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道,問題接踵而至。
“真不應該扔掉那具警察屍體!”
連七這邊發完信息後,忍不住罵了一句。
他氣得差點把手機砸了。
但最終還是理性占了上風。
與何老的心境驚人的一致。
兩個人都想過要砸手機。
而另一邊,何老也很惱火。
他和連七隻是合作關係,並沒有互相依附的必要。
但這人居然敢如此說話,讓他非常不能接受。
看完短信後,何老也不再繼續迴信了。
害怕真的被追蹤到。
當然他們的手機裏有防偷窺軟件。
但即便如此,依舊小心翼翼。
同時,何老也通知了其他三人現在的狀況。
讓大家一定要冷靜,千萬別露馬腳。
正當連七和何老聯係的時候。
另一邊,司徒明已經截獲了這些信息。
“老大,他們倆又聯絡了。”
司徒明把電腦遞到了莊巖麵前。
莊巖掃了一眼信息,冷笑一聲。
同時,他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
“看來是真的急了,我也得加快動作了。”
說完便全力加速。
船身的晃動讓司徒明抓緊了扶手。
“老大,慢點開,咱這船體積大,就算跑也跑不過快艇啊。”
司徒明臉上滿是為難之色,雖然不暈船,但這麼高的速度在海上行駛。
還是讓他害怕自己的安全。
生怕一個不慎翻了船。
嚇白了臉的司徒明被忽視在一旁。
現在必須盡快找到連七所在的船隻。
再晚一點的話,設備肯定會被銷毀。
正在焦急之時,魏長官打了電話過來。
“莊組長,你猜對了。”
“通過前些日子的監控,發現每三天就會有一艘漁船停靠在碼頭一次。”
“停靠的位置很隱蔽,而且每次都會從船上搬下幾個大箱子。”
“箱子看起來很幹,證明沒有浸水痕跡。”
“之後會被放在一個小木屋裏,那個木屋是守海人的舊住所。”
“早就廢棄了。”
“漁船離開後,一輛貨車會來接貨。
貨車用的是偽造牌照,車輛也是報廢的。”
“根據路線分析,最後可能去了何老公司的一個倉庫,但那裏監控有限,不能確定。”
魏長官詳細報告了最新的調查結果。
他本能地把莊巖當成上司,事無巨細地匯報。
“試著用人臉識別係統,找到清晰畫麵中的貨車司機。”
“貨車司機戴了帽子和口罩,沒有露臉照片。”
魏長官迴答道。
“放心,搬運這麼多大箱子肯定會累。”
“累了自然會摘下口罩和帽子休息一下,一定會有的,請各位同事仔細查找。”
“這事很重要,如果能找到運送貨物的人是給四大家族,那就是鐵證。”
“還有那艘漁船,馬上找到負責人,這個人非常關鍵!”
莊巖堅定地說道。
隻要有疏忽,總有破綻。
隻要犯罪,必定有證據留痕。
“好的,馬上安排!”
掛斷電話後,莊巖眼神如炬。
今晚,一定要抓到連七就算他再怎麼有天分,法律的懲罰還是跑不了!
此刻,在公海的一個地方,一艘不起眼的小漁船正在隨波逐流。
船上的燈光全都沒開,看起來就像是座廢棄的船隻一樣。
而這艘看似普通的漁船上,卻是連七藏身的秘密據點。
這船是他特意買的一條舊船,沒人會想到這樣的一艘破船上每天能印出幾億假鈔來。
船甲板上坐著一個人,身形異常嬌小,麵容稚嫩像個小娃娃。
他身穿一套連體水手服,裝扮得跟船員似的。
可與他外表不同的是,他嘴裏居然夾著一根煙,一看就是老煙民了。
這個長得隻有七八歲大小的孩子,正是背後的操縱者—製假幣高手連七。
連七從小就展現了畫畫的天賦,但由於天生侏儒癥,從出生起便飽受歧視。
家中父母對他冷嘲熱諷,還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妹妹。
作為中間的那個孩子,每天都受到家裏人的白眼。
這使他在充滿恨意的環境中長大,心裏頭充滿了扭曲。
個子隻有一米二多點兒,模樣卻停在孩童的模樣!
畫畫工具也是撿別人不要的畫筆,在自家後院牆壁上塗鴉。
為此沒少挨老媽一頓揍。
認為他在家搞破壞,從來不會有人覺得他會畫畫有什麼出息。
直到有一天,連七已經長大了,家長不再管他,還把他趕出了門。
美名曰希望他能自力更生,但實際上,他這次真的是被放棄了。
離家後的日子並不好過,畢竟身高太矮加上一副小孩臉相。
工作找了半天也沒人要,就連最低級的洗碗活也做不了,因為他手腳不方便。
直到某日漫無目的地流浪時遇到了一位街頭藝人。
因為對繪畫癡迷至極,除了四處討食之外,其餘時間就坐在這位藝人的不遠處,羨慕地看著對方創作。
漸漸地引起了那名藝人的注意,本以為他隻是個小孩兒,哪知道其實是個成年男性。
於是這名好人把他帶迴了住處。
當時的連七還以為遇見了救星,夢想著生活即將改變。
可沒想到之後的日子更糟糕。
那個藝人自己日子也不算富裕,有的時候甚至完全忽略掉了連七。
但他毫無怨言,在內心深處覺得隻要還有個人願意接納他便已是極大恩惠。
晚上還會偷偷祈禱願上帝保佑這位善心人可以長久安康。
從那天開始連七白天幫他搬畫布上街,夜晚再協助運迴。
直到有次藝術家得了重病沒法動彈,手上卻有兩個顧客預定了兩幅肖像畫,定金早收了不說還用完了,客戶照片都在手裏等著完成交付。
無奈之下連七一咬牙決定代勞。
他拿起了畫具對照圖片仔細勾勒。
當買家過來驗貨時驚歎不已,連連稱讚作者技藝非凡、栩栩如生。
此時那位藝人得知了他的才能,但沒有說出真相而是將榮耀全部攬歸己身。
不過對於這一切連七毫不在意,依舊盡心盡力地幫助師傅打理日常事務。
隨著那次作品成功售出,越來越多的人找上門來訂購畫像,範圍涵蓋了普通百姓甚至達官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