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老鏢師護(hù)著薛梅逃出城外,這時馬上的薛梅似乎全身都伏在馬背上,正在控轡疾駛,馬兒像是從塵土中慢慢衝出來似的。而馬上的人除了趕路之外,也絕顧及不到這一切。
兩人騎著馬一路狂奔很快來到一座山下,可是仍然擺脫不了這後麵傳來的陣陣馬蹄聲。在這荒野之處,風(fēng)刮的是十分猛烈。被狂風(fēng)卷起的砂石和草團(tuán),在路麵上打著滾,發(fā)出尖銳的唿嘯。山路也崎嶇不平,行走艱難。可在這夜幕下,大地間卻是黑矓矓一片,讓人也感到恐懼。
這時兩人停在山下的一條三叉路口處,一路是上山的便道,一條是通往他處的大道。薛梅看到情況危急,可能難以擺掉追趕的強(qiáng)敵。於是就對關(guān)老鏢師說道:“關(guān)老前輩,現(xiàn)在強(qiáng)敵已經(jīng)追了過來,我想我們還是分路而行。你我不管是誰,隻要能逃出一人也是天意。你幫我把龍兒帶走,我?guī)е巸和缴先ァN疫@裏有兩塊同樣的玉佩,玉佩兩麵分別都用篆體字刻著“龍和瑤”。龍兒和瑤兒的名字,就是從玉佩的刻字來的。以後我們或者孩子來日有想見之時,就憑這信物為證。”說著,薛梅趕緊從懷中把龍兒抱出,深情地親吻了一下孩子的臉後,就遞給了關(guān)老鏢師,二話不說策馬就向山上奔去。
關(guān)老鏢師忙接過孩子,小心地放在懷中,對薛梅說道:“夫人放心,有我關(guān)洪在,就有孩子在,夫人多多保重。”邊說邊催馬向另一條路上奔去。
在這山間逶迤的山路上,薛梅騎著馬向山上疾馳而去。一雙細(xì)嫩的手緊緊勒住馬的韁繩,那雙黑白分明的眼睛,也顯得疲憊不堪。
可是背後還是緊跟著傳來陣陣馬蹄聲,薛梅便揮鞭策馬朝山上奔去。由於山路越來越難走,薛梅趕緊跳下馬來,用劍對馬股刺了一劍。那馬負(fù)痛一陣長嘶,便向前狂奔而去。薛梅快速躲進(jìn)樹叢中,由於天還仍是漆黑一團(tuán),這時就聽到那追趕過來的人群向那奔跑的馬聲追了過去。
薛梅躲在山上休息了好一陣,這時天空也慢慢露出了黎明的霞光。極目眺望,那雄偉壯麗的山梁上,由大大小小十幾個山峰組成。那最高峰更是峰巒重疊,萬木崢嶸,氣象萬千。山峰連接起來,氣勢磅磷。在不遠(yuǎn)處是一座懸崖峭壁的三角高峰,怪石林立,參差不齊。
就在這山峰下麵隱隱約約看到有一座寺廟座落在那裏,薛梅這時快步向那寺廟走去,大約走了一個多時辰。才見那蒼鬆翠柏的遮掩中,有一座不大的寺院,到顯得十分幽靜。由於時間太早,寺院大門仍是關(guān)閉著的。這時,也不曾見到一個香客和其它人。這反而到使薛梅大為放心,她加快腳步走向寺院的門前臺階處。
庭院門前靜悄悄的,偶爾傳來幾聲鳥的奏鳴聲,一切都顯得那麼寧靜和安祥。薛梅疲憊地坐在臺階上,然後忙把懷中的孩子抱了起來。看著熟睡的瑤兒,心中好像有了一絲絲安慰。這麼長時間的危難和奔波,孩兒還沒給自已帶來任何麻煩,也沒讓自已分心。
薛梅坐在臺階上休息了片刻,也慢慢有了倦意,正準(zhǔn)備想打個盹。這時,突然從院外的牆角處閃出三個黑衣人來。這三人也不言語、也不搭話,見到薛梅就衝向前來圍住於她。
薛梅不由地大吃一驚,忙把孩子放在臺階上,也顧不得許多,快速起身拿起劍來迎敵。這時三把劍也已一起攻了過來,劍劍都是殺招,招招都是要致人於死地。
