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隨著長孫皇後的去世,李唐朝堂的高層也開始暗流湧動起來。
這股暗流的源頭就來自於太子李承乾和唐太宗第四子、嫡次子魏王李泰。
要說李世民這些兒子,太子李承乾,吳王李恪,魏王李泰,李治等,單從能力上來說,還都不錯,放在其他時代,或許都是皇帝喜歡得不得了的合格的繼承人。
不過,他們卻都生到了一起。
當然,其中吳王李恪的母親楊妃因為是隋煬帝的女兒,所以完全沒有任何機會。
而長孫皇後總共就三個兒子,李治也因為年齡小,躲過了這場太子之位爭奪的風波。
原本李承乾各方麵都還很不錯,長得又帥,又聰慧,在做事和治國理政上都表現出了很好的才能。
隻是後來,他的腳出了問題,變成了跛腳,至於什麼原因,史料沒記載。
學者推測,要麼可能是意外受了嚴重的傷,摔斷了腿,又沒有治好。
要麼可能就是出現了疾病,比如糖尿病之類的,古代稱之為消渴癥,反正這個疾病是有可能造成腳部潰爛出問題的。
腳出了問題,讓李承乾感到了自卑,逐漸的變得有些叛逆。
李世民看到了這個情況,便給李承乾找了一大堆的名臣,比如於誌寧、李百藥、杜正倫、孔穎達、張玄素等人去教導李承乾。
結果這些個老師呢,在幹什麼呢?
按照很多網友的說法,這些個老師就是來踩著李承乾,達成自己直言敢諫的名聲。
於誌寧、孔穎達、張玄素搞得最兇,根據史料來看,這三個人,那簡直就是隻要李承乾但凡有點行為不符合他們的認知,都要劈頭蓋臉的批評。
都要在爭搶著上書,仿佛生怕晚一點,自己發現的太子過錯,就被別人先說出來了一般,而且是一個比一個說得更狠,一個比一個措詞得更尖銳。
屁大點事,都能扯到秦二世的身上,還說什麼哪怕是砍頭,也要直言勸諫之類的。
而李世民呢?
雖然他也很煩這些人整天的嗶嗶太子這裏那裏的,但他大概也是覺得太子就應該承擔更多什麼的,因此也對李承乾整天板著臉。
而且,在同時,李世民還十分寵愛魏王李泰,給他加了一堆的官職啊頭銜啊什麼的,還讓他開文學館招募學士,又讓他住進了具有一些曆史意義的武德殿。
甚至有人告訴李世民說一些三品大臣對李泰不夠尊重,禮節不到位,李世民就把這些大臣叫過來批評,嚇得很多大臣都慫著脖子不敢反駁。
隻有魏征敢和李世民硬剛,硬是懟得李世民承認自己因為私心寵愛過頭了。
李世民如此的寵愛李泰,也讓朝廷之中的很多大臣的心思都活動起來,開始紛紛站隊李泰。
這個時候,還是魏征站了出來,批評李世民不該對魏王搞這些待遇,不該讓他住進武德殿。
雖然李世民沒法反駁魏征,但他也沒聽。
雖然李世民這個時候並沒有動換太子的心思,但心裏麵看著跛腳的李承乾,也是有些不得勁。
不過李世民還是察覺到了朝廷之中的一些變化,於是為了穩固太子的位置,糾正太子的行為,又把房玄齡和魏征先後派去輔佐太子。
但兩人都已經年齡很大了,還生病,本來就沒多少精力,更沒多少時間去教導李承乾了。
特別是魏征,當了太師沒多久就去去世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承乾自然是感受到了危機,行為也變得越來越偏激。
比如他曾說自己想做個突厥人,在草原上肆意奔跑,還在東宮搞起了cosy,紮突厥帳篷,學突厥人。
又比如他曾帶著人去偷百姓家裏的牛。
還派人去毆打過老師張玄素等等。
如果讓現代的心理醫生看一下,就很容易看出來,李承乾這是屬於被管教的太嚴格了,再加上腿上的毛病產生了自卑,導致出現了逆反心態,
在這樣的情況下,越是嚴格管教,越是反抗,正確的方法是開解和疏導為主。
就像現在,有很多家庭的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不好,深入了解就會發現,很多都是因為年輕的時候父母管教得過於嚴格導致。
當然,這並不是說嚴格管教不好,而是某些人管教的方法有嚴重問題,比如很多都是孩子隻要做的事情不符合父母的想法,不管是什麼原因,對不對,劈頭蓋臉就是罵,就必須要按照父母的意思來。
這基本上都會出問題的。
而一些父母和孩子十分和睦的家庭,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都是要先搞清楚原因,有的問題,無關對錯的,那就說什麼,有的小問題,那就講道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的,如果是大問題,那該打還得打,讓孩子意識到某些原則性錯誤是不能犯的。
最終,在李世民整天板著臉,老師們整天罵,再加上魏王李泰的步步緊逼之下,李承乾爆發了,於貞觀十七年謀反了。
但他失敗了,被貶為庶人。】
...
