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迴:白狼山之戰
大軍來到易縣的時候,軍中不少人染上了傷寒疾病,這些人大多都是司隸、兗州、徐州這些地方的士兵,可能是因為水土不服的原因,所以集體病倒了。
呂布隻能讓人前往並州五原郡,請曾經為並州邊軍治療過傷寒的神醫張仲景,前來為遠征軍的士兵們治療。
郭嘉和前世一樣,也在每日行軍的顛簸中,染病倒下了。
郭嘉強忍著身體的不適,獻計道:“遠征大軍的行軍速度現在太慢了,即使成功也要耗費不少時日,如此下去會讓敵人防守的力量逐步增強。與其如此費時費力,不如主公親率並州騎兵,攜帶幹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攻遼西,大軍和我一同在易縣休整,等待神醫到來醫治。”
呂布采納了郭嘉的計策,將大軍交給了戲誌才統領,在易縣休整,然後他親自帶著三萬並州騎兵,迅速往遼西方向進攻。
負責擔任此次向導的人叫田疇,他曾經是袁紹的手下。
遼西境內泥濘難行,到處都是泥河、湖沼、斷崖,險徑布滿了大地,如果沒有熟悉地形的本地人做向導,光光是不明地理這一因素,也許就會讓遠征大軍深陷其中,進退不得。
在田疇的指引下,大軍終於順利到達了烏桓大軍駐紮的柳城附近。
這個時候是建安七年的八月,大軍從洛陽出征的時候還是四月,現在已經是過了整整四個月了。
來到一個叫白狼山的地方,呂布佇立在山頭,俯瞰著山下的烏桓騎兵陣地,感歎道:“這些夷人,雖然數量多,但是一點用都沒有,他們根本不懂兵法,也不懂排兵布陣。這是上天要給我一個消滅烏桓的機會,今天務必要一戰功成!”
幽州牧張遼擔任此戰先鋒,他帶著一萬並州騎兵從白狼山上向下發動突襲,在巨大的衝擊力之下,一萬並州騎兵直接將烏桓騎兵的陣型衝散了。
呂布見張遼先手已經達到了效果,於是帶著剩下的兩萬騎兵,從白狼山衝下,沿著已經被衝散的烏桓陣型,開始了斬首行動。
烏桓騎兵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漢軍騎兵,居然能輕鬆在馬背上做著各種高難度的動作。這一點別說當初長期和他們作戰的幽州騎兵做不到這點,就連他們這些在馬背上長大的異族,也沒法做到。
呂布超越時代的馬鞍和雙邊馬鐙,一開始針對的就是那些善於騎射的胡人,不管是之前與鮮卑、匈奴戰鬥,還是現在和烏桓戰鬥,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這一戰,張遼立下了大功,在並州邊境發育了十多年的他,終於迎來了立功的機會。
他斬殺了烏桓十幾個大將,奪下了烏桓的王旗,最後還在追擊戰中,親自砍下了烏桓單於蹋頓的人頭。
呂布隻用了半天的時間,就順利進入了柳城。
負責守城的袁尚、袁熙兄弟,看到勢頭不對,早早地就棄城逃跑了,這一次,他們隻能往遼東而去。
不少烏桓騎兵都放下兵器,投降呂布。
呂布論功行賞,先是封了張遼為柳侯,又讓縣導田疇擔任柳城的縣令。
對於投降的烏桓士兵,呂布采取了戲誌才的建議,解除了他們的武裝,並且施行了有效的方針,用來感化當地的烏桓百姓,讓他們逐漸融入漢文化。
遼西當地的十幾個異族,都帶著貢品,成群結隊地來到柳城,向呂布表示效忠之意,還尊稱呂布為“天單於”。
此戰過後,困擾了幽州幾十年的烏桓問題被徹底解決了,呂布軍隊的實力變得更加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