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救援合肥!
聽道趙勇也讚成夏侯惇的看法,郭嘉一臉錯愕的望向了對方。
“龍象,怎麼也跟著胡鬧?”
“奉孝何出此言?”麵對郭嘉的質疑,趙勇挑了挑眉,麵色嚴肅道:
“合肥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若是地落到孫策手中,對方一旦與我等翻臉,向東進軍可配合丹陽兵馬,對廬江形成夾擊之勢!
“向西出兵,可配合吳郡兵馬,合圍廣陵。北上更是可直撲壽春,兵鋒直指汝南!”
“而到了那時,我等日後在想要防備對方,便要在廣陵、壽春、廬江三地,都布置兵馬進行鎮守!”
“到時需要防守的兵力,要遠比合肥掌握在我等手中的情況下,多出數倍,乃至十多倍!”
“故而,從大局上來看,合肥萬萬不可落入孫策手中!”
“這....龍象說的道理我自然明白!
聽著趙勇的侃侃而談,郭嘉一臉苦笑道:“但....如今我等手中一共就三萬多人馬!
“除去一半人手需要留下,用於坐鎮壽春,看管俘虜穩定人心外,其餘人手,還得用鎮壓袁術舊部!
“而主公手下的大軍,一時半會又趕不過來。”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我等實在是沒有人手,以顧全到合肥方麵!”
“嗬嗬,奉孝顧慮我豈會不知?”聽著郭嘉的顧忌,趙勇不以為意的笑了笑道:
“在我看來,袁軍殘黨,如今已經是群龍無首,不足為慮!合肥才是如今不可丟失的熊掌!”
“如今豈有為了防備這群秋後螞蚱,而將合肥這重中之重之地,拱手讓人的道理?”
“話雖如此....但孫策數萬大軍,已經虎視眈眈兵臨城下!”
“即使將原本鎮壓袁軍殘部的兵力,全部調往合肥,也不過能抽調萬人兵馬!到時還是難以抵擋江東大軍。”
“難不成為了合肥,還能不顧壽春?”
要知道,眼下趙勇雖然連戰連捷,但手中除了近萬人是曹軍精的銳外,大部分還是周倉裴元紹麾下的山賊義軍。
在加上,這些兵馬可是經曆了接近兩個月的高強度作戰,此時戰場廝殺的經驗磨煉的越發醇熟,但同樣也疲憊不堪,需要休整。
僅憑這些的萬人曲部,根本難以抵擋孫策麾下的虎狼之師。
而合肥雖然重要,但與被袁術打造十分堅固的壽春相比,還是後者更為重要一些。
趙勇自然也不會為了合肥,從而放棄壽春方麵的防守,全力前去救援。
不過,心中已經有了退敵計策的趙勇,不以為意的笑了笑後,繼續說道:
“我已經有了退敵之策,此次馳援合肥,何須抽調萬人?我帶兩千人馬前去,略施小計,便可保合肥不失!”
看著趙勇一臉信心十足的模樣,郭嘉頓時來了興趣,“哦?不知龍象準備如何布局?又準備如何退敵?”
“嗬嗬,不可說!說出來就不靈了!”
“這.....”
“這件事就這樣定了!”
眼見郭嘉心癢難耐,還要追問,趙勇本著盡早趕往合肥布局的想法,也不跟對方繼續解釋。
在對著眾人做出一番安排後,便帶著張遼和兩千曹軍精銳,立即趕往了合肥。
.......
袁術還活著的時候,雖然將大軍主力,集結到了北方邊境,抵禦曹操。
但為了防備孫策劉表的偷襲,分別在廬江和九江的邊境,各派遣三萬大軍進行駐紮。
而合肥城作為軍事要地,也有著一萬袁軍進行駐紮。
隨著袁術身死後,趙勇便讓太史慈第一時間前來接管了這座城池。
如今麵對江東軍的猛攻,太史慈帶著降兵堅守了幾日後,手中兵馬直接降到了七千餘人。
就在太史慈為如何抵禦江東軍感到苦惱的時候,趙勇帶著援兵,順利的抵達了城內。
雖然趙勇帶來的這些兵馬,讓合肥再次有了小一萬可用之兵,讓城內守軍緩了一口氣。
但麵對城外還在持續聚集的江東軍,心中沒底的太史慈第一時間找到趙勇詢問了起來。
“將軍,眼下您領兵前來,壽春方麵是否穩定?為何....不多帶一些兵馬前來馳援?若是僅憑這些人馬....”
“嗬嗬!後方袁軍殘黨最近在各地興風作浪,這些人手已經是目前能抽調出的極限!
看出對方顧慮的趙勇淡淡一笑,緩緩開口解釋了起來。
而太史慈聽到這話,心中咯噔一聲,繼續追問道:
“曹公率領的大軍,是否能在今日趕來?”
“不能!雖然袁術已經身死,但消息的傳遞和散布還需一些時間,十日之內,隻怕難以前來支援!”
“這.....”
見到趙勇再次搖了搖頭,心情越發沉重的太史慈陷入了沉默。
片刻後,收拾了一番沉重心情的他才繼續開口道:
“將軍,請恕末將直言,這合肥....隻怕守不住了!”
“哦?子義作戰勇猛,眼下為何說那喪氣話?”
“將軍莫要取笑!”聽著趙勇的調侃,太史慈發出了一聲苦笑。
“根據軍中斥候打探到的情報,城外除了孫策原本帶領的五萬江東軍外,這幾日的功夫,又從後方征調了數萬精兵。”
“如今城外保守估計,已經聚集了八萬江東軍的精銳!”
“這種情況下......已經遠非個人勇武,能改變戰局!
這次趙勇帶上太史慈和張遼作為副將,為的就是培養二人,讓二人都能成為獨自領軍的合格統帥。
眼下聽到太史慈開始根據局勢,來分析戰況的利弊後,趙勇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過,趙勇並沒有急著說出退敵的辦法,而是對著二人詢問道:
“文遠、子義,你們認為,這種情況下,我等應當如何行事,方為最佳?”
“這.....”
看出了趙勇是有意考驗的二人對視一眼後,太史慈先一步開口道:
“迴稟將軍,在下認為兩軍相爭,不應在意一時勝負!”
“如今不妨領兵退去,先暫避鋒芒,在收降後方袁術舊部,加以磨煉後,而後攜大軍,再度來攻!”
“到了那時,攻守易型!既能減少曲部損傷,又能奪迴合肥方為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