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呂嶽下凡
他拍手稱快道:“陛下所言極是!”
“呂嶽之神通廣大,且擅長瘟疫之術,此刻下凡,定能大展神威!” 林火見聞中領悟,心中亦感欣慰。
他深知呂嶽在封神之戰中表現卓越,不似十天君那般命運多舛。 有呂嶽相助,人族或許能扭轉乾坤,抵擋闡教之攻勢。
於是,聞仲不再耽擱,立刻起身前往邀請呂嶽。
他心中充滿期待與激動,暗道:“此次有呂嶽相助,定能讓闡教那些賊子付出代價!” 而林火則站在原地,目送聞仲離去。
他心中亦感慨萬分,暗道:“聞仲雖為災星,卻也是人族之忠臣。” “但願此次他能成功請來呂嶽,為人族帶來一線生機。”
不久後,聞仲便來到呂嶽之居所。
他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道明來意。
呂嶽聽聞人族遭闡教欺淩,洪水肆虐,眼中閃過一絲怒意。
他沉吟片刻,方才緩緩開口:“聞仲,你之所言,我已知悉。” “闡教之行徑,確實令人發指。”
“我呂嶽雖不才,卻也願為人族盡一份綿薄之力。”
聞仲聞言,大喜過望,連連道謝。 呂嶽擺擺手,示意他不必多禮。
二人商議一番後,決定即刻下凡,前往西岐城助戰。
臨行之際,呂嶽再次叮囑聞仲:“此行兇險萬分,你需小心行事,切勿輕舉妄動。” 聞仲點頭應允,心中卻充滿了鬥誌與決心。
殷商大軍,如烏雲壓頂,浩浩蕩蕩。
然聞仲一聲令下,大軍頓時分崩離析,各領其兵,四散而去。
餘化、張奎二人,領命會師,共謀秦州。
餘化騎著一匹烏黑無光的戰馬,身披重甲,手持一柄長刀,神情冷峻。 他望著前方,秦州的方向,眼中閃爍著淩厲的光芒。
而張奎則身著錦衣,腰懸寶劍,麵如冠玉,他輕搖羽扇,頗有幾分儒雅之風。 二人會合之際,張奎拱手笑道:“餘將軍,久違了。”
餘化聞言,冷冷一笑,道:“張奎,此次會師,非為敘舊。”
“秦州之地,乃我殷商必爭之土,你我需同心協力,將其拿下。” 張奎聞言,神色一正,道:“餘將軍所言極是。”
“秦州之戰,關乎殷商氣運,我等自當竭盡全力。” 二人商議一番,決定兵分兩路,夾擊秦州。
餘化領兵先行,張奎則暗中布下陣法,以待敵軍。 餘化率軍一路疾行,所過之處,雞犬不留。
秦州守軍聞訊,大驚失色,急忙報知城主。 城主聞言,慌忙召集兵馬,出城迎戰。
兩軍對峙之際,餘化策馬而出,長刀指天,大喝道:“ 秦州守將,何不早降?” “我殷商大軍已至,抵抗無益!”
秦州守將聞言,怒目而視,喝道:“餘化匹夫,休得猖狂!秦州之地,豈容你等染指?” 餘化冷笑一聲,揮戟便斬。
秦州守將挺槍相迎,二人戰在一處,難解難分。
然餘化勇猛無比,長刀舞動之間,風雷滾滾,逼得秦州守將節節敗退。
與此同時,張奎暗中操控陣法,隻見四周湧起陣陣濃霧,將秦州守軍困於其中。
守軍慌亂之際,張奎揮動羽扇,陣法發動,無數利刃從天而降,將守軍殺得片甲不留。 餘化見狀,大喝一聲,長戟如龍出海,直取秦州守將首級。
守將避無可避,被餘化一戟斬於馬下。
秦州守軍見主將陣亡,頓時潰不成軍,四散而逃負。
餘化、張奎二人乘勝追擊, 一路勢如破竹,直逼秦州城下。 城主見大勢已去,無奈隻得開城投降。
殷商大軍浩浩蕩蕩進入秦州城,城中百姓噤若寒蟬,不敢有絲毫反抗。 餘化、張奎二人占據秦州之後,並未停歇。
他們深知闡教勢力龐大,不可小覷。
於是二人商議一番,決定在秦州布下重重防線,以逸待勞,靜候闡教來犯。
同時他們又派人四處打探消息,企圖找到闡教的弱點所在,以便一舉將其擊潰。 此刻的殷商大軍在餘化和張奎的帶領下士氣高漲,戰意盎然。
餘化與張奎二將,在秦州一戰後,聲名大振。
他們並未停歇,而是繞道西岐,意圖摧毀界牌關,再撤迴佳夢關、穿雲關修整。 二將行至西岐,但見那界牌關巍峨聳立,守軍嚴陣以待。
餘化眼中閃過一絲淩厲之色,他深知,此戰關乎殷商氣運,絕不能有絲毫懈怠。。 “張奎,你且看我如何破這界牌關!”
