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無大漸漸長大,也跟著莊稼漢子學起了砍柴刨地......
莊稼漢子眼看無大到了求學的年齡,於是某天清晨,莊稼漢子在賣掉了木柴後,便拿著家裏這些年攢下來的積蓄,給無大請了一位教書先生。
莊稼漢子給無大找的那位教書先生很有才華,但也很古怪,這位教書先生是一個心係天下,卻又不願付出去任何行動的高談闊論之人。
教書先生並不喜歡無大這名字,說無大這名字寓意不好,於是和莊稼漢子商量將孩子名字改一下,在教書先生的提議下,孩子的名字從無大更改為了無恙。
對於學識方麵,這位教書先生並沒有傳授無恙多少,也許這位教書先生自己也不知道多少,但明辨是非方麵,教書先生卻是傾囊相授,所以無恙在幼時就有著對世道的獨特看法。
在無恙六歲那年,國家發生了戰亂,因為缺乏兵力的緣故,許多中年男子都被國家帶去做了大頭兵。那一年孩子父親也被抓去做了士兵。
父親離開了家庭,家裏沒了生活來源,於是無恙母親便開始承擔起了父親的責任......
無恙父親參軍不到一年時間,前線就傳來他陣亡的消息,國家稱無恙的父親是英雄,是烈士,說他死得其所,但一分撫恤金都沒有發放給這個烈士家庭......
而對於無恙和無恙母親來說,這些虛無縹緲的榮耀不及一捧米值錢......
至那以後,年幼的無恙就經常看見母親在夜裏哭泣......
哭歸哭,第二天母親依舊會早早起來賣柴砍柴,下地幹活......
許多時候,無恙也會幫襯著母親一起勞作,每到冬季每到大雪紛飛的時候,無恙就會和母親一同上山去撿那些掉落在山林之中的枯樹枝。
他們把枯樹枝撿迴家中,放在火堆旁烘幹,再把烘幹之後的木柴一捆一捆綁好,第二天好拿去賣。
因為像這種大雪紛飛的天氣,很少有人出門,大家基本都窩在家裏,使用柴火取暖。
這個時候,無恙和無恙母親就會背上柴火,到城裏挨家挨戶地叫賣。冬天,柴火是稀缺之物,所以這種情況下,無恙和無恙母親很快就能把柴火賣完。
每次在城裏賣完柴火,迴家的時候,無恙母親就會給無恙買一個熱氣騰騰的蔥花燒餅,無恙則會將蔥花燒餅分成兩半,母親一半他一半,母子倆吃著蔥花燒餅,冒著大雪往家趕,天氣很冷,但這母子倆的心卻是熱乎的。
這樣的日子過了五年,雖然母女倆過得貧苦,但卻樂在其中......
後來無恙母親認為,無恙跟著自己賣柴種地不是長久之計,為了讓無恙學到更多的知識,她便讓無恙跟著那位教書先生同吃同住,但那位教書先生並不是一個靠譜的教書先生,他經常飲酒作樂,吃喝嫖賭,這也就導致無恙母親白花了錢,而無恙不但沒學到有用的知識,反倒是學了一身壞毛病......
某天,教書先生覺得人生無趣,想去遠遊,想去拜訪遠在天邊的朋友,因為擔心路上無聊便帶著無恙一同出發,而教書先生遠遊時候花銷,則由無恙母親承擔。
就這樣,無恙跟隨教書先生開始了遊曆,遊曆這段時間無恙增加了不少見聞,短短一年時間,無恙就看清了當今世道。
但麻繩專挑細處斷,命運捉弄苦命人,就在無恙跟隨教書先生遠遊的第二年,鄰居王叔寄信傳來噩耗,稱他母親因為上山砍柴不慎摔倒,腦袋磕在一塊大石頭上,磕死了......
無恙母親死了,教書先生沒有了遠遊經費的支持,他也不可能白做無恙老師,於是也就和無恙斷絕了師生關係。
這時候,無恙年僅十二。
突然聽聞母親的死訊,無恙心裏的落差十分巨大,他很快就趕迴了家中......
迴到家中無恙看見母親冰冷的遺體,他哭了,哭得撕心裂肺,哭得痛徹心扉......
父親死訊傳迴家裏的時候,他沒哭,因為他是家裏唯一的男性,他的哭泣隻會讓母親更傷心......
老師和他劃清界限的時候他也沒有哭,因為他知道老師是個現實主義,他沒有錢交學費,老師也就沒必要再教他,這是人之常情......
無恙看著母親冰冷的屍體,他非常想不明白,他不明白,母親本是個身手矯健的女人,怎麼可能會在上山撿柴火的途中摔死......
即使母親摔倒,憑借母親身體的靈活性,她也會在摔下之前控製身體,讓身體一些抗摔的部位先接觸地麵。
無恙認為,母親絕不會摔死,母親絕對不是單純的摔死。
抱著這種疑問,無恙檢查了一遍母親的屍體,他在母親的腦袋上發現一個窟窿,根據王叔說,母親腦袋上這個窟窿就是磕在石頭上磕出來的,但無恙細看發現,發現這個窟窿並不像是磕在石頭上磕的,更像是有人用東西砸的,除此之外母親死前或者死後還被玷汙過......
但無論如何,無恙母親已經死了,真相無恙一定會查明,現在首先要做的事,是先把母親下葬。
無恙沒錢給母親買棺材,於是就自己打造棺材,他去到棺材鋪觀摩了棺材的外形,發現棺材的製作並不難,於是他就迴家自己砍樹開始製作起來。
僅用一天時間,僅看了幾眼,無恙便靠自己的摸索打造出了一副惟妙惟肖的棺材。
棺材打造完畢,無恙開始雕刻墓碑,無恙雕刻墓碑的過程也很順利,雕刻墓碑是石匠的手藝,無恙他從來沒有學過雕刻墓碑,但在他失誤兩三次後就不再失誤,他簡直就是一個天才,似乎在他麵前就沒有困難的事。
雕刻完墓碑,打造好棺材,無恙收拾母親生前遺物,準備將母親的遺物和母親遺體一起下葬。
就在收拾母親遺物的時候,無恙無意中發現了母親的日記,這本日記是無恙在母親房間裏,一個小抽屜的暗格中發現的。
......