天幕畫麵陡然一變,裏麵的人沒有人認識,但是很快,觀眾就發現,這應該是戲曲。
這裏麵的人,模仿的應該就是唐太宗和李承乾。
“李承乾”瘋狂的嘶吼著:“請陛下稱太子!”
“我是在自救!”
“你殺了你的兄弟!”
...
一幕幕的畫麵,父子之間的對質,撕心裂肺的怒吼,讓曆朝的皇帝們都沉默了。
...
秦始皇看著自己的扶蘇,不由得長歎了一口氣:“朕到寧願你有這樣的勇氣。”
...
漢武帝想起了自己的太子,想到了天幕揭示的未來。
...
唐高祖李淵想到了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爭鋒以及未來的結果。
...
李世民想到了當初...
...
清朝,康熙:“兒子難教啊!”
...
【對於這樣的情況,現在有些網友開玩笑說,這是李世民給太子選錯了老師造成的。
當然,這些網友說的,不是李世民後來給李承乾選的那些老師,而是說的太子太師李綱。
李綱曾當過三個太子的老師,分別是隋朝太子楊勇,唐朝太子李建成和李承乾。
楊勇被楊廣拱翻了,弄死了。
李建成被李世民弄死了。
李承乾也被李泰逼得造反了。
因此,李綱也被稱為太子殺手。
當然,這是玩笑話,從李綱的情況看來,他是在真心教太子的,和後麵於誌寧、孔穎達、張玄素等人整天逮著李承乾批是完全不一樣的。
隻是他年齡太大,在貞觀五年的時候就死了,那個時候,李承乾都哭死了。】
...
“老師!”
唐太宗時空,監國的李承乾看到這裏,不由得眼睛都紅了。
...
隋文帝時空,楊堅的表情很尷尬。
在某個府邸,李綱一臉無語道:“嗬嗬,以後誰也別讓我做什麼太子太師了,惹不起!”
...
唐朝,高祖時空,李淵的表情也很尷尬。
...
【到這裏,就該咱們的主角李治出場了。
此時的李世民很糾結啊,太子這下廢了,該選誰當太子呢?
李泰嗎?
可李承乾謀反的很大因素就是因為李泰步步緊逼,要是立他為太子,那豈不是表明以後的人,可以通過把太子搞下臺,然後就能上位。
而且李泰要是上臺了,李治能不能活先不說,李承乾肯定活不了。
但是,選李治嗎?年齡小了點,而且看起來有點唯唯諾諾的樣子。
就在李世民很為難的時候,李泰給李治送上了助攻,他迫不及待的去找李世民撒嬌,還說要是立他為太子,等他百年之後,就殺了自己的兒子,將皇位傳給李治。
李世民很感動啊,差點就立了李泰為太子,但是褚遂良一句話就點醒了他,說李泰就是在吹牛逼,殺子傳弟你也敢信?
就這樣,李治被立為太子。
此時,也該咱們的另外一位主角出場了,那就是一代女皇武則天了。
當然,武則天並不是她的名字,這隻是史稱,因為則天這個名字的來源是在武則天病重的時候,李顯發動“神龍政變”奪迴皇位之後,給武則天上了一個“則天大聖皇帝”的尊號。
然後就是武則天自己在那個時候也想得通透了,反正都已經失去皇位了,也別叫什麼皇帝了,就改成“則天大聖皇後”,死後和李治葬在一起吧。
至於她的真名,叫做武曌,當然,這是她後麵自己改的。
而武媚娘或者武媚,是唐太宗給她的封號名字。
至於她最開始的名字叫啥,史料中還真沒有明確記載。
根據史料記載,武則天是在貞觀十一年的時候進入的皇宮,被封為了才人。
這個時候,李治才虛歲10歲,封號還是晉王。
至於武則天入宮後到李世民駕崩之間的生活,史料沒有什麼記載,隻有記載過武則天後期自己迴憶說起過一件事。
武則天說,當時李世民有一匹叫做獅子驄的寶馬,性子很烈,沒人能馴服它。
但武則天自己說能馴服它,但要三件東西,一是鞭子,二是鐵錘,三是匕首。
先用鞭子抽它,不服,就用鐵錘敲它腦袋,還不服,就一刀割了它的喉嚨。
武則天說,李世民聽後很佩服她的誌氣。
那麼,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呢?】
...