餘化言罷,縱身而起,直取關隘。
他手中化血神刀揮舞之間,血光四濺,守軍紛紛倒下,無人能擋其鋒。 張奎見狀,讚歎不已:“餘將軍勇猛無敵,真乃我殷商之福!”
他亦不甘示弱,施展遁地術,瞬間便穿越重重防線,出現在敵軍後方。
他手中寶劍揮舞,如同閃電般穿梭於敵軍之中,每一次劍光閃爍,便有數名敵軍倒下。 二將如同猛虎下山,勢不可擋。
界牌關守軍在他們的猛攻之下,節節敗退,最終關隘被破,守軍四散而逃。
餘化站在關隘之上,俯瞰著潰敗的敵軍,豪情萬丈:“闡教賊子,不過如此!” “看我殷商大軍如何踏平西岐!”
張奎亦是意氣風發:“餘將軍所言極是!我等當乘勝追擊, 一舉拿下西岐!” 然而,二將並未997盲目冒進。
他們深知,戰爭之道在於張弛有度。
於是,在摧毀界牌關後,他們決定撤迴佳夢關、穿雲關休整,以待後續之戰。 在撤迴的路上,二將談論著此戰的得失。
餘化感歎道:“化血神刀雖利,卻也需慎用。”
“戰爭之道,在於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 張奎點頭附和:“餘將軍所言甚是。”
“我之遁地術雖能日行千五百裏,但亦需審時度勢,不可輕舉妄動。” 二將相互勉勵。
佳夢關、穿雲關內,二將的到來引起了熱烈的歡迎。
將士們紛紛上前參見,表達對二將的敬仰之情。 餘化與張奎亦是謙遜有禮。
同時,西岐城外,周軍駐紮之地。 薑子牙麵色凝重,步入武王大帳。
他深吸一口氣,俯首奏稟武王,聲音中帶著幾分沉痛:“大王,此次大洪水肆虐,西岐損失慘重,臣特來奏稟。” 武王聞言,眉頭緊鎖,示意薑子牙細說。
薑子牙頓了頓,開始逐一細數:“牛馬損失,不計其數。”
“洪水洶湧,田園被淹,牧場成澤,我西岐所蓄之牛馬,或溺亡,或流失,初步估算,損失已逾萬頭。” 武王聞言,心頭一震,卻仍保持鎮定,示意薑子牙繼續。
薑子牙接著奏道:“金錢損失,更是慘重。”
“洪水所過之處,府庫被淹,金銀珠寶盡皆流失。”
“據臣所知,西岐各府縣所存金錢,損失已近千萬兩。” 武王臉色愈發難看,但仍強忍著聽下去。
薑子牙繼續道:“兵器損失,亦是不容忽視。” “洪水之中,鐵器易鏽,木器易腐。”
“我軍所備之兵器,經此一劫,損壞者十之七八,戰鬥力大打折扣。” 武王此刻已是麵色鐵青,他緊握雙拳,似乎在極力克製著自己的情緒。
薑子牙見狀,心中一歎,卻仍不得不繼續奏報:“物資損失,更是無法估量。” “糧食、布匹、藥材等生活必需品,在洪水中盡皆損毀。”
“百姓生活困苦,西岐經濟陷入癱瘓。” 說到此處,薑子牙已是聲音哽咽。
他抬頭望向武王,卻見武王已是麵色蒼白,搖搖欲墜。
他心中一驚,急忙上前扶住武王:“大王,保重身體啊!” 武王顫聲問道:“人員損失...…如何?”
薑子牙聞言,心中一痛,卻仍不得不據實迴答:“人員損失,慘不忍睹。” “洪水肆虐,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死傷無數。”
“據初步統計,西岐城內,死難者已逾萬人。” 武王聞言,如遭雷擊。
他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著薑子牙,仿佛要從他臉上看出些許希望。 然而,薑子牙隻是默默地低下頭,無言以對。
突然,武王猛地噴出一口鮮血,身體軟軟地倒了下去。
薑子牙大驚失色,急忙唿喊道:“快來人!大王昏倒了!”
殿內頓時亂成一團,醫護人員匆匆趕來,將武王抬入內室救治。 薑子牙站在原地,心中五味雜陳。
他深知,這次大洪水對西岐的打擊是致命的,而武王的倒下,更是讓西岐的未來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他抬頭望向天空,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他知道,此刻的西岐需要他,需要他站出來,帶領西岐走出這片黑暗。
洪水過後,西岐內外, 一片狼藉。
昔日繁華的城池,如今已是破敗不堪,滿目瘡痍。
而更為可怕的是,隨著洪水的退去,瘟疫卻悄然爆發,如同附骨之疽,迅速蔓延開來。 大街小巷,到處可見病倒的百姓。
他們麵色蒼白,眼神無助,口中發出微弱的呻吟聲。
有些人已經失去了意識,躺在地上一動不動,生死未卜。
而他們的家人,則隻能在一旁無助地看著,心如刀割,卻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