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許閑這小子真歹毒(1)
聽著蘇雲章的話。
許閑眾人皆是一愣。
景王和齊王原本還在納悶,蘇雲章為何好端端的召他們入宮議事,原來是上酈國發(fā)生了內亂。
“爹。”
蘇禹率先開口,問道:“爹,現在這青山王對我們楚國朝廷是什麼態(tài)度,對烏桓又是什麼態(tài)度?”
聽聞此話。
眾人的目光皆是落在蘇雲章的身上。
因為蘇禹這話問的確實關鍵。
上酈國原本已經有對楚國俯首稱臣的意向。
楚國也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要北出長城,征討烏桓。
所以現如今上酈國的變故對楚國朝廷而言,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蘇雲章將信函遞給蘇禹,“這正是朕犯難的時候,因為青山王已經決定向我楚國俯首稱臣,他派遣的使臣已經在前來上京城的路上。但上酈國太子也已向我楚國發(fā)出了求救,朕想問問你們的態(tài)度。”
“爹。”
景王思忖著,直言道:“兒臣倒是有一個想法。上酈皇已經死了,剩下的上酈太子不過是茍延殘喘而已,我們跟烏桓之間大戰(zhàn)在即,哪裏有精力去管上酈國的事情?如今上酈大局已定,而且青山王還肯向我們俯首稱臣,那我們就接受唄,反正上酈國誰當皇帝,對我們的影響都不大,我們隻管北征烏桓。”
蘇雲章轉頭看向齊王,問道:“老三,你是怎麼想的?”
齊王緩緩開口,“兒臣的意思跟二哥差不多,先接受,再觀察。”
“兒臣有不同想法。”
蘇禹眉頭微凝,沉吟道:“上酈國太子大勢已去,我們確實沒有必要為他撐腰,耗費我們的精力,但青山王不可不防。兒臣對他還是有所了解的,青山王金勇乃是上酈皇同父異母的七弟,而且他今年才三十二歲而已。”
“最關鍵的是,兒臣這兩年得到的消息是,青山王是個沉溺酒色的權貴,是上酈皇最放心的一個王爺,但他卻能在我們楚國都不知情的情況下,以雷霆之勢反動政變,殺了上酈皇,這說明他已籌備隱忍不知多少年,是一條毒蛇。青山王現在對我楚國俯首稱臣,又怎麼證明他不是隱忍,不是對我楚國邊疆暗藏殺機?”
“所以兒臣的建議是,為北伐可以先接受青山王的投誠,但絕對不能這麼簡單,而且要向上酈邊疆增兵,持續(xù)給青山王造成軍事壓力,讓他無暇顧及其他,然後我們在暗中調查上酈國的情況,知己知彼,好應對今後可能出現的任何突發(fā)情況。”
聽聞此話。
蘇雲章認可點頭,“你這個辦法倒是合理。”
說著,他看向許閑,問道:“許小子,你有沒有什麼想法?”
許閑道:“姐夫方才說的是政治角度和軍事角度,那我倒是有個經濟角度可以說說。”
蘇雲章十分好奇,“那你來說說。”
景王和齊王兩人的目光,同樣落在了許閑的身上。
許閑解釋道:“我堅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即便上酈國願意成為我楚國的屬國,但我們也要時刻警惕,甚至是加以控製,因為在我看來,上酈國作為屬國,卻有絕對的政治經濟獨立性,所以從理論上而言,他就是個獨立的國家。”
“但我們想要對上酈國進行直接控製也非常困難,曆史上曾有很多中原王朝成功控製過上酈國,但最終他們又脫離了掌控,所以我們可以進行間接控製。”
蘇雲章感覺許閑說的很有道理,焦急道:“那你展開說說。”
許閑繼續(xù)道:“上酈國以農業(yè)為主,商業(yè)並不發(fā)達,所以他們對楚國的經濟依賴很小,但經濟其實是間接控製一個國家的良好手段。”
“我們需要掌控上酈國的貿易主導權,壟斷上酈國所需的絲綢、瓷器和書籍等產品,同時加大對上酈國人參、藥材、皮毛和馬匹等需求,讓上酈國對楚國形成貿易依賴。軍事上,等我們成功剿滅倭寇之後,要占領上酈國所有港口,控製上酈國所有對外通道,迫使其經濟孤立。”
“還有貨幣,我們今後要將楚國貨幣打造成諸國通用國幣,逐步取代上酈通寶,掌控他們的貨幣經濟命脈。還有便是培養(yǎng)親楚士族,扶持親楚派掌權,推動上酈國對楚國的經濟政策傾斜。今後逐步加大楚國對上酈國的糧食出口,打擊上酈國農業(yè)命脈,如此一來,上酈國將徹底掌控在我楚國手中。”
聽聞此話。
蘇雲章幾人皆是一驚。
他們真是沒想到,許閑竟然能想出來這般陰毒的計謀來。
許閑這是要從政治、經濟、地緣和農業(yè)等領域完全控製上酈國。
這可比簡單的武力威懾要狠的多。
蘇禹對此倒是並不震驚。
因為蘇禹連推恩令都能想的出來,這些手段算得了什麼?
蘇雲章對於許閑的主意,自然是非常認可,非常高興。
但景王和齊王兩人,卻是有些膽寒。
因為許閑真是陰毒的令人感到恐懼。
他們兩人真是想不到,今後他們若是就藩後,許閑會用什麼樣的招數來對他們。
“好好好。”
蘇雲章看向許閑的眼眸中,是抑製不住的欣賞,“朕就知道你的主意最多,若是如此對付上酈,咱們楚國倒是也沒必要勞師動眾。”
“沒錯。”
許閑微微點頭,沉吟道:“間接控製有時候比直接控製更加有效果,我們隻要掌握他們的經濟和農業(yè),那讓上酈國陷入混亂,也不過是在我們的翻手之間而已。”
蘇雲章應聲道:“那這件事就由你來負責,你盡快搞個詳細的案子出來,然後讓你姐夫去執(zhí)行。”
許閑應聲道:“臣明白。”
蘇雲章讓他負責,他自然是非常高興的。
因為這件事不但有利可圖,而且是大利。
“對了。”
蘇雲章繼續(xù)道:“上酈國使臣也由你來接待吧,一個叛臣派來的使臣,朕就不見了,朕不管你怎麼說,隻要將他們打發(fā)走便是。任何事情都不能影響我們北伐。這是今年最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