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惠看著是有點急了,不像上次跟周驍索要好處一樣,沒透露出他親生父母的事情來。
這次在信裏,特地點明周驍父母在港城,隻是再多的就沒有說,說是等薑妤把錢寄過去再告訴他們。
這藏著掖著的,確實不像是知道更多的樣子。
更何況,如果沈惠上輩子知道有關周驍父母具體的事,不會這麼久才說出來,更不會那麼堅定的要換親,不願意嫁進周家。
畢竟這時候能在港城那邊生活那麼多年的,日子肯定差不了。
周驍再怎麼說也是周家養了那麼多年的兒子,親生父母過得好,必定能惠及老周家。
以沈惠想過富貴日子的執念,哪裏放棄這個好機會。
所以沈惠這麼久才將這事說出來,跟他們索要大筆錢,要麼是不知道周驍親生父母的具體情況,要麼那邊出了什麼事。
對沈惠沒有任何好處,才讓她果然換親。
薑妤往周驍肩上一靠,她希望不是後者。
“沈惠這封信還是有用的,如果她沒有故意誤導我們,那我們調查的結果是正確的,伯母他們確實在港城。”
他們這一年讓人調查,也不是白費錢的。
雖然周驍這個反派的劇情偏少,他的背景原劇情裏也沒有說過,係統不可能無中生有查出不存在的信息來。
但這裏總歸是一個真實的世界,人隻要出現就會留下痕跡,不存在的劇情也會被補充出來。
薑妤根據周驍和周老頭子像這個特點,沒有無頭蒼蠅一樣白費力,而是從周老頭子的親屬的去向去查。
這樣查下來,查到了一些東西,周老頭子還有一個妹妹周瑛,嫁給了城裏的同學席興文。
席興文家裏是做生意的,父親有留學經曆,家裏還放著一些外文文獻。
在二十多年前這些事,能讓一家人一朝落到泥裏去。
周瑛眼看家裏要落難,為了不牽連到兄長,登報和周老頭子斷絕兄妹關係。
後來席家中不知道動用了什麼關係,一家人偷渡到港城,從此沒了音訊。
不久後張桂香生下一對雙胞胎,但根據薑妤查到的,雙胞胎中的男孩,出了娘胎就沒了氣息。
張桂香當時傷心得差點出事,是送去醫院搶救迴來的。
可第二天,那死掉的孩子又活了,準確來說,不是孩子活了,是周老頭子從外邊抱了周驍迴來。
薑妤覺得周驍多半就是周瑛的兒子。
二十多年前席家不太平,又要偷渡去港城。
那時候偷渡可不是說著玩的,成年人可能都會受不住,在半路沒了。
周驍那時候才多大,剛剛出生沒幾天,將他帶走,是百分百要命的事,留下反倒是能掙得一線生機。
周驍出生的時間,席家亂得很,也沒人知道周瑛生了孩子,而家中突逢變故,大人受不住,孩子沒了很正常吧?
因為這些種種,周驍成了老周家的兒子,加上他和周老頭子長得像,有天生的親人基因在,這麼多年過去,真就沒人懷疑他不是老周家的親兒子。
薑妤查到的東西,沒有瞞著周驍,周驍也知道。
他攬著未婚妻,下頜抵在薑妤柔軟的發頂,嗯了聲,沒有再說話。
薑妤見沈枝好奇的看過來,將信遞給閨蜜。
她則是摟著周驍精壯的腰說:“等二哥空下來,我陪你去港城找伯母他們。”
港城那邊太遠,隻能調查到這裏。
但不管是死是活,總要去找一找才能不留遺憾吧。
聽著未婚妻的話,周驍放在她腰上的手頓了下,良久後傳來低低的一個字。
“好。”
在旁邊聽得雲裏霧裏的周庭淮,再湊到媳婦跟前看那封信,總算是反應過來。
“哥,你不是我親哥?”
這都啥事啊,周驍當了他二十多年的親哥,怎麼就突然不是了?
周庭淮震驚得下巴都要掉了,偏偏這事他哥知道,薑妤知道,連沈惠這個外人也知道,就他一個人傻不愣登的。
周庭淮那個傷心啊。
“哥,你怎麼不告訴我?起碼讓我有個心理準備啊。”
被周庭淮嚎這兩聲,周驍耳朵震了震。
男人捂住未婚妻的耳朵,麵色未變。
“之前不確定,到處嚷嚷做什麼,而且我現在依舊是你哥,你照樣喊我哥也不影響。”
周庭淮想了想,好像也是,反應過來,忙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你還是我哥的話,哥你難道真是爹外麵的女人生的?”
張桂香有時候氣極的時候,會在家裏罵周老頭子和什麼外邊的女人。
周庭淮以前沒多想,現在再聯想到周驍真不是他親哥,天都塌了。
他這算是對不起他娘嗎?
“噗呲,你想什麼啊?!”沈枝看周庭淮那副天崩地裂的表情,噴笑出聲。
有私生子敢這麼坦然的讓他叫哥的嗎?
薑妤也被逗得嘎嘎樂。
周驍扶住笑得花枝亂顫的未婚妻,無奈的將調查到的事情說了一遍。
“所以說你是爹妹妹的兒子?那確實還是我哥,隻是從親哥變成表哥而已。”
周庭淮說完,見周驍點頭。
知道他沒有對不起他娘,鬆了口氣的同時,也在遺憾。
怎麼就還是哥呢,讓他做迴哥會怎麼滴?
不過不管怎麼樣,他們還是有血緣關係的親人,周庭淮倒沒有什麼接受不了的。
就是想到小河村的爹娘,尤其是從小對周驍感情複雜的張桂香,周庭淮覺得還是有必要跟家裏說一聲。
“娘以前對你那種態度,恐怕一直以為你是爹和外邊的女人生的,現在知道這事了,該和娘說一聲。”
周驍給了他一個這還用你說的眼神。
“前些天寄東西迴小河村的時候,就把這事寫了信一起寄過去了,家裏應該已經收到信了。”
“不愧是我哥,做事就是靠譜。”周庭淮對他哥豎大拇指。
兩人這麼多年的兄弟感情,即使兩人不是親兄弟,感情也不是假的。
與此同時,小河村老周家。
張桂香下班從搪瓷廠迴家,剛好遇到來送信和包裹的郵差。
自從薑妤他們去了京都,隔一段時間就會寄東西迴來,郵差對老周家熟悉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