就圓潤了一圈。青雲(yún)和綠竹見此情景,心中滿是成就感,隻要稍有閑暇,便帶著蘇輕宛在城中探尋更多美味,三人一同在美食的世界裏尋覓樂趣。
這幾年,淮南城人力匱乏,城中滋事擾民的惡霸橫行無忌,各種不平之事時有發(fā)生。
好在府衙擴充人手後,街上巡邏的隊伍明顯增多。起初,仍有一些不知收斂的惡霸尋釁滋事,每當這時,蘇輕宛都會秉持公正,果斷斷案。
漸漸地,城中治安大為好轉(zhuǎn),許多年輕兒郎見此情形,也都踴躍投身府衙,希望能為維護城中秩序貢獻力量。
晨風也在府衙謀得了官職,負責訓(xùn)練新兵,為淮南城的安穩(wěn)添磚加瓦。
在蘇輕宛等人的努力下,淮南城中逐漸呈現(xiàn)出興盛繁榮的景象。
與此同時,淮南小郡主迴到淮南的消息,也如長了翅膀一般,傳到了京都陸璟的案桌前。
陸璟對此並不意外,他心裏清楚,淮南平反後,蘇輕宛迴淮南祭奠先祖是人之常情。他篤定,隻要淮南王府仍在封地,蘇輕宛就不可能徹底脫離他的掌控。這些年,他忍受了無數(shù)個日夜的相思之苦,有的是耐心繼續(xù)等待。
他在心底暗暗發(fā)誓,蘇輕宛,不管你是以長嫂的身份,還是淮南小郡主的身份,都休想逃出他的掌心!
雲(yún)知州也已向朝廷遞上奏折,奏明淮南王府迎迴主人一事,希望朝廷能夠恢複淮南王府在封地的所有規(guī)製,讓淮南一帶重新歸淮南王管轄。這一奏折在朝中引發(fā)了軒然大波,大臣們?yōu)榇耸聽幷摬恍荨?br />
朝堂之上,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
一部分大臣認為,淮南小郡主是女兒身,族中又無男丁,恢複封地實在不合規(guī)矩,難道要封一位女王爺嗎?還有人質(zhì)疑,十幾年過去,淮南一脈幾乎斷絕,傳說中淮南小郡主早已撞死在養(yǎng)心殿,如今突然冒出一個小郡主,是真是假尚未可知,說不定是淮南王府的舊人貪圖榮華富貴,妄圖趁著平反的機會謀奪封地財富。
按常理來說,此事在朝中獲得通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尤其是淮南一脈的武將們,本應(yīng)是最堅決的反對者。
寧遠侯、陳大將軍皆屬於淮南王一脈的將軍,文官們本以為他們會在朝堂上極力反對恢複淮南王府封地的提議?烧l能想到,朝堂之上,這兩位將軍卻安靜得如同鵪鶉,自始至終,竟連一句話都未說出口。
這群武將平日裏行事頗為有趣,如今天下太平,西林和談推進得十分順利,他們大多選擇卸甲歸田,安享富貴。
然而,在國政事務(wù)上,他們卻特別喜歡與陸璟作對。就拿早朝商議最簡單的貪汙案來說,他們能與陸家一派的官員唇槍舌劍地掰扯整整一個時辰,事無巨細,仿佛鐵了心要找攝政王陸璟的麻煩。
可奇怪的是,在淮南一事上,陸璟選擇了保持靜默,而這群平日裏愛挑事的武將,竟也離奇地跟著沉默不語,朝堂上的氣氛一時變得有些微妙。
淮南王小郡主迴王府的消息傳到京都沒多久,淮南又有新消息傳來,稱昔年淮南王世子的長子尚在人世,如今已請旨封王,欲接管淮南封地。這一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讓原本喧鬧不已的文官們啞口無言。
小郡主是女兒身,他們尚有理由阻攔恢複封地一事,可如今世子有血脈在世,且是長子,這讓他們一時沒了對策,不知該如何阻攔。於是,又有人站出來質(zhì)疑,當年世子和長公主有婚約,卻尚未成婚,怎麼可能會有兒子?一時間,文官們眾口鑠金,同仇敵愾,紛紛上書,請皇上降罪淮南,並撤迴封地。
其中,中州的官員反抗最為激烈。
畢竟,淮南這片富庶之地,在過去的十餘年裏,一半歸西南,一半歸中州管轄。如今若淮南迎來真正的主人,中州勢必要失去這塊“肥肉”,他們自然心有不甘,極力反對。
可當下,朝中眾人誰也不清楚淮南如今究竟是怎樣一番情形,淮南王府是否真的迎迴了主人,一切都還是未知數(shù)。
寧遠侯挺身而出,主動請纓道:“王爺,長公主殿下,末將與淮南王府素有舊交,內(nèi)子也一直念叨著要迴淮南探親。臣懇請趕赴淮南,探聽實情。淮南王府之事是真是假,臣此去一看便知。若世子當真有兒子在世,臣自信能一眼認出來!”
長公主神色沉著冷靜,微微點頭,淡淡地說道:“準了。王爺,您覺得呢?”
陸璟心中暗自將長公主、寧遠侯等人罵了個遍,麵上卻依舊不動聲色,語氣平緩地說道:“淮南封地一事,茲事體大。寧遠侯與淮南王府有舊,貿(mào)然前去,怕是諸多不妥吧!
長公主聞言,不禁微微蹙眉。
她實在沒想到,陸璟竟會反對寧遠侯前往淮南。在她看來,看在小五的麵子上,陸璟無論如何都不該反對此事。況且,如今西南勢力坐大已成事實,朝廷必須在邊境扶持新的勢力與之製衡。念青若能接管淮南,一來他是淮南血脈,二來又有皇室血脈,無疑是最為妥當?shù)娜诉x。
“那依王爺之見,該如何是好?”長公主直視著陸璟,開口問道。
“既然淮南迎迴舊主,一心想要恢複淮南封地的權(quán)力,那就請小郡主帶著世子上京麵聖吧。”陸璟語氣淡漠,眼神中卻隱隱透露出一絲不容置疑的意味。他離不開京城,可他有的是辦法,讓蘇輕宛主動迴到他身邊。
待到聖旨抵達淮南時,已是四月末,天氣逐漸炎熱起來。蘇輕宛那些日子連日奔波於淮南和西林的商貿(mào)溝通事務(wù),身體不堪重負,累得病倒了,隻能在屋內(nèi)臥床歇息。
聖旨剛進城門,消息便迅速傳到了王府近衛(wèi)耳中。蘇輕宛聽聞,強撐著病體,披衣而起,準備接旨。展開聖旨,她一眼便認出了上麵的筆跡,那筆鋒剛勁有力,正是陸璟的筆跡。
他要她上京,這聖旨上的措辭,絲毫不見客氣。
蘇輕宛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僅僅從這聖旨之中,她便能清晰地察覺到陸璟壓抑的怒火。
想必他至今仍對她假冒長嫂一事耿耿於懷,心中定然還在疑惑,她究竟是如假包換的長嫂,還是另有隱情。
“本郡主身體嬌弱,實在受不了這長途跋涉之苦,怕是上不了京。攝政王若想商議淮南諸事,不妨親自來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