“真的,當然是真的!”武周時空,武則天急忙說道。
...
漢高祖劉邦嗬嗬一笑,道:“肯定是假的,一個女人,這麼跟皇帝說話,不怕死啊,要是朕,朕還是喜歡小鳥依人的,女人就該是這個樣子嘛。”
然後,劉邦就傻眼了,自己就是隨便一說,結果卻被放上了天幕。
這特麼的!一下子得讓全天下,乃至全時空的人都看到啊,丟臉啊,社死了。
...
武周武則天看到這一幕,忍不住罵道:“可惡,當真就是個痞子習性!”
...
漢惠帝劉盈時空,呂後黑著臉道:“什麼小鳥依人,朕看你就是喜歡漂亮的,沒有其他任何原因!”
結果,呂後吐槽的這一幕也被放上了天。
頓時,漢高祖時空劉邦就氣得不行,大叫道:“可惡,毒婦,毒婦,有本事讓朕穿越,看朕怎麼收拾你!哼,朕收拾不了後來的你,還不能收拾現在的你嗎?等著...”
蕭何,張良等人都是麵麵相覷,這,好尷尬!
...
唐昭宗時空,本來都要被氣炸的李世民,看到劉邦和呂雉的畫麵,頓時差點笑了出來。
畢竟,這件事天幕其實早就說過,雖然再次提起他依然很生氣,但是多少也有了一些心理準備。
“那個博主啊,嘴下留情啊,朕好歹也是你認可的千古一帝,既然你這麼認可朕,說話的時候,還是稍微注意點噻。”
但是,下一刻,李世民就失望了,著急了。
...
【話說李治當了太子之後,李世民每次上朝都帶著他,悉心的教導他,
李治十分的聽話,處理起政務來也是頭頭是道,深得李世民的歡心。
在貞觀十八年,李世民出征高句麗的時候,李治一直跟隨到了並州,都舍不得李世民離開,一直哭得稀裏嘩啦。
李世民長了個瘡,李治甚至用嘴去吸。
就像春秋戰國時期的兵家亞聖吳起吸小兵的毒瘡,就像鄧通吸漢文帝的毒瘡一樣。
說個題外話,這樣做其實還是挺危險的,畢竟細菌無處不在,包括人的嘴巴,腸道,都一樣。
雖然嘴巴裏麵有溶菌酶,但隻能對付少數細菌!
要是非要吸,感覺還不如拔火罐呢。
不過,李治真的很聽話,唯唯諾諾,是個老實人嗎?
那還真不一定。
史料沒有記載李治和武則天是什麼時候,是怎麼搞到一起的。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就是他倆肯定是在李世民還活著的時候就搞在一起了。
原因很簡單,李世民駕崩之後,武則天和其他李世民的後宮的嬪妃一樣,沒有子女的,基本都到感業寺出家養老。
而在李治登基之後,到李世民駕崩的周年忌日時,到感業寺上香。
李治就再次遇到了武則天,兩個人在一起哇哇哇的互訴衷腸。
由此可見,兩人應該是早就認識,而且交情不淺!
陪同的王皇後看到李治這樣,就建議李治將武則天接到宮裏。
說真的,不管武則天的曆史評價怎麼樣,如果以王皇後的角度來看,她這一步棋,就是給自己挖坑,把自己埋了進去。
雖然她的本意是拉攏武則天來一起對付蕭淑妃。
麵對著王皇後的建議,李治自然是十分歡喜,當即便答應了。
永徽二年五月,李治給李世民的守孝期滿了,於是他立馬就迫不及待的,不顧群臣的反對,將武則天接到了皇宮。
此時,武則天已經懷孕了,不久就生下了李弘。
由此可見,兩人在守孝期結束之前就已經滾了床單。
所以,一向看起來“懦弱”的李治,真的很老實嗎?那還真不一定。
因此,在現在的很多電視劇裏,都會體現出李治悄悄和武則天在後宮鬼混的情節。
甚至有一部電視劇更誇張,生病的李世民躺在床上,李治前來問候過之後,就猴急的跑到偏殿和武則天貼到一起。
要不是害怕聲音太大讓李世民聽到,怕是當場要懟到一起了。】
...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