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招式交錯,每一招每一式都蘊含著深邃的內力和奧妙的武學精髓。空性神僧淩厲的掌風和宋青書的柔韌身法相互對抗,擦出陣陣火花。
空性神僧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他忽然使出了絕招無相劫指,指尖微微泛紅,帶著無盡殺氣直指宋青書的要害,這一招又刁又快。
宋青書心中一緊,他身體突然詭異的在空中翻滾,仿若貍貓翻身靈蛇繞行一般,以不可思議的身法化解空性神僧的進攻。
張三豐看到後心中暗自為宋青書叫好,這個一招躲避的身份,果真十分高明。
少林寺的諸位高僧,也忍不住讚歎,宋青書的這一招十分精彩。
兩人拚盡全力,戰鬥的場麵異常酣暢淋漓,周圍觀戰的弟子們無不為之驚歎。
宋青書躲過之後,身後仿佛長眼一般,五指輕輕拂去,仿佛是在揮動琴弦,空性的無相劫指,被宋青書的勁力輕輕一掃,頓時將他的指力化為無形。
空性瞬間大驚,忽然宋青書一掌拍出打向空性的胸口,空性知道避不開,雙手一翻,猛然發力,大喝一聲道:“般若掌!”
兩掌相撞空性的般若掌猶如大海一樣波濤洶湧,可是宋青書的掌力宛若雷霆炸裂,至剛至猛,勁力直透敵人五髒六腑。
兩掌相交之際,隻聞一聲巨響,兩人身形皆被震退一丈有餘。
宋青書體內氣血翻湧,忙運起九陰真經心法調息,而另一邊空性則感到五髒六腑一陣刺痛,若非自身內力深厚,遠勝宋青書,恐怕這一掌已令自己五髒六腑盡碎。
數息之後,宋青書氣血恢複平靜,他上前走了兩步,抱拳沉聲道:“空性神僧,承讓了!”
空性被掌力震傷髒腑,此時氣息不暢,難以言語,隻得閉目運功療傷。
眾人見空性不語,便知此局宋青書勝出,少林上下皆是麵色陰沉,被張三豐打敗也就罷了,畢竟對方威震武林一甲子,敗於其手並不丟人。
如今竟被武當三代弟子擊敗空字輩高僧,日後少林派在江湖上如何能有顏麵。
張三豐這才起身說道:‘我這徒孫不知天高地厚,冒犯了諸位高僧,還請少林諸位大師,看在他年少無知的份上,多多海涵。此次前來,多有打擾,還請恕罪。’
張三豐嘴上雖責宋青書不知深淺,可麵上卻滿是笑意,少林派眾人雖心中不快,但也無計可施。
張三豐帶著宋青書,牽著張無忌的手,翩然而去。
三人下了少室山,張三豐沉聲道:“青書你如今的武功,與你父親相比也不落下風,招式之精妙,甚至更勝一籌。”
宋青書謙遜道:“我怎敢與父親相比,我的功夫還差得遠,與太師父更是雲泥之別,相差何止千裏。”
張三豐道:“青書你的武學天賦,在我武當派中當屬翹楚,將來武當派的重擔便要落在你身上了。”
“太師父洪福齊天,日後武當派還需太師父執掌,為我輩指引方向。”宋青書說道。
張三豐搖頭道:“我雖能延年益壽,即便修至先天境界,亦難逃生老病死。這些年我閉關潛修,悟出一套陰陽相濟的太極拳劍,待幾年後我將其完善,便傳於你。我想唯有你能繼承我的衣缽。”
宋青書感動不已,說道:“太師父對青書如此器重,青書不知該如何報答太師父的恩情。”
張三豐道:“你若能將我的太極拳劍傳承下去,便是對我最大的迴報。”
宋青書計劃迴山之後,便準備啟程前往西域昆侖,尋找那懸崖下神秘山穀中白猿肚子上的九陽真經。
九陽神功雖隻有內功和武學精藝,卻並無武功攻防招式。而九陰真經則內功外功兼備,更有武學總綱,剖析天下武功的根本妙用。
因此,當年覺遠大師雖練就一身神功,受到瀟湘子和何足道攻擊時卻束手無策,絲毫不會抵禦。張三豐也要楊過當麵傳授四招,才能與尹克西一較高下。
此外,九陰與九陽有一個最大的區別:九陽隻有內功和武學理論,並未記載任何招式。九陰則不僅有內功和武學理論,還囊括了各種招數、破招、療傷甚至精神攻擊的法門。
也就是說,九陽是純粹的世界觀,沒有方法論。九陰不僅有世界觀,還有方法論。
若能找到九陽真經,一則可以憑借至剛至陽的九陽真氣迅速打通全身經絡,成為一名內力深厚的絕頂高手。
九陰真經的易筋鍛骨篇修煉速度雖也頗快,但比起九陽神功這種短短數年便能內力大成的速度,還是稍顯遜色。
雖然九陰真經裏也有郭靖傳下來的速成版,但是畢竟有損根基,這也是周芷若拿到九陰真經短短一年時間,就從一個一流武者,成為一個可以和張無忌打的有來有迴,最後奪得天下第一的名頭的大高手。
宋青書已經修煉多年,深深的明白武學之道,孤陰不長,孤陽不生的道理,張三豐也說過,武學的最好境界就是剛柔相濟。
他練習過純陽無極功,也修煉過九陰真經,二者修煉出的內力並非是對立排斥的,而是走了兩條不一樣的路。
就好像是人在爬山一樣,九陰和九陽就像是各從陰麵和陽麵爬上巔峰,最終達到閃電陰陽互濟的地步。
路上張三豐看到張無忌病懨懨的,時不時講些笑話逗他開心,宋青書也講起他前不久在浙東的事。
得知宋青書代父收了幾名武當俗家弟子,這些弟子在浙東起義反元,且鬧出很大的動靜,張三豐甚感欣慰。
他這輩子有個最大的心願就是,驅除韃虜,恢複漢家天下。
“太師父,我在浙東不是擊斃了一個雪域密教金剛宗的喇嘛嗎?我從他身上得到了一本《龍象般若功》,上麵全是梵文,我已經找了好幾個譯師在翻譯了。等翻譯出來,還請太師父過目。”
張三豐聽到《龍象般若功》,便給宋青書和張無忌講起百年前的蒙元國師金輪法王和神雕大俠的故事。
眾人說說笑笑,這日過了南陽,又來到了漢水岸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