薛梅隻得閃轉(zhuǎn)騰挪,一支長劍,灑出片片銀光‘嘯嘯’有聲。薛梅這時雖是筋疲力盡,但也拚盡全力和這三人打鬥起來。但對方那三個黑衣大漢,個個都是武林高手。並以合圍的三角陣勢,緊緊地圍攻薛梅。薛梅長發(fā)髼散,空中飛蕩,幾次欲脫身而不能,險(xiǎn)像環(huán)生,驚心動魄。
可能是寺院裏的人聽到院外有打鬥聲,急忙來到庭院,打開院門。這時一位約有五十開外老道姑,身著灰色道衣,儒雅瀟灑。她剛跨出庭院門,並凝目用銳利的目光掃視著院外這一切。她身後還跟著四個年青道姑。
老道姑看了一眼這打鬥的情形後,不由地還真替薛梅捏著一把汗。後麵跟隨的一道姑,看到院前有一受到驚嚇,而哭泣的嬰兒時,急忙把她抱了起來。
這時薛梅雖然是險(xiǎn)象環(huán)生,但見自已的孩子被道姑抱起,不由地頓時放下心來。現(xiàn)在反到不用再分心護(hù)著孩兒,而是一心應(yīng)戰(zhàn),見招拆招地沉著應(yīng)對。
這時那三把利劍從不同方向一起向她刺來,仿佛已讓薛梅沒有了迴旋餘地。沒想到薛梅突然來了個旱地?fù)苁[,一躍而起,企圖擺脫圍困。而就在飛落的一剎那,三支劍又由下往上齊向她刺去。
薛梅在空中已頓感不妙,若想避開劍鋒,那決非一般功夫所能做到的。就在薛梅將要落地之時,一口丹田氣貫在全身。隻聽‘嗬’的一聲,薛梅在半空之中竟來了個鷂子翻身,急轉(zhuǎn)直下,竟然在瞬間避開三支刺來的銳利劍鋒。
這時,那老道姑已忍無可忍,怒目相視。並大聲說道:“你們這三個強(qiáng)人,好生無恥,竟以三對一。三個大男人欺服一個女流之輩,真是太不仗義了吧!”
可這時的那三個黑衣人,根本就不理會老道姑的言詞。還沒等薛梅立穩(wěn),離她最近的一個黑衣大漢,已突然反手一劍,又將劍鋒向薛梅胸前刺了過來。薛梅隻好快速地一個閃身,那劍鋒卻從右臂上擦過。薛梅的衣衫裂開一道衣縫,鮮血從臂膀上已湧了出來。
這時,薛梅渾身微微顫抖,兩眼冒著怒火,已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手持利劍猛然揮出,一連三個飛速連轉(zhuǎn),方才站穩(wěn)。而就在這時,依然聽到‘啊’的一聲,那個黑衣大漢早已被薛梅的劍鋒擊中,而應(yīng)聲倒地。
另二個黑衣人見同夥被擊倒,也不由地大吃一驚。便像發(fā)了瘋似的,不要命地向薛梅攻去,完全容不得薛梅有還手機(jī)會。
那老道姑一看不好,在情急之下,也顧不得過多想,纏在腰間的柔劍已在手中。把柔劍在空中一劃,便使出一招‘梨山花雨’,人已衝了過去。隻聽‘當(dāng)當(dāng)’兩聲,竟削斷了兩個大漢的劍刃。
原來老道姑使用的是一把碧光柔劍,這把柔劍還是庵祖?zhèn)鞒辛粝聛淼摹km看似一把輕柔軟劍,束在腰間也不起眼,可它卻削鐵如泥,威震武林。
這一招‘梨山花雨’,也是老道姑的鎮(zhèn)寺絕技。它專門在雨天練就的,無論雨水多猛,舞起劍來,滴水不漏,身上不沾半滴水點(diǎn)。同時,還要刺出八朵花芯,是碧光劍法中最厲害的一招。
由於老道姑見薛梅身受重傷,二個黑衣還想致她於死地,才不得不一出手便使出此招。那老道姑接著又是一招‘遊擊八方’。隻見她飛身如燕,打著旋渦,舞著碧光柔劍。刀光劍影,看不見形體,又聽得‘當(dāng)當(dāng)啷啷’不絕於耳的聲音。隻見二黑衣大漢手中的半截兵器已然落地,手腕也被柔劍刺中。這都隻不過在眨眼之間,那二人就隻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
