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迴:天下布武
建安八年(公元202年),解決了遼東問題的呂布,完成了北方的統一。
呂布重生的那年是公元188年,到現在已經有14年了,這些年他保衛並州,破鮮卑,收匈奴,穩步發展,終於是平定了中原和北方,結束了黃巾之亂以來中原和北方二十年的戰亂局麵。
大漢天下一共有十三個州,現在已經有七個半在呂布的手中,分別是:並州、青州、徐州、豫州、兗州、幽州、冀州,還有半個司隸。
呂布領地管轄的在冊人口超過了一千萬,兵力超過三十萬。
四十三歲的呂布,總算是完成了他“天下布武”的第一步。
接下來,呂布就要開始施行新政了。
第一項新政就是:
在各個郡、縣都開設新式學堂,由朝廷出資,命名為“奉先學堂”。
主要招收的學生都是軍中士兵的弟弟、兒子。
學製為三年。
第一年學習基本的讀書寫字。
第二年學習桑農民生。
第三年學習兵法韜略。
完成三年的學習後,統一進行考試。
成績優秀者,可進入洛陽的“太學”,或者是“講武堂”。
這個講武堂是呂布一手創辦,主要是培養軍中的基層軍官。
天下布武的關鍵就是改革軍隊,軍中的將官不僅要作戰勇猛,還要懂一些民生政治,方便他們執掌一地的軍政大權。
第二項新政就是:
廢除土地私有製,將全國的土地全部收為國有,在全國範圍內施行屯田製。
軍屯製下,所有招募的新兵,在前兩年不僅要參加軍隊的日常訓練,同時還要參加生產勞動,收獲得到的糧食,三成交給縣府,存入官倉,七成由軍隊內部消化。
民屯製下,百姓給朝廷打工,每個月領取一定的補貼,收獲得到的糧食,百姓和朝廷五五分賬。
這項新政嚴重觸動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因為並州士族已經被呂布滅得很幹淨,所以屯田製在並州的推行很順利。
但是在中原跟河北,仍然有很多世家大族存在,所以屯田製的推動舉步維艱。
這就需要軍隊的配合,來處理那些反對的世家大族。
第三項新政是:
由幽州的張世平、蘇雙,冀州的甄儼,兗州的衛茲,徐州的糜竺,並州的嚴冬,這六大商賈牽頭,成立“奉先商社”、“奉先鏢局”、“奉先錢莊”。
奉先商社負責全國範圍內的商業活動,以及在邊境開設榷場,與遊牧民族進行有限的商業往來。
奉先鏢局負責沿途押送物資,其成員多為退伍的士兵,還有一部分的江湖遊俠。
奉先錢莊負責吸收民間的存款、進行借貸業務。
除了這三大新政以外,呂布還跟各州郡的一把手,全部都結為了姻親關係。
呂氏一族的女子,嫁給這些一把手家族中的男子。
呂氏一族的男子,迎娶一把手家族中的女子。
呂布的這個做法,一方麵加強了和各個州郡一把手的聯係,另外一方麵,他打算培養一批隻效忠於自己的新士族,來取代東漢建國以來近兩百年形成的那些舊士族。
士族問題是壓在東漢王朝身上的一座大山,需要緩緩圖之,呂布預計花費三到五年時間,培養出新的士族,來取代老士族,待穩定後方,一切都塵埃落定之後,他就要發動南征,統一全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