而薛梅此時也不在憂慮,也用不著再心慈手軟。看準(zhǔn)時機(jī)便一個鍵步衝上前去,手中的劍跟著使出一招‘飛龍?zhí)胶!D莾纱鬂h的二隻手掌,齊腕落地。兩人慘叫不絕想飛奔而去。薛梅已容不得他們逃離,又飛速向前,淩厲幾劍就把那兩黑衣人砍倒。
心中深深地鬆了口氣,然後用劍挑起他二人的麵罩一看,不由地大吃一驚。隻見一人麵目似成相識,仔細(xì)一看竟然是神武鏢局的一鏢師。另一人沒見過也不認(rèn)識,薛梅用劍挑開他的衣襟,隻見這人胸前有個黑虎頭標(biāo)誌,這才知道原來是黑虎山的賊人。
薛梅又到先前被殺的那人跟前,用劍挑開他的麵罩,認(rèn)的這也是神武鏢局的鏢師。現(xiàn)在薛梅的心裏也總算明白了這次慘禍的根由,原來這一切都是神武鏢局的陰謀和毒手。
這神武鏢局的總鏢頭高占威與自已丈夫肖昆還是所謂的拜把子兄弟,口口聲聲兩人是情同手足,患難之交。可沒想到他竟會如此狠毒,要滅肖家,鏟除的玄武鏢局,更要斬草除根。薛梅想起這發(fā)生的一切,心裏泛起陣陣寒意。
老道姑開始看那兩黑衣人想跳走,也不追趕,就把寶劍收在腰間。這時,又隻見薛梅瞬間殺了那二賊人,也算放下心來。
這時薛梅雖一顆心總算落地,但心中明了今後的艱難。於是拖著疲倦的身軀走到老道姑跟前,突然雙膝跪下。對老道姑說道:“多蒙仙姑舍命搭救,小女子薛梅這廂有禮了。”
老道姑單臂要扶起薛梅,薛梅卻不肯起來,仍跪著說道:“道仙,小女子被賊人追殺,無以安生,還望道仙能收留小女子母女兩人,小女子感激不盡。”
這時,老道姑看了一眼薛梅說道:“施主請起,我們快進(jìn)堂內(nèi)去說話。”於是,召喚兩個年青道姑把薛梅攙扶到內(nèi)堂之中。
到內(nèi)堂後,隻見薛梅已麵色蒼白,無力地緊閉雙眼。老道姑忙為薛梅脫衣查看傷口,這時,才看到那傷口已呈紫黑色,半個身子呈紫紅色。老道姑心痛地?fù)u了搖頭,心中已完全明白薛梅這是中了毒劍。而毒液已經(jīng)布滿全身,她已處在九死一生的危急關(guān)頭。
老道姑迅速從懷中掏出解毒藥澤,急忙送入她嘴中。然而薛梅中毒已深,現(xiàn)在解毒也已經(jīng)是為時已晚。老道姑見此也不由地落下淚來,並急切地說道:“阿彌陀佛,施主,貧道已盡力了。天命不可為,施主還有什麼要交待的,盡可對貧道相言。貧道是這靜月庵的主持,人稱靜安師太。本寺院雖不大,但在這山上倒也寧靜、幽閑。方圓幾百裏,遠(yuǎn)近馳名,善男信女,香煙繚繞,川流不息。”
薛梅這時心中也明白老道姑說話的含義,更知道自已時辰不多。於是從那年青道姑手裏接過瑤兒,把瑤兒抱起親吻了一下。然後依依不舍地遞給老道姑,懇請老道姑代為撫養(yǎng)。看到老道姑接過孩子,心裏才安寧下來。於是,就把這次逃難的根由,詳細(xì)地跟老道姑講述起來。
最後說道:“道仙,我家瑤兒是肖家的血脈,還請道仙能把她撫養(yǎng)成人,讓她為肖家和她父母報(bào)仇。讓我肖家和玄武鏢局的幾十口亡靈得已安寧,讓我們肖家對師太感恩不盡。師太,我這裏原有兩塊一樣的玉佩,一塊已委托關(guān)老鏢師,讓他日後留給我那龍兒,也就是瑤兒的哥哥。那玉佩兩麵分別都用篆體字刻著“龍和瑤”。龍兒和瑤兒的名字就是從玉佩的刻字而來。以後如果兩孩子來日有緣,能有想見之機(jī)會,就可憑這信物為證。”說完薛梅已耗盡精力,閉上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